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兒童智能發育的敏感期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9-23 1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語言敏感期(0~6歲):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併發出啞啞學語聲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因此,父母應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或多用「反問」的方式,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為日後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基礎。

  2.秩序敏感期(2~4歲):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就會令他無所適從。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沒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當孩子從環境里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構。

  3.感官敏感期(0~6歲):孩子從出生起,就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三歲前,孩子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圍事物;3~6歲則更能具體地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里的事物。您可以在生活中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感受周圍事物。尤其當孩子充滿探索慾望時,只要是不具有危險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時,應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4.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圍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因此,如果孩子對泥土裡的小昆蟲或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正是培養孩子具有巨細無遺、綜理密微的習性的好時機。

  5.動作敏感期(0~6歲):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並幫助左、右腦均衡開發。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小肌肉的練習,亦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的訓練,不僅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

  6.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兩歲半的孩子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興趣。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

  7.書寫敏感期(3.5~4.5歲)、閱讀敏感期(4.5~5.5歲):孩子的書寫能力與閱讀能力雖然較遲,但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分的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就會自然產生。此時,父母可多選擇讀物,布置一個充滿書香的居家環境,即能使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8.文化敏感期(6~9歲)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起於3歲;而到了6~9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奧秘的強烈需求。

  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成人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7: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