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PS CS中的「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命令詳解

[複製鏈接]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5-7-21 0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是一個跟攝影有關的重要圖像調整命令。

  

  有關這一命令的教程,現在網上沒一個能說得清楚、講得明白的。一定是我還沒有找到緣故吧,反正我找到的都不你給解釋,都舉一個小例子了事。

  要想搞明白,我首先想到了PS CS自帶的幫助文檔。我用是英文漢化版的PS,幫助文檔沒有翻譯過來,看著英文自己不敢那麼地確定。向群里的QQ好友要來了中文幫助說明。(在此感謝QQ好友:好像一條狗銳漫、冷弦、愛新覺羅小盆 : )

  有關這一命令的中文版叫「照片濾鏡」,英文版叫 「Photo Filter」,而我的漢化版叫「圖片過濾器」。

  

  我們先來看看PS CS自帶的幫助文檔是怎麼說的,這有助於對此命令的理解。

  以下是中文幫助文檔中有關這個命令的說明(跟命令有關的文字,我加了英文,方便用英文版PS的朋友閱讀),請各位一定要認真地讀一遍,這對我們以後的講解非常重要:

  --------------------------------------------

  使用「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命令

  「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命令模仿以下方法:在相機鏡頭前面加彩色濾鏡,以便調整通過鏡頭傳輸的光的色彩平衡和色溫;使膠片曝光。「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命令還允許您選擇預設的顏色,以便向圖像應用色相調整。如果您希望應用自定顏色調整,則「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命令允許您使用 Adobe 拾色器來指定顏色(即自定義濾鏡顏色)。

  

  原圖像以及應用了 60% 濃度的暖調濾鏡 (81)

  使用「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命令更改色彩平衡:

  1.執行下列操作之一:

  *選取「圖像/Image」>「調整/Adjustments」>「照片濾鏡/Photo Filter」。

  *選取「圖層/Layer」>「新調整圖層/New Adjustment Layer 」>「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在「新建圖層/New Layer 」對話框中點按「好/ OK 」。

  2.要選取濾鏡顏色,請在「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對話框中執行下列操作之一:

  選擇「濾鏡/Filter 」選項並從「濾鏡/Filter 」菜單中選取下列預設之一:

  暖調濾鏡 (85)/Warming Filter (85) 和冷調濾鏡 (80)/Cooling Filter (80) :

  這些濾鏡是用來調整圖像中白平衡的顏色轉換濾鏡。如果圖像是使用色溫較低的光(微黃色)拍攝的,則冷調濾鏡 (80)/Cooling Filter (80)使圖像的顏色更藍,以便補償色溫較低的環境光。

  相反,如果照片是用色溫較高的光(微藍色)拍攝的,則暖調濾鏡 (85)/Warming Filter (85) 會使圖像的顏色更暖,以便補償色溫較高的環境光。

  暖調濾鏡 (81) 和冷調濾鏡 (82)/Warming Filter (81) 和Cooling Filter (82):

  這些濾鏡是光平衡濾鏡,它們適用於對圖像的顏色品質進行較小的調整。

  暖調濾鏡 (81)/Warming Filter (81) 使圖像變暖(變黃),

  冷調濾鏡 (82)/Cooling Filter (82) 使圖像變冷(變藍)。

  個別顏色

  根據所選顏色預設給圖像應用色相調整。所選顏色取決於如何使用「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命令。如果您的照片有色痕,則可以選取補色來中和色痕,還可以針對特殊顏色效果或增強應用顏色。

  例如,「水下/Underwater」顏色模擬在水下拍攝時產生的稍帶綠色的藍色色痕。

  選擇「顏色/Color」選項,點按該色塊,並使用 Adobe 拾色器為自定顏色濾鏡指定顏色。可通過點按「新建色板/New Swatch 」按鈕將自定顏色存儲在「色板」調板中,供將來使用。

  一定要選中「預覽/Preview 」,以便瀏覽使用顏色濾鏡的結果。

  如果您不希望通過添加顏色濾鏡來使圖像變暗,請確保選中了「保留亮度」選項。

  3.要調整應用於圖像的顏色數量,請使用「濃度/Density」滑塊或者在「濃度/Density」複選框中輸入百分比。「濃度/Density」越大,應用的顏色調整越大。

  4.點按「好/OK」。

  -----------------------------------------------------------------------

  「照片濾鏡」命令

  通過模擬在相機鏡頭前安裝 Kodak Wratten 濾鏡時所達到的攝影效果來調整顏色。

  照片濾鏡

  通過模擬相機鏡頭前濾鏡的效果來進行色彩調整。

  模擬照片濾鏡效果

  自定濾鏡調整圖層可以模擬標準攝影鏡頭濾鏡的效果。

  PS CS幫助文檔在線閱讀

  彩色濾鏡

  色溫

  60% 濃度的暖調濾鏡 (81)

  暖調濾鏡 (85)/Warming Filter (85) 和冷調濾鏡 (80)/Cooling Filter (80)

  白平衡

  顏色轉換濾鏡

  色溫較低的光(微黃色)

  色溫較高的光(微藍色)

  光平衡濾鏡

  圖像變暖(變黃)

  圖像變冷(變藍)

  Kodak Wratten 濾鏡

  標準攝影鏡頭濾鏡

  呵呵,這些專業名詞,是不是看得你雲山霧繞的。除非你是攝影發燒友,不然是不會懂這些專業術語的。這些都不明白,那你又怎麼用這個PS命令處理圖像呢?那不是亂用嗎?

  各位先別急,我們一樣一樣解決。

  解決之前,請各位繼續看下面我的獨家講解。

  玩過傳統相機的人都應該清楚和了解,攝影者常對色溫(什麼是色溫?不是叫你不要急嘛!簡單點說,就是照片偏藍,色溫就高,照片偏紅,色溫就低。)控制總感到不安和頭痛。各種光的色溫值啦!計算色溫值啦!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要用什麼類型的膠捲啦!總讓人提不起攝影的樂趣。

  現在是數碼的時代,數碼的技術讓我們再一次得到了解放。Photoshop CS版的功能更新,更是對攝影愛好者的又一次貼心關懷。其中的「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命令,更突顯PS對攝影師後期照片處理時的方便快捷!

  當我們用傳統相機拍攝景物時,如果發覺景物色彩偏暖,我們會在照相機鏡頭前加一片柯達雷登82號冷色調升色溫補償濾鏡,來稍稍調節一下,或用柯達雷登80號冷色調升色溫轉換濾鏡轉換過來。

  如果發覺景物色彩偏冷,我們會在照相機鏡頭前加一片柯達雷登81號暖色調降色溫補償濾鏡,來稍稍調節一下,或用柯達雷登85號暖色調降色溫轉換濾鏡轉換過來。

  如是我們感到要拍的景物會出現輕微的色彩偏差,我們會在相機鏡頭前加一片色彩補償濾鏡,進行較小幅度的調節。

  (清注意:色溫濾鏡分為色溫轉換濾鏡和色溫補償濾鏡。色溫濾鏡和色彩補償濾鏡不是一個概念哦!)

  而PS CS新增的這個「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命令就等於傳統攝影中的色溫濾鏡和色彩補償濾鏡。並且還能自定義色彩補償濾鏡。你就不用花錢買這些相機配件了!省錢吧!哈哈。。。

  怎麼樣,我這麼一解釋,大家都該清楚了吧!

  清楚是清楚了,可具體要怎麼用呢?

  這個命令對話框里的參數都是什麼意思啊?

  我要選哪一個才正確啊!?

  好,請聽我一一道來!

  在PS中打開你要處理的圖像,選擇這個「照片濾鏡/Photo Filter」命令,彈出其對話框。對話框里的調節參數很少哦!通過上面的講解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些參數都跟傳統攝影濾鏡的用法是一樣的,是相對應的。

  我們點擊「濾鏡/Filter」右邊下拉列表,彈出了一共18種濾鏡。

  

  方便大家閱讀,做成了中英文對照形式。

  前四種是柯達雷登色溫濾鏡,后十四種是色彩補償濾鏡。

  在講這兩種濾鏡之前,我們得先搞清楚一個專業名詞:色溫。

  (開始講理論了,大家要有心裡準備。這會比較難理解,我會盡量講得清楚和有趣一些的。色溫的理論,對攝影非常重要,不搞清楚,你根本無沒理解PS中的照片濾鏡命令。所以請耐心地看下去,你會收穫很多的! :s )

  色溫,色溫,色彩的溫度。

  什麼?色彩還有溫度?當然了。色彩也是有溫度的。

  那什麼是色溫呢?

  色溫全稱為開爾文溫度,色溫的單位是K,即Kelvin、開爾文。

  和我們中國人平時用的攝氏溫度、和美國人用的華氏溫度一樣,色溫也是溫度的一種計量單位。只不過色溫是對光的溫度的一種描述吧了。

  0開爾文相當於459.67華氏溫度。

  即所謂色溫------就是定量地以開爾文溫度表示色彩。

  為了便於不同光譜成份光源之間的比較,選擇、適用控制條件的調整及某些應用中的色度計算、通常用色溫來表示照明光源的光譜特性。

  用以計算光線顏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紀末由英國物理學家洛德*開爾文所創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溫計演演算法,而其具體測定的標準是基於以一黑體輻射器所發出來的波長。

  色彩和開爾文溫度的關係就起源於黑體輻射理論,對黑體(能夠吸收全部可見光的物體)加熱直到它發光(就像把鐵加熱一樣),在不同溫度下呈現的色彩就是色溫。

  將黑體從絕對零度(攝氏負273點15度,又讓我想起了聖鬥士冰河)開始加溫,溫度每升高一度稱為1開氏度(用字母K來表示)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候,黑體便輻射出可見光,其光譜成份以及給人的感覺也會著溫度的不斷升高發生相應的變化。於是,就把黑體輻射一定色光的溫度定為發射相同色光光源的色溫。

  當這個黑色物體受熱后受到的熱力相當於500―550攝氏度時,將變成暗紅色,如果繼續加熱達到1050一1150攝氏度時,就會變成黃色,然後是白色,最後就會變成藍色

  當黑色物體的溫度達到3200開爾文時會發出紅光,我們平常使用的白熾燈的鎢絲也會發出這種光芒。當溫度上升到5500開爾文時,黑色物體會發白光,這種光線強度相當於正午的太陽光,平時我們在黎明時看到的淡淡藍光則和處於12000開爾文的黑色物體發出的光線強度差不多。

  光源的顏色成分是與該黑體所受的熱力溫度相對應的。只不過色溫是用開爾文(K)色溫單位來表示,而不是用攝氏溫度單位。

  打鐵過程中,黑色的鐵在火爐中逐漸變成紅色,這便是黑體理論的最好例子。

  通常我們所用燈泡內的鎢絲就相當於這個黑體。

  色溫計演演算法就是根據以上原理,用K來表示受熱鎢絲所放射出光線的色溫。

  根據這一原理,任何光線的色溫是相當於上述黑體散發出同樣顏色時所受到的「溫度」。  

  那我們現在就按照以上的一開爾文理論,即可以推算出:

  溫度越高,藍色的成份越多,圖像就會偏

  溫度越低,紅色的成份越多,圖像就會偏

  通過上面的講解,我想大家應該明白和理解了色溫的概念。

  那麼色溫跟攝影有什麼關係呢?跟我們這次講的「照片濾鏡」有什麼關係呢?

  我提醒大家一句,攝影是和光、是和影打交道的藝術,而色溫又是光源光譜特性的標誌! 所以在攝影領域,光源要根據它們的色溫進行定義。所以兩者就結合在一起了。成為了攝影的專業名詞。

  顏色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顏色印象的產生,是由於時斷時續的光譜在眼睛上的反應,所以色溫只是用來表示顏色的視覺印象。  

    由於光線是由不同溫度的光源所發出,這樣不同環境中的同樣顏色表現會有所不同,這使得我們在用相機的拍攝過程中要考慮的因素相應的增加了。

  對於傳統照相機來說,就可能要選擇不同的膠片(彩色膠片的設計,一般是根據能夠真實地記錄出某一特定色溫的光源照明來進行的,分為5500K日光型、3400K強燈光型和3200K鎢絲燈型多種。)加上一些濾色鏡來調整色溫。

  因而,我們必須得懂得採用與光源色溫相同的彩色膠捲,才會得到準確的顏色再現。如果光源的色溫與膠捲的色溫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濾鏡來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溫,使與膠捲的固定色溫相匹配,才會有準確的色彩再現。

  在數碼相機上,沒有膠捲,那麼怎樣來處理色溫這個問題呢?

  而對於數碼相機,這是個容易解決的問題。

  這就要提到數碼相機的專有名詞「白平衡」了。白平衡這個概念在傳統相機中是沒有的。因為傳統的膠捲的感光已經固定了,只有CCD在作感光元件時才有,一般都是自動控制的,但作為專業用最好有手動白平衡控制功能,使景物的色彩比較準確地重現。

  所謂白平衡,就是相機對白色物體的還原。當我們用眼睛看這個多彩的世界時,在不同的光線下,對相同的顏色的感覺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在早晨旭日東升時,我們看一個白色的物體,感到它是白的;而我們在夜晚昏暗的燈光下,看到的白色物體,感到它仍然是白的。這是由於我們人類從出生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人的大腦已經對不同光線下的物體的彩色還原有了適應性。

  但是,作為相機,可沒有人眼的適應性,在不同的光線下,由於CCD輸出的不平衡性,造成相機彩色還原失真:具體到拍攝白色物體的時候就表現為不是偏藍,就是偏紅,從而造成整個拍攝的圖像彩色失真。

  因此,如果照射物體的光線發生了變化,那麼其反映出的色彩也會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反映到相機里,就會產生在不同光線下彩色還原不同的現象。

    對於數碼相機來說是白平衡的問題就是色溫的問題,對傳統相機來講色溫的問題就是膠捲的問題和濾鏡的問題。

  我的天啊,我這麼講,大家清楚沒?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我們拍的圖片偏色怎麼辦?

  我們通過上面的講解,已經了解了色溫的概念,那麼最簡單的識別方法是:根據色溫理論,偏即表示色溫偏低,偏色溫偏高

  解決的方法:

  1、正確調整數碼相機色溫控制開關或正確設定數碼相機上對應的光源開關,正確調整白平衡。

  2、對傳統相機而言,就是正確選擇膠捲,並且加濾鏡。

  什麼,你沒有相機但也想加濾鏡做處理?

  那就用PS的這個命令給傳統相機加濾鏡或給數碼相機設置白平衡吧!

  好,通過上面的說明,我們已經完全了解了色溫到底是個什麼東東了?

  下面我們來看看什麼是相機的色溫濾鏡和色彩補償濾鏡。

  色溫濾鏡

  色溫濾鏡是專門用於調整進入鏡頭光線的色溫,以滿足彩色照片對光線色溫的要求。

  色溫濾鏡的作用是可以調整光源中的色溫。根據上面的色溫理論,我們已經知道了室內的燈光和室外的陽光的色溫是不相同的,甚至一天當中早晨、黃昏光線的色溫和中午光線的色溫也是不同的。若能用合適的色溫濾鏡對色溫加以校正,便能得到理想的照片效果。

  色溫濾鏡有「橙色」與「藍色」兩大系列。

    橙色系列用於降低色溫,即暖色調降色溫補償濾鏡

    藍色系列用於提高色溫,即冷色調升色溫補償濾鏡

  在色溫濾鏡中,按其升降色溫的幅度的大小,又可分為「色溫轉換濾鏡」和「色溫補償濾鏡」。

  1.色溫轉換濾鏡:

  指能較大幅度升降色溫的色溫濾鏡,是為「日光型膠片」在燈光下使用和「燈光型膠片」在日光下使用設計的。

  (日光型膠片,適於日光下或閃光燈下使用的彩色膠片,如若在鎢絲燈下使用,照片會帶明顯的橙色調。燈光型膠片,適於鎢絲燈下使用的彩色膠片,如若在日光下或平衡於日光的閃光燈下使用,照片會帶有明顯的藍色調。)

  「柯達雷登色溫濾鏡」中的「雷登」80A、80B、85、85B就是四種常用的色溫轉換濾鏡。(A、B、C、D指的是濾鏡顏色的濃度。)

  柯達雷登85號暖色調降色溫轉換濾鏡:

  85系列分A、B、C,屬色溫轉換濾鏡。85B可將色溫由5500K降至3200K。該鏡為琥珀色,適合在日光下使用燈光型膠片。

  柯達雷登80號冷色調升色溫轉換濾鏡:

  該鏡系色溫轉換濾鏡,分A、B、C,雷登80A可將色溫由3200K升至5500K,使用該鏡可將日光型膠片適用於人工光源。

  (1) 雷登80A:用於日光型膠片在3200K(鎢絲燈)的燈光下拍攝。(光圈需加大2檔)

  (2)「雷登」80B:用於日光型膠片在3400K(照相強光燈)的燈光下拍攝。(光圈需加大2檔)

  (3)「雷登」85B:用於平衡色溫為3200K的燈光型膠片(B型片)在5500K的日光或電子閃光燈下拍攝。(光圈需加大2/3檔)

  (4)「雷登」85:用於平衡色溫為3400K的燈光型膠片(A型片)在5500K的日光或電子閃光燈下拍攝。(光圈需加大2/3檔)

  2.色溫補償濾鏡:指只能小幅度升降色溫的色溫濾鏡,用於平衡色溫。

  「柯達雷登色溫濾鏡」中的「81系列」和「82系列」均屬於色溫補償濾鏡。

  柯達雷登81號暖色調降色溫補償濾鏡:

  「81系列」為暖色調降色溫補償濾鏡,它是紅色系列的濾鏡,能輕微調低光源色溫。雷登81是暖調光平衡濾鏡,分A、B、C,其顏色為淺淡的琥珀色,可以輕微調正所攝畫面中的偏藍傾向,以求真實的色彩還原。在實際使用中,以雷登81C為多。

  81系列色溫補償濾鏡在光線太時,也就是在色溫太高時使用。是用來對付藍光,以降低色溫的。

  「雷登」81C:用於日光型膠片在陰雨天(色溫6800K左右)拍攝。(光圈需加大1/3檔)

  柯達雷登82號冷色調升色溫補償濾鏡:

  「82系列」為冷色調升色溫補償濾鏡,它是微藍色系列的濾鏡。能輕微調高光源色溫。該鏡是色彩平衡濾鏡。淡藍色,分A、B、C,這類濾鏡特點是對色溫改變幅度較小,多用於光源色溫與膠片平衡色溫大體一致的前提下的細微調整。

  「雷登」82C:用於日光型膠片在清晨或傍晚拍攝。(光圈需加大2/3檔)

  82系列色溫補償濾鏡在光線太時,也就是在色溫太低時使用。是用來對付紅光,以提高色溫的。

  82系列濾光鏡使用的機會不如81系列的多。

  事實上,很多攝影者的經驗是,盡量增加色溫,而不是降低色溫。

  用一枚淡黃濾光鏡拍攝最平常的日落現象,會產生極其壯觀的效果。

  根據上面的講解柯達雷登色溫濾鏡還有A、B、C、D之分。那這個PS 中的命令能達到嗎要求嗎?當然可以。有這個疑問的朋友說明你還是沒有懂雷登色溫濾鏡。A、B、C、D的分類,只不過是濃度的數量罷了。在「照片濾鏡」對話框中,有「濃度」選項,默認值是25%,我們移動滑桿濃度自然也就出來了。

  就這麼簡單。它就是A、B、C、D啊。

  

  色彩補償濾鏡

  色彩補償濾鏡也是是一種常用的濾鏡,戶外攝影師常用於拍攝彩色幻燈片。它通過對彩色膠片的色彩還原進行輕微、精細的調整與控制,來對所攝畫面進行適當色彩補償。儘管色彩補償濾鏡沒有其它濾鏡那樣引人注目的效果,但卻很重要。

  色彩補償濾鏡一般包括:

    紅色Red橙色Orange黃色Yellow綠色Green青色Cyan藍色Blue紫色Violet

  洋紅色Magenta棕褐色Sepia深紅色Deep Red深藍色Deep Blue深綠色Deep Emerald深黃色Deep Yellow水下(青綠)Underwater

  主要用於糾正其他色彩偏差,用於精確調節照片中輕微的色彩偏差。我們只要知道色彩補償濾鏡與黑白攝影中所使用的紅鏡、黃鏡、橙鏡、綠鏡、黃綠鏡、藍鏡,即對比濾光鏡(又叫反差濾光鏡)不同和色溫濾鏡不同就行了。

  Photoshop CS中的這個「照片濾鏡」指的是彩色攝影,所以對黑色攝影不做說明。

  色彩補償濾鏡調節的幅度較小,色彩色溫濾鏡調節的幅度較大。

  

  終於到了最精彩的實例講解部分。明白了道理,就什麼都好辦了。

  我們下面就結合實際運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來講解「照片濾鏡/Photo Filter」的使用方法。

  該命令用來修正由於掃描、膠片沖洗、白平衡設置不正確造成的一些色彩偏差。

  用來還原照片的真實色彩。

  用來調節照片中輕微的色彩偏差。

  用來強調效果,突顯主題,渲染氣氛。

  下面我舉幾個最最常見的實例,供大家參考。

  如果整幅照片影調偏藍 :

  一是色溫很高造成的。陰天或薄雲蔽日的天氣,自然光色溫高達7000-12000K,沒有使用色溫濾鏡;

  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蔭或巨幅藍色廣告、幕牆等環境反射光的影響。

  解決辦法是在拍攝時,使用一塊雷登85或81降色溫濾鏡,如附近有藍色環境光反射,儘可能移往開闊場地拍攝。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就用「照片濾鏡/Photo Filter」來處理吧!

  如果圖像色彩偏藍,這時可以使用Warming Filter(81)做色溫補償,來降低色溫,或用Warming Filter(85)做色溫轉換,來轉換色溫。不過要注意,在使用暖色調濾鏡糾正藍色偏差時,因為亮度信號有一定損失,所以應將亮度與對比度調高一些,效果會好一些。

  

  因天空環境色溫較高,所以拍出來圖片色調偏藍。

  

  Warming Filter(81)做色溫補償,來降低色溫,濃度40%左右,再調一下對比度。糾正色溫后的圖像效果。

  如果整幅照片影調偏橙紅 :

  1、日光型彩色膠捲在燈光下使用,又沒有使用雷登80B色溫轉換濾鏡;

  2、早晚陽光的色溫只有3200K,低色溫造成橙紅色調;日落時色溫約是3000K,日出后或日落前20分鐘到120分鐘的直射陽光是2200K到4700K ,沒有使用80或82冷色調升色溫濾鏡。

  3、周圍有巨幅紅色廣告或紅色建築物,反射紅色光。

  解決方法:

  如附近有紅橙色環境光反射,儘可能移往其他場地拍攝。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後期就用「照片濾鏡/Photo Filter」來處理吧!

  如果圖像色彩偏紅,這時可以使用Warming Filter(82)做色溫補償,來提升色溫,或用Warming Filter(80)做色溫轉換,來轉換色溫。不過要注意,在使用冷色調升色溫濾鏡糾正紅色偏差時,因為亮度信號有一定損失,所以應將亮度與對比度調高一些,效果會好一些。

  

  照片色調偏暖,色溫偏低.

  

  用80或82冷色調升色溫濾鏡時行修正,我這裡選了Cooling Filter(82),濃度25%。修正後的照片帶些藍色調,豐富了畫面。更突出了主題。

  人就是這樣的奇怪。有時真實的東西反而不是我們要的。誇張強調的主題反而成了藝術。攝影也是這樣。下面的例子就是這種情況。我們要把它變參展夕陽日落時的情景。這張圖的最大問題是,沒有夕陽一步步下降的氣氛,畫面少了那麼幾分感染力。

  我用Warming Filter(85),濃度80%。調整后,效果立即出來了。是不是有那麼點夕陽西下的感覺呢?

  

  色彩太淡了,少了夕陽的氣氛。

  

  調節后,色彩效果被增強了。強調了主題。更有感染力了。

  色彩補償濾鏡雖然調節的範圍較小,但常常用於精確調節照片中輕微的色彩偏差。

  下面的這張明星寫真正是這種情況。原圖太亮,色彩太淡,少了海邊微向海風吹拂,有如愛琴海浪漫香氣的氛圍。

  我們來加一個色彩補償濾鏡中的Cyan濾鏡,濃度25%.

  調整后的出,畫面略帶品青藍色,海風的氣息立即撲面而來。以人心曠神怡,陶醉其中。主題立即突顯出來了。

  

  原圖太亮,色彩太淡。色溫偏高. 海風拂面的主題不突。

  

  稍稍降低色溫調整后,海風的氣息立即呈現。主題自然突顯出來了。

  上面的例子我都用的是新增了一個調整圖層,這樣更方便修改,同時還有蒙板可以選取,更加便利。隨時都可以都不滿意的地方從新修改。

  好了,通道是面的理論和實例講解,我想愛好攝影的朋友一定有所收穫。

  不論我們在相機鏡頭前裝柯達雷登80號冷色調升色溫濾鏡,還是在PS CS中使用「照片濾鏡/Photo Filter」中的Cooling Filter(80),我們的最終操作目的是完全一樣的,即將色溫提高讓照片還原真實色彩或作一些特殊效果。

  這回對此命令不了解的朋友,該明白了吧!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4 10: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