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耶穌論安息日治病>

[複製鏈接]

2565

主題

2585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31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2-9-7 2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耶穌論安息日治病>
讀經【路14: 1-24】【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去吃飯,他們就窺探他。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的人。耶穌對律法師和法利賽人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在路加福音第十四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主耶穌論安息日治病;主耶穌用筵席的比喻對客人和主人的教導;主耶穌講了神國筵席的比喻。路加首先說:【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去吃飯,他們就窺探他。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的人。耶穌對律法師和法利賽人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耶穌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便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裡,不立時拉它上來呢?『他們不能對答這話。】在安息日,法利賽人的首領請耶穌去家裡吃飯,目的是窺探耶穌,好得著攻擊主的把柄。主明知法利賽人請祂吃飯,不懷好意,但祂毫不畏怯,坦然以赴,因祂要抓住每一個能作工的機會。而法利賽人為了窺探耶穌,特意將一個「患水臌的人」,安排在耶穌面前,想看祂在安息日會不會醫治病人。「水臌」指體內積水腫脹,表明這人身體的肝臟、腎臟等有病。耶穌見到這個病人,就「對律法師和法利賽人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主耶穌早已看穿他們居心不良,故意提出此問題,這也是他們要窺探耶穌的內容,可是「他們竟不言語」。按照猶太教拉比的教訓,除非人到要死的地步,否則不可在「安息日治病」,因他們認為治病是觸犯在安息日不得作工的規條。他們不說話,並不是自知理虧,乃是抱著冷眼旁觀的心態。但主耶穌就向這個人施恩,「治好那人,叫他走了」,他的水腫在頃刻之間完全消失,他的水臌症完全痊癒了。這次的醫治,並不是出於病人的要求,而是出於主的憐憫和祂的主權。耶穌「便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裡,不立時拉它上來呢?'」在安息日把掉在井裡的驢和牛拉上來,是摩西律法所允許的。但在安息日治病,卻被拉比的遺傳所定罪。主耶穌的問話揭露了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因他們憐憫牲畜,卻不憐憫人,所以他們對安息日所持的態度,不但違反了神的心意,也違反了人性。這也讓所有的信徒知道,「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可2:27),神設立安息日的目的,並不是要轄制人,而是要讓人得安息。

之後【耶穌見所請的客揀擇首位,就用比喻對他們說:『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地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坐。』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首位」指筵席中最重要的座位,通常留給最有地位的人。「揀選首位」的人,就是那些眼中沒有別人,高傲不知謙遜的人。「婚姻的筵席」賓客眾多,「不要坐在首位上」,因為這是留給最有地位的人,那人若到了,「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地退到末位上去了」。相反「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唯一可能的變化就是,「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座。』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主耶穌這個比喻是教導人要謙卑,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因此主在講完比喻后說到:「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4:6) 人之所以看重自己筵席上的「首位」,源自於內心的驕傲。但凡驕傲自大的人,遲早必要蒙受羞辱,被降為至低。接著【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主在此講了請人吃飯不指望人回報的比喻。如果你請「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他們會下次回請你,這樣你就得了回報。如果你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因為這些人不會回請你,你就要得到神的賞賜。主耶穌就是要教導我們,不要指望在今生得著報答,但可以在來生,就是在義人復活的時候得著報答。這不是人的報答,而是主的賞賜。因此我們應當把作事的目標,定在只求從天上來的賞賜。

這時【同席的有一人聽見這話,就對耶穌說:'在神國里吃飯的有福了!'】這個人顯然是法利賽人,因他同在被請的人當中。聽這人的口氣,他有充足的自信,有一天他要到神國里坐席,要和他的祖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他是眾多法利賽人的代表。但主耶穌用另一個比喻讓他思想,當那個重要的時刻來到的時候,你真的會接受恩典的呼召、出現在神國的筵席上嗎?事實卻是正好相反,他的自信原來只不過是一個虛假的保障。這對今日許多人都是一個嚴厲的警誡。【耶穌對他說:『有一人擺設大筵席,請了許多客。到了坐席的時候,打發僕人去對所請的人說:『請來吧!樣樣都齊備了。』眾人一口同音地推辭。頭一個說:『我買了一塊地,必須去看看。請你准我辭了。』又有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要去試一試。請你准我辭了。』又有一個說:『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裡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僕人說:『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經辦了,還有空座。』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筵席。』】比喻中「有一人」指父神。「大筵席」指神救恩的筵席,是神親自預備的筵席。「請了許多客,」表示神何等樂意讓世人享受祂所預備的救恩。根據猶太人的習俗,主人先對客人發出邀請,客人接受之後,等筵席準備好了,主人再打發僕人作最後的邀請。「樣樣都齊備了,」表明神那一面已經作祂所該作的,只等人這一面的反應。「眾人」本來都是主人邀請的客人,可到赴宴的時候,他們卻都不約而同、異口同聲地推辭。神最初召請的是以色列人來赴席,可惜以色列人因頑梗不化,而不肯接受。這就是說,神有恩典有祝福要賜給以色列人,祂邀請他們來赴祂兒子的婚筵,可是他們卻不肯來。而這些人推辭理由並不成立,因為人總是先把地看過了再去買,人總是先把牛試過了才買下來,假使真的要去看,真的要去試,就等到筵席之後再去也不遲,因為反正已經買好了。第三個說「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這是代表家庭的纏累和親人的反對,阻礙人接受大筵席的邀請。

同樣今天有許多人聽到福音的邀請,他們也是如此推脫推辭:「買了地,」代表物質的財產;「買了牛,」代表職業的工作;「娶了妻,」代表家庭和親人的纏累。所以財產、工作、家庭也常是人面對福音邀請的借口。但每一個人都要知道,相對於人生幾十年的光景,你靈魂的永恆歸宿是最為重要的,需要你在今生作出選擇。而那些被打發的「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家主動怒是因為那些人藐視神的恩典,他們就要受更重的刑罰。又「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裡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這些人都是物質貧乏、缺乏能力、毫無盼望的人。他們在地上不得安息、無法滿足,所以神的邀請一來,他們立刻歡然接受。而這些從「到城裡大街小巷」找來的,也代表猶太人中卑賤的,而願接受恩典的人。僕人照辦了,但還有空位,「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到路上和籬笆那裡」找來的,代表外邦人。當那些自以為配的人拒絕接受邀請的時候,他們在神國筵席中的位置將被卑賤的人和外邦人所取代,因為神的恩典絕不會落空。「勉強人進來」,不是動粗,用武力強迫人進來,而是用忍耐、仁慈和愛心勸說他們進來。「坐滿我的屋子」,預表填滿了在神救贖的計劃中所預定外邦人得救的數目(羅11:25)。由於猶太人拒絕神的恩召,神的救恩就轉向外邦人。今天我們這些外邦信徒,本來都是在「路上和籬笆那裡」,隨眾人走向滅亡的人,但如今竟成為神的賓客,得嘗神的筵席,這是何等的恩典!最後主說:「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筵席。」這是警告那些拒絕神邀請的人,將導致被神棄絕的後果。為此,願每一個還未信耶穌的人,都要接受恩典的呼召,接受福音的邀請,快來赴救恩的大筵席。已經信耶穌的人,快去傳福音,使更多人接受恩典的呼召,接受福音的邀請,來同赴這救恩的大筵席!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10: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