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位中國老人在加拿大學英語的故事

[複製鏈接]

1539

主題

3577

帖子

306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飄雨 發表於 2005-11-21 13: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出國前,我在區老年大學學了兩年多的英語,由於年齡大、基礎差、學時短,學習效率很低,僅懂得一點皮毛而已。我以為有了這點知識,走到國外的街頭上,不至於茫茫然,誰知我一置身於加拿大的環境里,才知自己仍是-個道道地地的英文盲。

  但是,我仍不甘心,一遇機會,就想試試自己已學過的英文單詞是否能實用。剛開始,我們住在北約克一幢半獨立的房宅。我到該地的第二天上午,去後花園看看,遇見隔壁的一位剛邁入老年的男子,他正在整理花園。這位老人主動、熱情給我打招呼,並走向我們倆家相隔的籬笆。我也走了過去,他嘰嘰咕咕不知在說什麼,我想他大概問我是何方人氏,就說『lm chinese, and you?』他說『Italy』。我無法交談下去,就急匆匆地告別了。回家我將此事告訴女兒,女兒笑嘻嘻地說,你能問人家是那裡人了,不錯啊!我們住家的馬路對面是一所小學,每天早、中、晚都看見一位老先生身穿黃背心、手持小黃旗在馬路上維持秩序,當有小學生過馬路時,他便舉起旗子,示意行駛的汽車必須停下,等學生走完才能行駛,那怕是一個學生也是如此。後來我問女兒,這位老先生的工資待遇如何?她說,這是義工,分文不取,我油然起了一絲敬意。於是每天定時站在落地窗前,觀察他的動態。早晨,學校上課前半小時,中午休息的半小時,下午放學后的半小時,他都準時到達崗位執行任務,那怕是狂風暴雨、寒風剌骨也不例外,我肅然起敬。有一天,我送外孫女上學,我用敬佩的眼光並伸出大姆指說,『you very good』。他笑了笑,表示謝意。我還想進一步交談,可是指指點點,就無法用語言表達,真是感嘆不已!

  既然要在這裡生活下去,那就應學一點交際、生活用語。附近教會辦有英語學校,可是我還未取得綠卡啊,不能入學,何況有家務在身,行動很不方便,那就因地制宜吧!在家裡請教女兒女婿一些必須的辭彙,凡事事先都準備好英文單詞,如:老外打電話來,就說『Please,hold on』。護草工來施肥,要走時,我就問『finish?』。和老伴單獨外出時,準備好問路的句子,如;『Where is the subway station?』,『Do you have the time?』…,憑這些用語,我們去了多倫多市中心,自由自在地玩了一天。

    一年後,女兒、女婿到渥太華工作,我們的住房就在社區中心,草坪對面就是一所大型小學,內設有成人外語學校,規模不小,有低班、中班、高班,分上午、下午兩部制。這時我們已取得了綠卡,具有入學資格。我和老伴也分兩部制,我上午入學,他下午入學,這樣既不影響家務,又能學習外語。我編在低班,我的班主任兼任課老師是波蘭人,中年女教師,名為Ursula。我們的教室,規格比較大,是成人授課的課堂,長方形的課桌,排成凹字型,前面和左面牆壁上是黑板,每個學員的坐位桌上,擺著該學員的名字卡,就像會議的形式。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亞洲人和非洲人,中東人和中國人最多,也有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有80多歲老人,也有20歲左右的小青年。課間休息時,以族裔而聚,時間久了,各種膚色的人也交談起來,頂多問一問你是那個國家、家裡有什麼人、從事什麼職業,再深入交談就很困難。每天上課鈴聲一響,麥克風裡放加拿大國歌,各教室的老師和學員起立,跟著唱,唱完后,全體坐下,老師開始上課,我們這位老師要花半小時的時間進行組織教學。先點名、再置放名字卡,然後抽籤發公民報,因為每個班級只有6份報紙,別的班級隨學員自取,而我們的老師卻把它當成一項教育活動來搞。後來,從別班的學員那裡知道,他們的老師也採納這方法發報紙。看來我們的老師還真有辦法呢!

  Ursula的教態極為嚴肅,老學員都說她很兇。教法也很特別,像教小學生那樣,每位學員都要上黑板默寫生字,她說你寫,很多學員都寫不出來。我很害怕,一站到黑板前,心就跳得厲害,於是老師喊到我名字時,我乾脆置之不理.老師非要我上去不行,全班同學都望著我、等待著我,我生氣了,板起臉孔用中文說,我聽不清,老師只得軟下來了,但不讓步表示以後再說吧!事後,好多中國同學勸我,說沒關係,大家都差不多的,不要讓老師為難,我只得啞口無言。回家后,我把上午發生的事告訴女兒、女婿,他們覺得好奇怪,加拿大尚來是崇尚自由的,怎麼可以強制呢,於是女兒寫了一封信給Ursula,說明我左耳失聰並有心臟病,請老師諒解。可是Ursula看了信后,笑咪咪地說,等習慣了,再上黑板吧!從此,風波平息了。

  其實,Ursala對我是關心的,每節課都對我說幾句話,剛開始時,我像木頭-樣,不知她在說什麼,她突然問,『how are you?』我回答『fine,thank you。』她笑了笑,我知道她在測試我的英語水平。有時,她也很放鬆,有-天,她問我apple中文怎麼寫?我上黑板寫了蘋果兩個字,然後她問中國其他學員怎麼說?並學著用中文發出蘋果的聲音,引起全堂哈哈大笑。這時伊朗-位老頭主動上黑板用伊朗文寫了蘋果兩字,扭扭曲曲地象一條蚯蚓,使整個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師生關係顯得很和諧。我學習英語是比較認真的,每天晚上都要複習,並且默寫下來。因為心中有了把握,所以在課堂上不那麼緊張了,大家上黑板默寫時,老師喊我,我也不拒絕了。從此,我每次默寫不是全對也有七八成是正確的,老師經常表揚我。有一次實行默寫淘汰賽,我還參加決賽昵,一共默寫10個單詞,我僅僅錯了一個字母而被淘汰。雖然默了不少單詞,但很快就忘記了,看來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轉眼間,學期就要結束了,在最後一天,全校師生在大禮堂舉行結業典禮。上午9時許,學員們都遵照老師的要求,攜帶了各具特色的食品,我也不例外,帶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茶葉蛋。結業式開始了,唱完國歌,校長作了簡短的講話,就由各班輪流表演節目,我班在Ursala的指揮下表演了大合唱。接著由各班老師依次宣布各班三名表揚名單,並由校長分別發獎狀,然後受表揚的學員和任課老師拍留念照。當我們的老師上去宣布表揚名單時,我帶著與我無緣的好奇心望著她,她說完后,我木知木覺地問旁邊一位非洲同學,是誰呀?她說,有你呀,趕快上去領獎。實然其來的消息,我不知是羞愧呢還是高興!急匆匆地上去領獎,同去領獎的還有一位是阿富汗的中年婦女,我們和老師一起拍了照,我班受表揚的還有一位伊朗老頭,他當天沒有出席。授獎之後就是熱鬧的抽獎活動,幸運得很,我獲得一盆花卉,當然是喜上加喜。最後,進行聚餐,用白布鋪蓋的長條桌上擺滿具有各國風采的食品,有菜肴、有糕點、有麵條,有米飯、有煎餅…豐富極了。學校供應飲料和餐具,以自助餐的形式,各自選擇自己喜愛的食品,我的茶葉蛋很受歡迎,第一輪就一掃而光。午餐后,大家依依不捨,握手言別了。

    第二學期,我仍在Ursa1a的班級里,我的同學有不少編在別的級班裡,這也許是UrSa1a對我情有獨鍾吧!說實話,我不喜歡她的教學方法,換一個老師,也許收益要大一些。但是不能自選班級,何況二個月後,我要回國了,還是安下心來學習吧!我和Ursa1a雖有磕磕碰碰,但師生的情結仍是嚴嚴實實的,所以在離校那天,我送了Ursa1a一個泥塑小姑娘作為紀念,而她呢,陪我到校長處辦了離校手續,倆人依依不捨地道別。半年以後,我從朋友處了解到,她經常在她們面前提到我的事,以表示她那套吊黑板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我也托朋友帶口訊代為問好。

  從中國返加后,女兒搬了新家,我不可能回原校學習,便到華僑服務處新移民英語學習班和天主教教育局辦的成人外語學校學習。由於家內種種原因,斷斷續續地只學了三、四個月。不過我覺得還是很有收穫的,從華僑服務處的高老師那裡,我學到發音的簡易方法,她認為老人學簡易法比學國際拼音容易,她母親就是這樣學習英語的,效果很好。我感到在-般情況下,這套方法還是很管用的。從天主教學校T0de老師那裡,聽力得到了訓練,經過訓練,課堂上的用語基本上能聽懂了。遺憾的是,-學期未結束,我因故就離開了學校。這兩位老師對我的幫助仍是很大的,我很感激他們。

  學了幾年英語,應該說,有一定收穫,如今走在街頭上,廣告牌、告示語,大意都能了解,商場、超市、分類商店、辦事機構等亦能分得清,亦能說幾句簡短的句子,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笑話,但是相比之下,我的英文程度還是很低的,對老外雖能說-點簡單的句子,他們也聽得懂,可是老外嘰哩咕嚕一連串的解說,我卻仍然一無所知。學習外語應該多說多練,可是我接觸老外的機會極少,整天生活在中國人的圈子,怎麼能學好英語呢!現在我已離開學校了,不過我沒放鬆對英語的學習,而是在家開始自學的生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0: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