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篇119: 81-112>

[複製鏈接]

2571

主題

2591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317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1-10-19 04: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詩篇119: 81-112」「我心渴想禰的救恩,仰望禰的應許……。」在詩篇一百十九篇的這段詩篇中,詩人首先說:「我心渴想禰的救恩,仰望禰的應許。我因盼望禰的應許,眼睛失明,說:禰何時安慰我?我好像煙熏的皮袋,卻不忘記禰的律例。禰僕人的年日有多少呢?禰幾時向逼迫我的人施行審判呢?不從禰律法的驕傲人為我掘了坑。禰的命令盡都誠實;他們無理地逼迫我,求禰幫助我!他們幾乎把我從世上滅絕,但我沒有離棄禰的訓詞。求禰照禰的慈愛將我救活,我就遵守禰口中的法度。」這是詩篇一百十九篇的第十一段,即八十一至八十八節。詩人向神禱告說:「我心渴想你的救恩,仰望你的應許。我因盼望你的應許,眼睛失明…」。由此可見,詩人心中「渴想」神的救恩,「仰望」的話早日實現到一個地步:「眼睛失明」,意思是「望眼欲穿」。詩人將神的話語和救恩視為同一,因為神的救恩是借著祂話語得到顯明。而詩人越是深陷患難之中,他對神越渴慕。詩人雖覺得自己的身體像一個「煙熏的皮袋」,這是指就像掛在火堆上的皮袋,受煙熏火烤變得黝黑破舊,詩人身受痛苦的折磨也是如此。但他仍定意不忘記神的律例,就是要堅守神的話。因詩人知道自己的年日所存無幾,所以他求神立刻向逼迫他的人施行公義的審判。因詩人被惡人設下陷阱,迫害他:「不從你律法的驕傲人,為我掘了坑,…他們無理的逼迫我,…他們幾乎把我從世上滅絕」。可見詩人被逼害到走投無路,幾乎到了絕境,甚至危及到他的生命。但詩人在這時候「沒有離棄你的訓詞」。詩人在危難中仍堅貞對神,真是難能可貴!因他深信神的應許可靠真實,慈愛的神必會救活這樣一位忠心於祂的人。因此詩人求神:「照你的慈愛將我救活,我就遵守你口中的法度。」詩人祈求被「救活」,有一個目的,就是「我就遵守你口中的法度」。

「耶和華啊,禰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禰的誠實存到萬代;禰堅定了地,地就長存。天地照禰的安排存到今日;萬物都是禰的僕役。我若不是喜愛禰的律法,早就在苦難中滅絕了!我永不忘記禰的訓詞,因禰用這訓詞將我救活了。我是屬禰的,求禰救我,因我尋求了禰的訓詞。惡人等待我,要滅絕我,我卻要揣摩禰的法度。我看萬事盡都有限,惟有禰的命令極其寬廣。」這是詩篇一百十九篇的第十二段,即八十九至九十六節。詩人說:「耶和華啊,禰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在此詩人看見神話語的堅定,祂的話「安定在天」,不管世人怎麼反對、離棄,祂的話語卻永不改變。正因為神的「誠實存到萬代」,天地萬物才能照著神的安排穩定有秩地「存到今日」,人類才有可能發現自然規律。詩人又看到神話語能讓陷在苦難和試煉中的人重新得力、復興,否則他「早就在苦難中滅絕了」。這裡「將我救活」,意思是神的話語能賜人生命。「我是屬禰的」,這是詩人的信仰告白;「因我尋求了禰的訓詞」,這是他的自我提醒。神的話語能讓他心裡滿有平安,所以越是「惡人等待我,要滅絕我」,他越要「揣摩禰的法度」,就是不要偏離神的話語,因為他「看萬事盡都有限,惟有禰的命令極其寬廣。」這是詩人的領悟,一切事物都有限,都有盡頭,苦難有過去的一天,而生命也有過去的一天。惟有神的道,神的話極其寛廣,而且安定在天,直到永遠!

「我何等愛慕禰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禰的命令常存在我心裡,使我比仇敵有智慧。我比我的師傅更通達,因我思想禰的法度;我比年老的更明白,因我守了禰的訓詞。我禁止我腳走一切的邪路,為要遵守禰的話。我沒有偏離禰的典章,因為禰教訓了我。禰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我借著禰的訓詞得以明白,所以我恨一切的假道。」這是詩篇一百十九篇的第十三段,即九十七至一百零四節。詩人說:「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可見詩人愛慕神的律法,到了「終日不住地思想」的程度。因他朝夕思想神的話,神就把祂的智慧不斷加給他。而神的智慧是遠遠勝過仇敵、師傅、老年人。因為他們的智慧只是人的智慧、經驗,與神的智慧根本不能相比!因詩知道神的話語是屬天的智慧,就會「禁止我腳走一切的邪路」,絕不偏離神的話語。因詩人能夠品出神話語里的「甘美」,嘗到神的話語「比蜜更甜」,這樣他就能辨別美善是非。所以詩人說:「我借著禰的訓詞得以明白,所以我恨一切的假道」。這「假道」,意思是虛假的道路。明白神話語的人才有正常的判斷力,才會「恨一切的假道」,「禁止我腳走一切的邪路」。

「禰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禰公義的典章,我曾起誓遵守,我必按誓而行。我甚是受苦;耶和華啊,求禰照禰的話將我救活!耶和華啊,求禰悅納我口中的讚美為供物,又將禰的典章教訓我!我的性命常在危險之中,我卻不忘記禰的律法。惡人為我設下網羅,我卻沒有偏離禰的訓詞。我以禰的法度為永遠的產業,因這是我心中所喜愛的。我的心專向禰的律例,永遠遵行,一直到底。」這是詩篇一百十九篇的第十四段,即一百零五至一百十二節。詩人說:「禰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人說神的話是他腳前的燈,路上的光,這樣他的人生就有方向、行路不跌腳。因神的話有如此奇妙的功用,詩人曾起誓要遵守神的典章,他就堅定信守誓言。因他現在「甚是受苦」,即遭受極大的苦難,所以他求神「照禰的話將我救活!」詩人相信神能照祂的話「救活」他,使他能從新站起來,因此他在痛苦中仍要讚美神,並求神繼續用祂的話教訓他,這是多麼可貴的回應!所以當他的性命處在危險中,「惡人為我設下網羅」,但他沒有偏神的訓詞。因為他把神的話語當作自己「永遠的產業」,而且也是他「心中所喜愛的」,因此他的心就「專向禰的律例,永遠遵行,一直到底」。而今天的人通常以地上的財物,地產,兒女等為產業,可是世上的任何產業都不是永存的,就算是三代也花不完的財富,也可在一日之間全部失去。誰能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恐怖襲擊、天然災難…,都可在瞬間發生使你兩手空空。但神的話是永遠長存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以神的話為永遠的產業,並要喜愛神的話,立志永遠遵行神的話,讓神的話成為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0 1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