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上22: 1-53>(二)

[複製鏈接]

3378

主題

339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7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8-25 20: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基拿拿的兒子西底家前來,打米該雅的臉,說:『耶和華的靈從哪裡離開我與你說話呢?』米該雅說:『你進嚴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見了。』以色列王說:『將米該雅帶回,交給邑宰亞們和王的兒子約阿施,說:『王如此說,把這個人下在監里,使他受苦,吃不飽喝不足,等候我平平安安地回來。』米該雅說:『你若能平平安安地回來,那就是耶和華沒有借我說這話了『;又說:』眾民哪,你們都要聽!『】「基拿拿的兒子西底家前來,打米該雅的臉」。「西底家」就是造了兩個鐵角,謊稱以色列人必勝的頭號假先知。「打米該雅的臉」表示米該雅所言不實,給予懲罰。「說:『耶和華的靈從哪裡離開我與你說話呢?』」西底家表示神的靈從未離開過自己,米該雅反而是憑「謊言的靈」說話。「米該雅說:『你進嚴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見了』」。這是預言亞哈陣亡以後,假先知將會被追究責任,所以西底家將「進嚴密的屋子藏躲」。「以色列王說:『將米該雅帶回交給邑宰亞們和王的兒子約阿施,說」,「邑宰」是治理城市的官員。「王的兒子」可能是一種官銜(耶36:26)。「王如此說:『把這個人下在監里,使他受苦,吃不飽、喝不足』」。米該雅原本就被囚禁在監里,故指仍帶回原監;「吃不飽、喝不足」就是使他受苦。「等候我平平安安地回來」。表示他選擇相信假先知的謊言。「米該雅說:『你若能平平安安地回來,那就是耶和華沒有借我說這話了」。意思是亞哈王若是平安回來,就表示神沒有籍他說這話。「又說:』眾民哪,你們都要聽『」。就是請當時所有在場的人為此事作見證。

【以色列王和猶大王約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以色列王對約沙法說:『我要改裝上陣,你可以仍穿王服。』以色列王就改裝上陣。先是亞蘭王吩咐他的三十二個車兵長說:『他們的兵將,無論大小,你們都不可與他們爭戰,只要與以色列王爭戰。』車兵長看見約沙法,便說:『這必是以色列王!』就轉過去與他爭戰,約沙法便呼喊。車兵長見不是以色列王,就轉去不追他了。有一人隨便開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裡。王對趕車的說:『我受了重傷,你轉過車來,拉我出陣吧!』那日,陣勢越戰越猛,有人扶王站在車上,抵擋亞蘭人。到晚上,王就死了,血從傷處流在車中。約在日落的時候,有號令傳遍軍中,說:『各歸本城,各歸本地吧!『】「以色列王和猶大王約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以色列王選擇聽信假先知的謊言,猶大王約沙法竟然也作了錯誤的選擇,後來因此受到了來自神的嚴厲譴責(代下19:2)。「以色列王對約沙法說:『我要改裝上陣,你可以仍穿王服。』以色列王就改裝上陣」。「改裝上陣」為了使敵人認不出他是以色列王的身份,以免成為攻擊的目標。「先是亞蘭王吩咐他的三十二個車兵長說」,「先是」指在開戰以先;「三十二個車兵長」可能是亞蘭軍中取代三十二個王的軍長(20:1)。「他們的兵將,無論大小,你們都不可與他們爭戰,只要與以色列王爭戰『」。「他們的兵將」指以色列軍的各級軍人;「只要與以色列王爭戰」,就是把攻擊的目標放在以色列的亞哈王身上。「車兵長看見約沙法,便說:』這必是以色列王」,因為看見約沙法穿著王服。「就轉過去與他爭戰,約沙法便呼喊」。「呼喊」是向神求救,所以【約沙法一呼喊,耶和華就幫助他,神又感動他們離開他。】(代下18:31)「車兵長見不是以色列王,就轉去不追他了」。之後「有一人隨便開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裡」。神使用了亞蘭弓箭手「隨便開弓」,就「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裡」,成就了祂早已命定的旨意。「甲縫」是指盔甲兩片金屬的接縫處。「王對趕車的說:『我受了重傷,你轉過車來,拉我出陣吧』」。「趕車的」指戰車駕駛員;「出陣」意指脫離戰場。「那日,陣勢越戰越猛,有人扶王站在車上,抵擋亞蘭人」。戰鬥不斷升級,情勢猛烈到非常危急的程度,亞哈站在車上維持軍隊的士氣。「到晚上,王就死了,血從傷處流在車中」。亞哈王因失血過多,終至死亡。「約在日落的時候」,就是當日的戰事告一段落,雙方收兵的時候。「有號令傳遍軍中說:『各歸本城,各歸本地吧』」。亞哈戰死、軍隊解散,就應驗了米該雅的預言。

【王既死了,眾人將他送到撒馬利亞,就葬在那裡;又有人把他的車洗在撒馬利亞的池旁(妓女在那裡洗澡),狗來舔他的血,正如耶和華所說的話。亞哈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所修造的象牙宮,並所建築的一切城邑,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亞哈與他列祖同睡。他兒子亞哈謝接續他作王。】「王既死了,眾人將他送到撒瑪利亞,就葬在那裡」。「撒瑪利亞」指京城撒瑪利亞。「又有人把他的車,洗在撒瑪利亞的池旁(妓女在那裡洗澡)」。「他的車」就是亞哈王乘坐的戰車;「洗」就是洗去車上的血跡;「撒瑪利亞的池」位於西北角的城牆裡面;「妓女在那裡洗澡」被放在括弧里是補充說明,這地方被以色列人看作是不潔凈的地方。「狗來舔他的血,正如耶和華所說的話」(21:19),神的話是不會落空的!「亞哈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所修造的象牙宮,並所建築的一切城邑,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象牙宮」指以象牙嵌飾內面牆壁的宮殿;「以色列諸王記」是一部記述北國諸王歷史的書,為本書作者所據史料的一部分。「亞哈與他列祖同睡。他兒子亞哈謝接續他作王」。「亞哈謝」是亞哈的長子,在他父親死後立即作王,但在位非常短暫,僅有二年。【以色列王亞哈第四年,亞撒的兒子約沙法登基作了猶大王。約沙法登基的時候年三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五年。他母親名叫阿蘇巴,乃示利希的女兒。約沙法行他父親亞撒所行的道,不偏離左右,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裡獻祭燒香。約沙法與以色列王和好。約沙法其餘的事和他所顯出的勇力,並他怎樣爭戰,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約沙法將他父親亞撒在世所剩下的孌童都從國中除去了。】「以色列王亞哈第四年,亞撒的兒子約沙法登基作了猶大王。約沙法登基的時候,年三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五年。他母親名叫阿蘇巴,乃示利希的女兒。約沙法行他父親亞撒所行的道,不偏離左右,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不偏離左右」,就是完全地照著神所教導的去行;「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就是不依照自己的看法,而是遵照神的命令去行。「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裡獻祭燒香」。「邱壇」指在山崗上露天的祭壇,屬於異教徒用來敬拜偶像假神。「約沙法與以色列王和好」,南北兩王彼此結親,約沙法的兒子約蘭娶亞哈的女兒為妻(王下8:18)。「約沙法其餘的事和他所顯出的勇力,並他怎樣爭戰,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其餘的事」指他治理的政績;「勇力」指他的戰功;「猶大列王記」是一部記述南國諸王歷史的書,為本書作者所據史料的一部分。「約沙法將他父親亞撒在世所剩下的孌童,都從國中除去了」。「亞撒在世所剩下的」,指亞撒所沒有完成的事工(15:12);孌童」指在拜偶像假神的殿里賣淫的男娼;「國中」指南國猶大全境。

【那時以東沒有王,有總督治理。約沙法製造他施船隻,要往俄斐去,將金子運來;只是沒有去,因為船在以旬迦別破壞了。亞哈的兒子亞哈謝對約沙法說:』容我的僕人和你的僕人坐船同去吧!『約沙法卻不肯。約沙法與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里。他兒子約蘭接續他作王。】「那時,以東沒有王,有總督治理」。「以東」指住西珥山的人,他們是以掃的後裔,和以色列人有血緣關係;「沒有王」指當時的以東是南國猶大的附庸國;「總督」指派駐以東地的行政長官。「約沙法製造他施船隻,要往俄斐去,將金子運來」。「他施船隻」指可以遠洋航行的大型船隻;「俄斐」以出產金子著稱(賽13:12),位於東非或印度或阿拉伯半島。「只是沒有去,因為船在以旬迦別破壞了」。「以旬迦別」位於以東地境內阿卡巴灣北端。「破壞了」因為神不喜悅約沙法和亞哈謝合夥建造船隻,所以尚未開航就破壞了(代下20:35-37)。「亞哈的兒子亞哈謝對約沙法說:『容我的僕人和你的僕人坐船同去吧!約沙法卻不肯」。「坐船同去」指再度合作造船並共同經營船隊;「約沙法卻不肯」,約沙法在受到神的教訓(代下20:35-37)后,就不肯再與亞哈謝合夥。「約沙法與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里。他兒子約蘭接續他作王」。「約蘭」約沙法的兒子約蘭和亞哈謝的兄弟約蘭同名,也幾乎同時期作王(王下1:17)。【猶大王約沙法十七年,亞哈的兒子亞哈謝在撒馬利亞登基,作以色列王共二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的父母,又行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他照他父親一切所行的,事奉敬拜巴力,惹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怒氣。】「猶大王約沙法十七年,亞哈的兒子亞哈謝在撒瑪利亞登基,作以色列王共二年」。亞哈謝「作以色列王共二年」,實際上是兩個半年,總共只有一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的父母」。「看為惡的事」即指敬拜偶像假神;亞哈謝「效法他的父母」,表明耶洗別對他的影響很大。「又行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指教唆百姓敬拜金牛犢(12:30)。「他照他父親一切所行的,事奉敬拜巴力,惹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怒氣」。「事奉敬拜巴力」就是全心全意地拜巴力。列王紀上就結束在對亞哈謝作惡的記述。神借著聖經、借著以色列南北兩個國家的歷史,對我們說話。願我們都能從中得到教訓,也提高警惕,我們千萬不要自作聰明,以至於離開神的道,離開聖經的教導。我們要單單敬拜神,單單事奉祂,每一步都要行在神的旨意中!阿們!

www.biblestudy-xbss.com  聖經分卷分章註解    霞步思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14: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