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文化掠影-三城走馬觀花(11)-施泰德爾博物館

[複製鏈接]

81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2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24 19: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6-25 19:41 編輯


科內利斯·科內利斯
阿爾克馬爾 1545
來自多德雷赫特的達馬斯或果姆·范德林特肖像
1534




普富倫多夫祭壇大師 MASTER OF THE PFULLENDORF ALTAR
1455-1520
巴塞洛繆斯·澤特布洛姆作坊 BARTHOLOMÄUS ZEITBLOM workshop
普富倫多夫祭壇畫 Pfullendorf Altarpiece: 天使報喜 Annunciation、探訪 、誕生 Nativity、聖母之死, 1497 – 1503
外形尺寸 Gesamtmaß
113.8 x 329.6 x 6.8 厘米
杉木混合技術
SG 453-456
購於1928
展出, 二樓, 古代大師作品, 房間 4
施塔德爾博物館擁有這幅作品的四幅, 這幅作品正是以這位匿名大師的名字命名的. 其他的在斯圖加特國家美術館. 在關閉狀態下, 巨大的帶翼祭壇畫展示了基督受難的場景, 在第一次打開后, 展示了聖母一生的圖像, 其中包括法蘭克福面板. 第二個開口露出了雕塑神殿. 明亮的色彩和透視渲染空間的戲劇性深度是 1500 左右烏爾姆繪畫的典型特徵.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有些略顯刻板面孔的細長人物.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nciation-visitation


康拉德·費伯·馮·克羅伊茨納赫 CONRAD FABER VON KREUZNACH
查士丁尼·馮·霍茲豪森 Justinian von Holzhausen 和他的妻子安娜 Anna(原姓菲爾斯滕貝格 Fürstenberg) 雙人肖像, 1536
68.6 x 98.5
椴木混合技術
1729
1923 阿道夫·馮·霍茲豪森遺贈
康拉德·費伯是 16 世紀上半葉法蘭克福貴族的「室內畫家」. 這幅雙人肖像在他無數的肖像畫中佔據著突出位置, 其中許多肖像畫都非常公式化. 查士丁尼·馮·霍茲豪森是一位人文學者, 他讓人畫了他自己和妻子. 有翅丘比特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繪畫中獨一無二的作品. 畫中箭和一串串葡萄象徵著婚姻的基礎—在當時, 這是對性的驚人坦率描述.
收購
1245-1923, 近 700 年來, 霍爾茨豪森家族一直是法蘭克福最重要的貴族家庭之一, 也是帝國城市議會的重要成員. 家族有 30 多名成員擔任過約 70 屆市長. 直到 1500 年左右, 家族還是大型商人, 但後來專註於管理他們的鄉村財產和封建土地. 阿道夫·弗賴赫爾·馮·霍爾茨豪森 (Adolph Freiherr von Holzhausen, 1866-1923) 的去世標誌著家族男性分支的終結. 他將法蘭克福霍爾茨豪森家族的祖傳肖像畫廊遺贈施泰德, 該畫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 肖像畫集展現了歷經多代傳承的祖傳畫廊的獨特魅力.
康拉德·法伯·馮·克羅伊茨納赫(也稱康拉德·法伯·馮·克羅伊茨納赫), 德國畫家和木刻版畫設計師, 曾被稱為霍茨豪森肖像畫大師.
人們對他 1524 年之前的生活知之甚少. 據推測, 他曾擔任出版商 Peter Schöffer 的繪圖員和插畫師, Peter Schöffer 曾是約翰內斯·古騰堡僱員。第一次記錄提到法伯·馮·克羅伊茨納赫是在 1526 , 當時他被提及為法蘭克福漢斯·菲約爾工作室的熟練工 journeyman. 法伯的生活負債纍纍, 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委託作品. 人們對他的第一次婚姻一無所知. 他的第二次婚姻是在 1537, 與羊毛織工的女兒凱瑟琳結婚. 她是法蘭克福公民, 法伯因這樁婚姻獲得了法蘭克福公民身份. 費伯晚年創作了幾部重要的地形作品, 包括塞巴斯蒂安·明斯特的《宇宙誌》(1550)中的法蘭克福模板圖。康拉德·費伯·馮·克羅伊茨納赫的早期作品包括由出版商彼得·舍弗在 1517-1522 年間出版的插圖. 在 420 頁的期刊中, 有 153 幅費伯木刻畫和與其他同事合作的 250 幅畫. 費伯的作品以生動插圖脫穎而出. 費伯使用他在旅行中繪製的中萊茵河和萊茵蘭城市的草圖來製作古希臘圍城的插圖,同時將當時的王子描繪成古羅馬軍閥. 康拉德·費伯的大量畫作是富有客戶的肖像, 還有風景和城市景觀. 他用奢華和色彩豐富的細節描繪了顧客的服飾. 他的畫作署名為「CVC」. 康拉德·法伯·馮·克羅伊茨納赫因 1535 年為吉爾布雷希特·馮·霍茲豪森和他的妻子安娜·拉策伯格創作的肖像畫而尤為著名.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查士丁尼和安娜·馮·霍茲豪森的肖像畫 (1536). 1547 年, 他為約翰·馮·梅勒姆的孫子奧吉爾·馮·梅勒姆設計了一幅掛毯. 他的最後一件作品是一幅描繪 1552 年法蘭克福圍城戰的木刻畫.
埃米爾·克倫和丹尼爾·馬克思創作.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en-and-his-wife-ann
https://www.wga.hu/bio_m/f/faber/biograph.html



巴特爾·貝漢姆 BARTHEL BEHAM
漢斯·烏米勒和兒子肖像, 約1525
64.8x47.2
雲杉木混合技術
919
購於1846
漢斯·塞巴爾德·貝哈姆(1500 紐倫堡 [德國] — 1550 法蘭克福) 是一位德國雕刻家, 也是「小大師」 Kleinmeister 中作品最多的一位, 因為他們製作小版畫而得名。「小大師」還包括貝哈姆的弟弟巴塞爾·貝哈姆(1502-40)和格奧爾格·彭茨(約1500-50). 這三位藝術家都以在極小的銅板上創作出精美的作品聞名, 他們都是在阿爾布雷希特·丟勒晚期古典風格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很可能在丟勒的工作室工作. 1525 年, 這三人因發表獨立的宗教觀點而被紐倫堡禁止, 但時間不長. 後來貝哈姆搬到了法蘭克福. 他的 252 幅版畫包括聖經和神話主題、寓言、風俗場景和裝飾品. 風俗場景尤其迷人, 例如一組名為「農民節」(1537)的版畫. 他的一些木刻畫尺寸非常大, 旨在作為牆壁裝飾.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rmiller-and-his-son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Hans-Sebald-Beham#ref260851



斯特拉斯堡大師
《十字架的準備: 基督安息、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和十字架豎立》, 1510 – 1520
101.9 x 159.3 x 0.8 厘米
杉木混合技術
HM 43
自 1922 由法蘭克福歷史博物館永久借出
這幅畫作中三個受難場景的不尋常組合讓觀眾在反思基督的苦難和冥想帶來救贖的事件時, 讓目光漫遊. 值得注意的是, 這幅畫在風格上分為兩部分: 前景和中景與 15 世紀中期以卡爾斯魯厄受難的方式對主題的表現相對應, 而背景則類似於 1510/20 年左右的上萊茵繪畫風格. 這幅畫可能是為了補充或模仿現有的舊作品.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ration-of-the-cross


阿爾布萊希特·阿爾多弗 ALBRECHT ALTDORFER
《賢士崇拜》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 1530 – 1535
109.2 x 77.3
石灰木混合技術
SG 452
購於 1928
阿爾特多費爾出生於雷根斯堡, 是所謂多瑙河學派最重要的代表. 這幅晚期作品具有其風格特徵. 人物和場景融合在一起, 營造出節日氣氛. 瑪麗亞的斗篷和頭巾飄逸著性感的褶皺, 三王衣著華麗. 遺址的建築非常詳細, 錯綜複雜並且長滿了攀緣植物. 就連天空也被裝飾了. 奢華的視角, 如從下方描繪的伯利恆之星, 以及深色皮膚國王上方的木樑和裝飾效果.
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弗
德國藝術家
《伊蘇斯的亞歷山大之戰》, 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弗 (Albrecht Altdorfer) 的一幅油畫細節, 1529, 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
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弗  1480-1538,雷根斯堡[德國]
著名作品: 《伊蘇斯亞歷山大之戰》《聖彼得堡》喬治與龍》
動作/風格: 多瑙河派
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費爾(Albrecht Altdorfer, 1480 - 1538, 雷根斯堡 [德國])是一位德國畫家、版畫家和繪圖員, 也是風景畫創始人之一.
阿爾特多費爾 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雷根斯堡度過, 1505 成為公民並在隨後的幾年中擔任該市的官方建築師和內部議會成員. 他是多瑙河畫派的指導精神. 早期人物畫表現出對風景日益關注, 直到《聖約翰》. 《喬治與龍》(1510)中, 騎士幾乎被他在其中完成壯舉的原始森林所震撼. 通過《雷根斯堡風景》(1522-25)和其他作品, 阿爾特多弗繪製了自古以來第一幅純粹風景畫, 即不包含任何人物的風景畫. 他最喜歡的主題是德國和奧地利綠樹成蔭、密不透風的森林. 他也是最早描繪黃昏中的日落燈光和風景如畫的廢墟的人之一. 他在林茨附近的聖弗洛里安教堂創作的幾幅祭壇畫於 1518 年完成, 描繪了基督受難和聖塞巴斯蒂安殉難, 這些都是夜景, 他利用了火炬光、星光或暮光 twilight 的可能性. 帶不尋常光彩. 阿爾特多弗的傑作「伊蘇斯的亞歷山大之戰」(1529, 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既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細節豐富的戰鬥場景, 也是極具戲劇性和表現力的景觀.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ation-of-the-magi-1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lbrecht-Altdorf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ZCwO8EtSs  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弗和 1500 藝術表現力」(非常精彩, 英文字幕)
施泰德博物館
8.56K 訂閱者
9,597 次觀看 2014
從 2014/11/5-2015/2/月/8, 施泰德博物館上映「奇幻世界」. 來自所有藝術作品(繪畫和雕塑)的 120 幅作品展示了自 16 世紀以來歐洲藝術的非凡新發現, 在這些作品中, 他們以極端、怪誕和現代的姿態出現. 中心由藝術家 Albrecht Altdorfer、Wolf Huber、帕紹繪畫大師 IP 和 Hans Leinberger 組成. 這是施泰德博物館與法蘭克福愛樂軒雕塑收藏館和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合作的展覽, 與歐洲東部人文科學中心和文化中心合作舉辦. 萊比錫大學. 從 2015/3/月17- 6/14, 我們將看到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的展覽.


彼得·威貝克
瓦尼塔斯靜物, 約1650
88.8 x 73.7 厘米
布面油畫
1212
購於 1892
頭骨和手槍賦予彼得·維勒貝克的這幅靜物畫一種即使是現代觀眾也能立即理解的意義. 它們使得在其他一些物體中識別出類似的含義成為可能, 例如可以顯示時間的流逝但無法阻止時間的時鐘, 或者不可避免地消失的琵琶聲. 更微妙的是, 雖然在已經提到的物體的背景下同樣清晰, 但易碎的玻璃、翻轉的高腳杯和搖曳的花朵也傳達了短暫的概念.
佛蘭德斯靜物畫家, 17 世紀下半葉活躍於安特衛普. 以非常精緻的方式創作水果靜物畫、虛空靜物畫 Void Still Life、靜物展示和宴會作品聞名.
1632-09-18 - 1648-09-18 安特衛普
1632年9月18日至1633年9月18日在安特衛普聖路加公會當學徒
1647年9月18日至1648年9月18日期間擔任大師(行會記錄).
紐約佳士得拍賣會 1983年1月18日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vanitas-still-life
https://research.rkd.nl/nl/detai ... l%2fartists%2f84591

81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290
沙發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25 19: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6-27 01:13 編輯


科內利斯·德海姆 CORNELIS DE HEEM
花園欄桿前蔬菜和水果 Still Life with Vegetables and Fruit before a Garden Balustrade, 1658
69.8 x 87.1 厘米
銅版油彩
721
購於1818
古代大師, 8 號房間
彷彿偶然, 新鮮採摘的水果和蔬菜就躺在通往廣闊公園的巴洛克式樓梯邊緣. 在它們中間有一個珍貴的青花中國瓷罐. 奢侈的財富是歐洲貴族生活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裡, 它以一種被稱為「sottobosco」(森林靜物)的繪畫類型來表達, 這種畫在十七世紀的中產階級收藏家中也很受歡迎. 與他的父親揚·戴維茲 (Jan Davidsz) 一樣, 科內利斯·德·希姆也是當時最傑出的靜物畫家之一.
揚·大衛斯·德·海姆 (Jan Davidsz de Heem, 1606 荷蘭烏得勒支 — 1684 安特衛普) 是荷蘭最偉大的巴洛克靜物畫家之一. 他的作品數量最多、最具特色, 包括水果、金屬盤和酒杯的擺設; 書籍和樂器的構圖; 以及流行的「虛榮生活」 vanity of life 主題範例, 其中有頭骨和沙漏等象徵性物品. 在他的一些畫作中, 他父親的名字 David I de Heem 與他自己的連在一起. 他的兒子 Cornelis de Heem 並不完全能與揚相提並論, 但他的許多畫作都保存在海牙、維也納等地博物館. 揚的弟弟大衛·大衛斯·德·海姆和揚的長子大衛·揚斯·德·海姆也是著名畫家.
-
靜物畫, 為了表現無生命物體的形式、顏色、紋理和構圖而對其進行描繪. 雖然在古代偶爾會出現以靜物為主題的裝飾性壁畫和馬賽克, 但直到文藝復興時期, 靜物才成為一種獨立的繪畫流派, 而不是主要作為構圖中的輔助元素而存在. 早期的尼德蘭靜物畫將頭骨、蠟燭和沙漏描繪成死亡的寓言, 或將四季的花朵和水果結合起來, 以象徵自然的循環(參見虛空派). 人們對觀察並真實地表現環境物質細節的興趣、富裕中產階級的崛起(他們希望用藝術品來裝飾自己的家)、由於宗教改革的長期影響, 對肖像畫以外的世俗繪畫主題的需求不斷增加—所有這些都是促成靜物畫在 16 和 17 世紀興起的因素. 普遍認為第一幅靜物畫是義大利畫家雅各布·德巴巴里 Jacopo de』Barbari  1504 創作的一幅作品. 靜物畫的「黃金時代」發生在 17 世紀的低地.
Oosterwyck,Maria van: 靜物與花
Maria van Oosterwyck 布面油畫, 1680, 97 × 77 厘米.
專門從事靜物畫創作的最著名荷蘭和佛蘭德畫家包括 Willem Heda、Willem Kalf、Jan Fyt、Frans Snyders、Jan Weenix、Melchior d』Hondecoeter、Jan van Huysum 和 de Heem 家族. 從 18 世紀到二戰後非具象繪畫興起, 法國成為靜物畫中心. 在這 250 年期間, 大多數居住在法國的主要藝術家都創作了靜物畫, 例如 J.-B.-S·夏爾丹、歐仁·德拉克洛瓦、古斯塔夫·庫爾貝、愛德華·馬奈、克勞德·莫奈、保羅·塞尚、文森特·梵高、巴勃羅·畢加索、喬治·布拉克、亨利·馬蒂斯和皮埃爾·波納爾.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re-a-garden-balustr
https://www.britannica.com/art/still-life-painting


雅各布·福彭斯·范·ES JACOB FOPPENS VAN ES
自動售貨台上有魚的靜物, 1635 – 1640
86.7 x 219.4 厘米
布面油畫
691
購於1817
這幅靜物畫以 1:1 的比例以精湛的方式呈現了廚房長凳上擺放的各種魚. 它很可能是由佛蘭德斯魚販或魚販行會委託製作的. 因此, 選擇這個主題並不是主要因為它的象徵潛力, 而是出於切實的、實際的原因: 贊助人和當代觀眾首先都會將這幅畫理解為一種對所售商品的質量認證.
雅各布·福彭斯·范
安貝雷斯(比利時) 1596  - 安貝雷斯 1666
弗拉門戈畫家. 專門從事由奧西亞斯·貝爾特(Osias Beert)和克拉拉·皮特斯(Clara Peeters)等藝術家創作的自然死亡類型的繪畫, 其設計風格小巧而複雜。儘管直到 1645 才加入聖盧卡斯·德·安伯雷斯行會, 但自 1617 年起, 他就因其大師活動而聞名, 校友包括雅各布·吉利斯 (Jacob Gillis) 和揚·范·蒂恩 (Jan van Thiene)...... 他的作品主題與 Osias Beert 菜肴相關, 代表了餐桌上菜肴的成分, 如乳酪、龍蝦、水果、魚或餅乾, 正如在普拉多發現的三個例子中所觀察到的那樣博物館. 但與比爾特不同的是, 他們的線條代表了元素的更自由的配置. 為了更好地對物體進行圖像描述, 請將傾斜的桌子向前放置, 增強立體感和形狀的和諧感, 而光影的微妙變化則增強了這種感覺. 有時, 使用大方/柔和色彩、乳白色、紅色和橙色, 形成鮮明對比, 可以給你的作品帶來動感和活力. 對某些物體的選擇, 例如葡萄藤或沿著桌子邊緣掉落的檸檬皮, 例如奧斯特、檸檬和花園(普拉多的 ambas), 構成了他作品中的個性特徵, 有助於其作品具有顯著的活力. 特別有趣的是《葡萄、曼薩納和克拉維勒》(普拉多), 既因為其圓形格式, 也因為所代表元素的簡單性, 這些元素被簡化為一串葡萄、一個曼薩納和兩個克拉維勒,這與梅薩等作品的規模形成鮮明對比de desayuno(埃斯托科爾莫國家博物館). 不同尋常的是, 雅各布創作了一幅花卉畫, 他在光影效果上表現出了同樣的輕鬆和能力.
Pérez Preciado,J. J. en E. M. N. P., 馬德里, 2006, 第 III 卷,  999-1000.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n-a-vending-counter
https://www.museodelprado.es/col ... 6-9a21-8a1276125a9b




約翰·海因里希·魯斯 JOHANN HEINRICH ROOS
《死鳥靜物畫》, 1676
72.5 x 58.4 厘米
布面油畫
1465
1910 購得
荷蘭和佛蘭德的狩獵靜物畫也為德國巴洛克畫家樹立了榜樣. 在這裡, 約翰·海因里希·魯斯將死去的家禽描繪成栩栩如生的狩獵戰利品. 就像揚·維尼克斯的死兔和鳥靜物畫一樣, 這幅畫會讓當代觀眾想起狩獵的貴族特權. 同時, 通過對無生命屍體的細緻描繪, 它也體現了巴洛克世界觀的一個基本原則—塵世生命的短暫.
約翰·海因里希·魯斯 (1631 - 1685)
動物畫家. 在阿姆斯特丹接受培訓; 活躍於美因茨、萊茵費爾斯、海德堡、法蘭克福.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ife-with-dead-birds
https://www.royalacademy.org.uk/ ... ohann-heinrich-roos




雅各布·范·瓦爾斯卡佩爾
有花束的靜物, 1677
71 x 58 厘米
布面油畫
617
1817 約翰·格奧爾格·格拉姆布斯 (Johann Georg Grambs) 遺贈
雅各布·范·沃爾斯卡佩爾 (Jacob van Walscapelle) 在石質底座上擺放了一束茂盛的鮮花和精選的水果. 我們從盛開的花朵和熟透的果實中認識到大自然的短暫性. 一群昆蟲通過吮吸它們來加速腐爛過程. 相比之下, 帶古代神話裝飾的石瓶旨在代表人類藝術技能的永恆. 但即使這樣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因為石基座上的裂縫和歲月的痕迹顯示出短暫的象徵.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ouquet-of-flowers-1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artists/jacob-van-walscapell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290
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27 17: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6-29 16:50 編輯


揚·斯蒂恩 JAN STEEN
一位金匠在公證人在場的情況下熔化了一位女士的珠寶: 「鍊金術士」, A Goldsmith Melting Down a Woman』s Jewellery in the Presence of a Notary: 「The Alchemist」
1668 – 1670
32.5 x 26.9 厘米
布面油畫
898
購於 1842
古代大師, 7號室
揚·斯汀(1626 左右 荷蘭萊頓 — 1679 萊頓) 是一位荷蘭畫家, 擅長風俗畫或日常場景畫, 經常描繪道德主題的生動室內場景.
揚·斯汀的布面油畫《跳舞的情侶》, 1663; 現藏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
斯汀的幽默風格在 17 世紀荷蘭傑出畫家中獨樹一幟; 人們經常將他與法國喜劇家莫里哀相提並論, 事實上, 兩人都將生活視為一場盛大的風俗喜劇. 這位藝術家的一些聖經和古典畫作, 如《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1667), 可能受到當代舞台的啟發. 他創作的修辭學家肖像, 如《窗邊的修辭學家》(1658-65), 證明了他對這些業餘演員群體的興趣.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ery-in-the-presence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an-Havickszoon-Steen


彼得·詹森斯 PIETER JANSSENS
室內有畫家、女人讀書和女僕掃地, 1665 – 1670
82 x 99 厘米
布面油畫
1129
購於 1874
安靜的室內環境: 女僕在掃地而女主人則坐在桌旁, 也許正沉浸在一本歌本中. 她衣著優雅的丈夫站在隔壁房間, 右手拿著調色板. 後者可能是畫家彼得·詹森斯·埃林加 (Pieter Janssens Elinga) 的自畫像, 眾所周知, 他是左撇子。他在這部作品中主要關注的是光與影、反射、透視和前景的相互作用—即使以真實的描述為代價: 幾何鋪設的大理石地板在荷蘭的資產階級家庭中很少見.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g-and-maid-sweeping


卡斯帕·內切爾 CASPAR NETSCHER
《彼得·西克斯與手持獵物僕人的畫像》, 1677
47.8 x 39.7 厘米
布面油畫
885
1839 購得
卡斯帕·內切爾描繪的是荷蘭「上流社會」的人物. 儘管他的小幅肖像畫經常採用相同的構圖方式, 但他的畫作卻具有獨特的優雅氣質. 彼得·西克斯是倫勃朗的贊助人簡·西克斯的侄子. 22 歲時, 他剛剛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就委託他人創作了這幅肖像畫. 藝術品、珍貴的織物和東方地毯證明了他的財富. 僕人手中的兩隻死鷓鴣也是身份的象徵. 狩獵是一種與貴族頭銜相關的特權, 富裕市民可以購買貴族頭銜.
卡斯帕·內切爾 (Caspar Netscher) (1639 德國海德堡 — 1684 荷蘭海牙)是巴洛克時期的德國畫家, 他開創了肖像畫的時尚實踐.
內切爾在阿納姆長大, 他的第一位老師是亨德里克·科斯特 (Hendrick Coster), 后師從傑拉德·特博赫 (Gerard Terborch). 1659 乘船前往羅馬但只去了法國波爾多. 1662 定居海牙. 內切爾早期的風俗畫與加布里埃爾·梅特蘇 (Gabriel Metsu) 和特博赫的作品密切相關, 他從他們那裡學到了渲染紋理的精湛技巧.《蕾絲女工》就是這種風格的一個例子. 後來的聖經和神話主題以及他在有生之年成名的小而光鮮的肖像畫雖然優雅, 但往往膚淺.  Netscher 的兒子 Theodoor (1661–1728) 和 Constantijn (1668–1723) 是他的眾多學生和模仿者之一.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aring-hunting-booty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Caspar-Netscher



阿德里安·范·奧斯塔德 ADRIAEN VAN OSTADE
穀倉里宰殺的豬, 1643
61 x 49.2 厘米
橡木油畫
1153
購於 1885
在雜亂的茅草穀倉中, 一頭豬張開的身體是最耀眼的亮點. 剛剛宰殺後腳被吊起來, 開膛破肚. 用棍子撐開讓其冷卻. 農夫的妻子在桶里攪動血液. 阿德里安·范·奧斯塔德(Adriaen van Ostade)以一種與場景中其他部分完全不同的方式描繪了豬體內的肉和脂肪塊—用厚塗的筆觸, 使死亡景象成為一種近乎觸覺的體驗.
阿德里安·范·奧斯塔德 (1610 荷蘭哈勒姆 — 1685 哈勒姆) 是巴洛克時期畫家和版畫畫家, 以描繪荷蘭農民生活的風俗畫聞名. 他還創作宗教題材、肖像和風景畫。奧斯塔德是一位多產藝術家, 他用油畫創作小幅作品, 通常是在木板上. 他還創作水彩畫, 用鋼筆畫生動活潑, 創作了大約 50 幅蝕刻畫. 他的作品在一生中贏得了很高知名度, 1662 被任命為哈勒姆畫家協會主席.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tered-pig-in-a-barn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driaen-van-Ostade


, . · : ;  (  ) -





布倫瑞克字母組合畫家 THE BRUNSWICK MONOGRAMMIST
妓院場景, 1540 – 1550
32.7 x 45.5 厘米
橡木混合技術
249
1816 創始人遺贈
十八世紀, 藝術品收藏在法蘭克福的富裕市民中很流行, 但只有在銀行家和香料商人約翰·弗里德里希·施泰德爾 (1728-1816) 的案例中, 私人藝術收藏才最終成為向公眾開放的藝術機構. 施泰德爾在 1815 遺囑規定, 他的收藏應「在特定的日子和特定的時間, 在適當的監督下, 免費供未來的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使用和檢查」. 這幅妓院畫是這位藝術家的典型作品, 他在 16 世紀下半葉活躍於安特衛普, 並以「布倫瑞克字母組合畫家」的稱號聞名. 他的作品包括包含眾多人物的小幅聖經場景, 以及展示「鬆散社會」的作品, 帶有社會批判元素或對教會的批判. 在施泰德的收藏中, 這幅畫被認為是小漢斯·霍爾拜因的作品. 毫無疑問, 收藏家被說服購買這幅板畫, 因為它具有明顯的流派特徵.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brothel-scene


揚·巴普蒂斯特·維尼克斯 JAN BAPTIST WEENIX
羅馬修補匠, 約1656
79 x 63 厘米
布面油畫
1057
1869 購得
1642-1647, 維尼克斯住在羅馬, 為教皇英諾森十世工作. 即使回到荷蘭后他也不必依賴市場—這要感謝許多富有的贊助人—並且可以自由地創作出不同尋常的作品, 例如這幅孤獨的修補匠人像. 這位年輕人赤腳穿著破爛的衣服, 坐在一塊石頭上, 旁邊放著一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銅鍋, 還有他的鎚子和風箱. 在光線和毀壞的高架橋營造出的南方氛圍中, 這個人物在灰色牆壁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突出.
揚·巴普蒂斯特·維尼克斯(1621 阿姆斯特丹 — 1663荷蘭杜廷赫姆) 是一位傳統畫家, 擅長畫義大利風格風景、奇幻海景、帶死獵物靜物和肖像. 揚·米克 (Jan Micker) 是他的第一位師傅. 后在烏得勒支師從亞伯拉罕·布洛馬特 (Abraham Bloemaert), 在阿姆斯特丹師從克拉斯·莫亞特 (Claes Moeyaert). 1643 前往義大利並在那裡呆了四年, 大部分時間在羅馬. 受雇於喬瓦尼·巴蒂斯塔·潘菲利樞機主教, 後者於 1644 成為教皇英諾森十世. 1647 回到阿姆斯特丹后, 維尼克斯很快定居在烏得勒支, 並於 1649 年當選為畫家協會委員. 他的學生包括兒子揚 (Jan 1640-1719) 、侄子梅爾基奧爾·德·洪德科特 (Melchior de Hondecoeter) 和尼古拉斯·貝爾赫姆 (Nicolaes Berchem).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roman-tinker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an-Baptist-Weenix


上萊茵大師
天堂小花園, 1410 – 1420
小幅畫
25.6 x 32.8 厘米
畫冊
26.3 x 33.4
橡木混合技術
HM 54
自 1922 起由法蘭克福歷史博物館永久借出
晚期哥特式的宮廷魅力, 即所謂的柔和風格, 以無與倫比的方式與對自然的現實觀察結合在一起: 二十四種植物和十二種鳥類清晰可辨. 藝術家顯然對動物的行為也非常了解. 主題是天堂中的聚會, 聖母子和一些聖徒出席了聚會. 神聖的『hortus conclusus』 (『封閉的花園』) 元素—暗示瑪麗的貞潔—巧妙地與世俗城堡和愛情花園的主題結合在一起.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garden-of-paradise



法蘭克-斯瓦比亞大師 1440/50
加略山, 1435 – 1445
馬爾弗萊什
147.5×108.3厘米
雲杉混合技術
1799
1926 購得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mount-calvar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290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29 20: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6-30 23:45 編輯


中萊茵大師 MASTER OF THE MIDDLE RHINE
耶穌受難祭壇畫, 即所謂的聖彼得教堂祭壇畫, 約1420
基督十字架
帶翼祭壇畫的主面板展示了耶穌受難. 在擁擠的場景中心是瑪麗·瑪格達琳緊握的十字架, 在它前面是一群昏迷的聖母和聖維羅妮卡. 後者向跪在右前方的旁觀者展示聖布 sudarium. 他們虔誠的奉獻為祭壇畫的觀看者提供了「使用說明」. 翅膀在十九世紀被分成兩部分, 並不完整. 內側展示了耶穌受難的更多場景; 外側的繪畫中, 只有《聖母訪親》一幅倖存了下來.
186.4 x 168.6 x 1.4 厘米(5件之一)
杉木混合技術
HM 1-5
1922 起由法蘭克福歷史博物館永久借出
二樓, 老大師, 3 號房間
我們主的聖裹屍布位於西班牙的奧維耶多. 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都靈聖裹屍布 Holy Shroud of Turin, 也就是主的裹屍布. 關於主的下葬, 聖約翰福音還提到了「他頭上的餐巾」, 它「沒有和亞麻布 [裹屍布] 放在一起, 而是分開, 包在一個地方.」 這塊裹屍布(拉丁語中「餐巾」的意思)被信徒們珍藏, 並作為遺物保存. 這件遺物有著詳盡的歷史記載, 而裹屍布就像上面刻有耶穌肖像的耶穌一樣, 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 我們將會看到,與裹屍布相比,裹屍布的歷史相對確定,這對後者的真實性有著重大影響. 據研究聖物學者馬克·古斯欽 (Mark Guscin) 稱, 「公元 614 年之前, 聖物一直在巴勒斯坦, 當時耶路撒冷遭到波斯國王科斯羅二世 (Chosroes II) 的攻擊和征服. 科斯羅二世於 590-628 統治波斯. 為了避免在入侵中遭到破壞, 聖物被帶走, 先是長老菲利普將聖物帶往亞歷山大, 然後科斯羅二世於 616 年征服亞歷山大, 聖物又帶往北非. 聖物隨逃離波斯人的人們從卡塔赫納進入西班牙. 埃西哈主教富爾根提烏斯 (Fulgentius) 歡迎難民和聖物, 並將聖物箱或聖物櫃交給塞維利亞主教萊安德羅. 萊安德羅將聖物帶到塞維利亞, 聖物在那裡保存了幾年.」  (所有引文均來自「奧維耶多裹屍布: 其歷史和與都靈裹屍布的關係」 http://www.shroud.com/guscin.htm). 裹屍布從塞維利亞被帶到托萊多, 在那裡度過了 75 年. 公元 711 被帶到北方, 以避免被入侵的穆斯林摧毀. 遺物最初被存放在奧維耶多附近的一個洞穴中, 后被放置在阿拉貢國王阿方索二世 (1152-96) 建造的一座小教堂中. 這座小教堂後來被併入奧維耶多大教堂. 「裹屍布歷史上的關鍵日期是 1075年3月14日, 當天在國王阿方索六世、他的妹妹 Doña Urraca 和 Rodrigo Díaz de Vivar(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 El Cid)見證下, 箱子正式被打開. 箱子里有遺物清單, 其中包括裹屍布. 公元 1113 年, 箱子上鍍了銀, 上面刻著銘文, 邀請所有基督徒崇拜這個盛有聖血的遺物. 從那時起, 裹屍布就一直保存在奧維耶多大教堂里.」 這段有據可查的歷史部分得到了馬克斯·弗雷博士對布料花粉研究的證據的證實. 他發現了來自耶路撒冷、北非、托萊多和奧維耶多的花粉種類, 與遺物到達西班牙的路線完全吻合. 按照猶太人的埋葬習俗, 這塊布蓋在主的臉上. 然而, 沒有證據表明上面有擦拭的動作, 所以血液的位置呈現出聖潔面孔的輪廓, 這個輪廓與裹屍布上的面孔完全吻合. 遺物沒有裹屍布那樣驚艷的外觀. 這是一塊 84 x 53 厘米的布, 上面沒有可辨別的圖像. 只有血跡可見. 但仔細分析后, 人們發現這兩件遺物之間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兩者的血型都是 AB. 每個人的鼻子長度都剛好超過三英寸. 奧維耶多布上的血跡與裹屍布臉上的鬍鬚完美對齊. 兩件遺物脖子上的刺傷也完全吻合. 使用偏振圖像疊加技術, 艾倫·旺格博士在正面發現了 70 處相似點, 在背面發現了 50 處相似點. 專家的結論是, 兩塊布覆蓋的是同一張臉. 這一事實應該可以終結關於裹屍布是中世紀偽造品的說法. 和裹屍布一樣,Sudarium 展示了上帝隱藏的一些奇迹, 直到這個科學時代才被發現. 此外, 和裹屍布一樣, 這塊布也為主在受難中所遭受的痛苦提供了美麗的證據. 萬歲, 十字架, 我們唯一的希望!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s-church-altarpiece
https://catholicism.org/the-sudarium.html



紐倫堡聖母祭壇大師: 瑪利亞和伊麗莎白在旋轉木馬旁, 與少年耶穌和約翰一起(飛天小女警); 基督的葬禮, 1400-1410 (?), 木製雕塑混合技術, 92.8 x 135 厘米, 庫存編號 Gm1087, 日耳曼國家博物館, 紐倫堡.
紐倫堡聖母祭壇大師: 聖母祭壇; 1400-1410 (?); 木製模具混​​合技術,110.3 x 139.5 厘米; Gm113
紐倫堡聖母祭壇大師: 基督聖體 1400-1410 (?), 木製模具混​​合技術, 110.7 x 139.7 厘米, Gm113a
紐倫堡聖母祭壇大師: 伯利恆兒童節; 1400-1410 (?),木製模具混​​合技術,91.5 x 122.0 厘米, Gm114
紐倫堡聖母祭壇畫大師 花園中的痛苦; 1420 – 1430, 98.1 x 120.2 厘米, 木材混合技術, 轉移到畫布上
1792
1925 通過提供的手段收購由雅各布·H·希夫基金會收藏.
收購
雅各布·H·希夫和菲利普·希夫兄弟是德國法蘭克福一個古老猶太家族成員. 雅各布·希夫 (Jacob H. Schiff) 18 歲時移民到美國, 並在那裡成為非常成功的銀行家。他把自己的巨額財富(約 1 億美元)的大部分捐給了人道主義事業. 他還向家鄉法蘭克福慷慨捐贈了不少錢, 包括捐贈給法蘭克福大學和森肯伯格自然研究協會. 和兄弟菲利普一樣, 雅各布也是施泰德舍爾博物館協會成員。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the-agony-in-the-garden




科瓦魯比亞斯的聖母大師
《飛行中的休息》, 背面: 石框彩繪大理石板: 約1450
36 x 33.1 x 0.9 厘米
雲杉混合技術
2079
1961 購得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the-rest-on-the-flight


溫德林祭壇大師 MASTER OF THE WENDELIN ALTAR
三位一體與聖母瑪利亞和聖約翰福音傳教士, 1503
110.5 x 132 x 0.8 厘米
松木混合媒介, 變薄並裝裱
SG 362
1925 購得
溫德林祭壇大師: 德國西北部國際哥特式風格的傑出畫家之一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st-john-the-evange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438466


達姆施塔特激情大師 MASTER OF THE DARMSTADT PASSION
救世主蒙迪 Salvator Mundi, 約1460
70.2 x 51.4 厘米
形象載體
71.6 x 52.6 x 1.8 厘米
冷杉混合技術
2060
1957 購得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salvator-mundi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290
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30 23: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7-2 04:57 編輯


宗教改革前夕 on the eve of the reformation
宗教改革
16世紀西方教會發生的宗教革命. 其最偉大的領袖無疑是馬丁·路德和約翰·加爾文. 宗教改革產生了深遠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影響, 成為基督教三大分支之一新教的創立基礎.
https://www.britannica.com/event/Reformation





老弗蘭斯·范·米里斯
戴帽子的女人肖像,1658
11.3 x 8.7 x 最小 0.6 厘米
橡木油畫
1234
1892 莫里茨·貢塔德 (Moritz Gontard) 遺贈
展出, 二樓, 古代大師作品, 10 室
1689 因宗教原因逃離法國后, 加爾文教貢塔德 Calvinist Gontard 家族很快在新家鄉法蘭克福獲得了財富和榮譽: 貢塔德家族被封為「神聖羅馬帝國帝國騎士馮·貢塔爾勛爵」 Imperial Knight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 Lord von Gontard. 他們的城市宅邸至白赫希 「Zum weissen Hirsch」 位於大鹿溝 Großer Hirschgraben/Great Deer Ditch, 毗鄰歌德家族和帕薩萬家族. 商人兼藝術收藏家莫里茨·馮·貢塔德(Moritz von Gontard, 1826-1886)多年來一直擔任施泰德爾藝術學院 Städelsches Kunstinstitut 五人行政委員會主席, 直至去世. 貢塔爾曾兩次向博物館贈送禮物: 一次是為了 1878 竣工的紹曼凱新建築的開幕, 他藉此機會向博物館贈送了盧卡斯·克拉納赫 (Lucas Cranach) 的《維納斯》. 八年後, 莫里茨·馮·貢塔德去世, 並將他的藝術收藏遺贈給施塔德爾博物館. 1887 普魯士官方媒體確認可以接受遺贈: 「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 Städelsches 藝術學院管理局已獲得領土領主的許可, 可以接收 33 幅畫作, 總價值約為 103,000 M(馬克?), 由已故商人弗里德里希·莫里茨·貢塔爾 (Friedrich Moritz Gontard) 遺贈.」 該藏品主要包含荷蘭和佛蘭德巴洛克繪畫作品.  
-
老弗朗斯·范·米里斯 (Frans van Mieris, the Elder, 1635 荷蘭萊頓 — 1681萊頓) 是一位荷蘭畫家, 是揚·范·米里斯的兒子, 也是萊頓畫家家族的主要成員.
米里斯在亞伯拉罕·托倫弗利特 (Abraham Toorenvliet) 手下工作, 後者是一位玻璃工, 開辦了一所設計學校. 隨後, 他跟隨格里特·杜 (Gerrit Dou) 和亞伯拉罕·范登坦普爾 (Abraham van den Tempel) 學習, 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這種風格更接近萊頓 fijnischilders(「美術家」)流派的精緻風格, 而不是倫勃朗弟子的風格. 他很少選擇大於 12-15 英寸(30-38 厘米)見方的畫板. 他的作品以微小的比例為特色, 具有閃亮的亮度和金屬光澤. 他最擅長描繪富裕階層的習慣或行為, 但有時也擅長描繪家常事和肖像, 偶爾也會嘗試寓言. 他的兒子威廉·凡·米耶里斯(1662-1747) 和孫子小弗蘭斯·凡·米耶里斯(1689-1763)也是技藝精湛的風俗畫家.
-
阿德里安·布勞爾 ADRIAEN BROUWER
醉醺醺的農民, 約 1633 – 1634
13.4 x 18.3
橡木油畫
1223
1892 Moritz Gontard 遺贈
阿德里安·布勞爾 (1605/06 佛蘭德斯奧德納爾德 [現比利時] — 1638 安特衛普)是佛蘭德斯風俗畫家和繪圖員, 對佛蘭德斯和荷蘭藝術家都有影響. 據他的傳記作者阿諾德·霍布拉肯 (Arnold Houbraken) 稱, 布勞爾 1621 左右前往哈勒姆師從弗蘭斯·哈爾斯 (Frans Hals) (然而, 風格與哈爾斯南轅北轍 shares nothing, 其他人則認為他是跟隨父親學習), 在荷蘭獲得了很高的聲譽並於 1631 年返回南尼德蘭. 被西班牙人逮捕並作為間諜囚禁, 直到 1633. 然後他定居在安特衛普. 除了幾幅似乎來自他晚年的風景畫外, 布勞爾的所有畫作都是取材於普通生活題材 — 描繪農民在酒館里抽煙、喝酒或鬥毆 brawling; 庸醫 quack surgeons 為面目猙獰的 grimacing 病人做手術; 等等. 大部分畫作都很小, 畫在板上. 作品的粗糙感與風格的細膩感形成鮮明對比, 成熟階段表現出對色調價值的非凡掌握.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a-woman-with-a-cap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Frans-van-Mieris-the-Elder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drunken-peasant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driaen-Brouwer

亞當·埃爾斯海默 ADAM ELSHEIMER
聖十字架祭壇畫 The Altarpiece of the Holy Cross, 約1603 – 1605
總體
134 x 107 x 14 厘米
銅油畫
2024; 2054; 2118; 2119; 2131; 2140; 2142
收購
1950 和1955 年(編號 2024、2054)、1971 和 1978 被收購.  (2118、2119、2140), 1975 年出版. 由認可非營利協會提供資金並通過籌款活動 (2131) 完成, 1981 年由協會 (2142). 1950-1981, 成功將各部分重新整合埃爾斯海默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該作品有記錄但推測已丟失. 這幅家庭祭壇畫的現代框架是根據 1612 的草圖重建的. 雖然中央面板展示了十字架的升起, 但周圍的六個場景講述了發現十字架的傳說聖赫勒拿的十字架, 後來由皇帝希拉克略歸還耶路撒冷. 這些畫板以其引人注目的構圖和戲劇性的燈光, 代表了埃爾斯海默晚期的特別亮點.
關於此次收購
施泰德藝術研究所成立后, 法蘭克福藝術家亞當·埃爾斯海默立即成為其收藏政策和研究興趣的焦點. 約翰·弗里德里希·施泰德本人相信他擁有這位著名巴洛克美術家的作品.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藝術家們開始全力以赴, 最終在 1966 年的埃爾斯海默展覽中取得了成功. 在那個年代, 沒有人能預見到一個小奇迹即將發生. 1971-1981, 施泰德藝術中心得以重新整合由七部分組成的祭壇博物館協會購買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五塊剩餘的聖十字教堂面板, 這些面板是檔案資料中常見的. 博物館協會成立於1899 並於 1957 重組, 它通過特定的籌款活動為購買提供了主要資金.
亞當·埃爾斯海默(1578受洗, 法蘭克福— 1610 羅馬) 是德國畫家和版畫畫家, 被公認為 17 世紀風景畫發展的重要人物, 尤其以對光線的氛圍運用聞名. 埃爾斯海默在法蘭克福師從菲利普·烏芬巴赫 Philipp Uffenbach, 學習德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基本技巧. 他還受到幾位荷蘭風景畫家作品的影響. 他前往慕尼黑, 后又去了威尼斯, 受到丁托列托作品啟發. 埃爾斯海默這一時期的作品探索了光線富有表現力且往往神秘的效果. 1600 前往羅馬, 加入了彼得·保羅·魯本斯和保羅·布里爾等藝術家的團隊, 開始創作義大利古典題材和風景畫, 畫中人物較小, 經常被茂密的樹葉所掩蓋. 在研究了卡拉瓦喬的作品后, 他對燈光的興趣與日俱增, 因為卡拉瓦喬充分利用了明暗對比的戲劇效果.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e-of-the-holy-cross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dam-Elsheimer

阿德里安·范·斯塔爾貝姆 ADRIAEN VAN STALBEMT
聖保羅和聖巴納巴在路呂司得 Sts. Paul and Barnabas in Lystra, 1610 – 1620
13 x 18 英寸
銅版油彩
884
購於 1839
呂司得
呂司得 lĭs』 trə (ἡ Λύστρα τὰ̀ Λύστρα). 南亞細亞中部地區的一座城鎮(使徒行傳 14:6、8、21;16:1、2; 提摩太後書 3:11).
呂高尼亞地區一個古老村莊, 位於弗里吉亞村莊以哥念以南約 24 米處. 呂司得建在一座小山上, 這座小山突然高出周圍平原約 100-150英尺, 位於皮西迪亞三角區山脈東側. 它不在任何重要的道路或貿易路線上; 事實上, 它距離主要貿易路線約 8-10米. 呂司得的領土可能北面與以哥念為界, 西面與山脈為界, 南面與伊蘇里亞維圖斯為界. 呂考尼亞領土的邊界很難確定, 尤其是在東部, 因為該地區沒有城鎮. 人們認為呂考尼亞的領土面積不超過 100平方米. 呂斯特拉周圍的平原肥沃, 有兩條小河流經村莊的土丘.  -聖經百科全書
-
《使徒行傳》The Book of Acts 記載了教會成立后的前三十年. 它由福音傳道者聖路加用希臘語撰寫. 從耶穌復活后的耶路撒冷開始, 講述了福音如何傳到今天的敘利亞、黎巴嫩、塞普勒斯、土耳其、希臘和馬爾他, 最後使徒保羅在羅馬的兩年傳教.《使徒行傳》對於記錄福音的傳播意義重大, 不僅在地理上, 而且在文化上.
-
YouTube 有非常專業的網站, 從猶太人12個部落此消彼長, 生息繁衍四散流離, 錯綜複雜但涇渭分明.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barnabas-in-lystra
https://www.biblegateway.com/res ... cts%2014%3A6-18%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NDNOkBnS4&t=276s  從亞伯拉罕到以色列國: 3750 年的猶太歷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1 00: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