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仍不甘心,一遇機會,就想試試自己已學過的英文單詞是否能實用。剛開始,我們住在北約克一幢半獨立的房宅。我到該地的第二天上午,去後花園看看,遇見隔壁的一位剛邁入老年的男子,他正在整理花園。這位老人主動、熱情給我打招呼,並走向我們倆家相隔的籬笆。我也走了過去,他嘰嘰咕咕不知在說什麼,我想他大概問我是何方人氏,就說『lm chinese, and you?』他說『Italy』。我無法交談下去,就急匆匆地告別了。回家我將此事告訴女兒,女兒笑嘻嘻地說,你能問人家是那裡人了,不錯啊!我們住家的馬路對面是一所小學,每天早、中、晚都看見一位老先生身穿黃背心、手持小黃旗在馬路上維持秩序,當有小學生過馬路時,他便舉起旗子,示意行駛的汽車必須停下,等學生走完才能行駛,那怕是一個學生也是如此。後來我問女兒,這位老先生的工資待遇如何?她說,這是義工,分文不取,我油然起了一絲敬意。於是每天定時站在落地窗前,觀察他的動態。早晨,學校上課前半小時,中午休息的半小時,下午放學后的半小時,他都準時到達崗位執行任務,那怕是狂風暴雨、寒風剌骨也不例外,我肅然起敬。有一天,我送外孫女上學,我用敬佩的眼光並伸出大姆指說,『you very good』。他笑了笑,表示謝意。我還想進一步交談,可是指指點點,就無法用語言表達,真是感嘆不已!
既然要在這裡生活下去,那就應學一點交際、生活用語。附近教會辦有英語學校,可是我還未取得綠卡啊,不能入學,何況有家務在身,行動很不方便,那就因地制宜吧!在家裡請教女兒女婿一些必須的辭彙,凡事事先都準備好英文單詞,如:老外打電話來,就說『Please,hold on』。護草工來施肥,要走時,我就問『finish?』。和老伴單獨外出時,準備好問路的句子,如;『Where is the subway station?』,『Do you have the time?』…,憑這些用語,我們去了多倫多市中心,自由自在地玩了一天。
其實,Ursala對我是關心的,每節課都對我說幾句話,剛開始時,我像木頭-樣,不知她在說什麼,她突然問,『how are you?』我回答『fine,thank you。』她笑了笑,我知道她在測試我的英語水平。有時,她也很放鬆,有-天,她問我apple中文怎麼寫?我上黑板寫了蘋果兩個字,然後她問中國其他學員怎麼說?並學著用中文發出蘋果的聲音,引起全堂哈哈大笑。這時伊朗-位老頭主動上黑板用伊朗文寫了蘋果兩字,扭扭曲曲地象一條蚯蚓,使整個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師生關係顯得很和諧。我學習英語是比較認真的,每天晚上都要複習,並且默寫下來。因為心中有了把握,所以在課堂上不那麼緊張了,大家上黑板默寫時,老師喊我,我也不拒絕了。從此,我每次默寫不是全對也有七八成是正確的,老師經常表揚我。有一次實行默寫淘汰賽,我還參加決賽昵,一共默寫10個單詞,我僅僅錯了一個字母而被淘汰。雖然默了不少單詞,但很快就忘記了,看來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轉眼間,學期就要結束了,在最後一天,全校師生在大禮堂舉行結業典禮。上午9時許,學員們都遵照老師的要求,攜帶了各具特色的食品,我也不例外,帶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茶葉蛋。結業式開始了,唱完國歌,校長作了簡短的講話,就由各班輪流表演節目,我班在Ursala的指揮下表演了大合唱。接著由各班老師依次宣布各班三名表揚名單,並由校長分別發獎狀,然後受表揚的學員和任課老師拍留念照。當我們的老師上去宣布表揚名單時,我帶著與我無緣的好奇心望著她,她說完后,我木知木覺地問旁邊一位非洲同學,是誰呀?她說,有你呀,趕快上去領獎。實然其來的消息,我不知是羞愧呢還是高興!急匆匆地上去領獎,同去領獎的還有一位是阿富汗的中年婦女,我們和老師一起拍了照,我班受表揚的還有一位伊朗老頭,他當天沒有出席。授獎之後就是熱鬧的抽獎活動,幸運得很,我獲得一盆花卉,當然是喜上加喜。最後,進行聚餐,用白布鋪蓋的長條桌上擺滿具有各國風采的食品,有菜肴、有糕點、有麵條,有米飯、有煎餅…豐富極了。學校供應飲料和餐具,以自助餐的形式,各自選擇自己喜愛的食品,我的茶葉蛋很受歡迎,第一輪就一掃而光。午餐后,大家依依不捨,握手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