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全國兩會看奮進中國的發展信心:中國發展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複製鏈接]

442

主題

444

帖子

2797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9年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全國人大代表在「代表通道」接受採訪。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題:中國發展的明天一定更美好——從全國兩會看奮進中國的發展信心

  新華社記者劉錚、何欣榮、李延霞、黃小希

  春暖花開的季節,孕育著希望。

  凝聚共識的盛會,激蕩著信心。

  面對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經濟轉型的壓力挑戰,全國兩會凝聚起信心、智慧和力量,吹響攻堅克難、奮鬥實幹的號角。


  在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歷山街道,一玻璃製品企業的工人在加工出口的玻璃製品(2018年11月12日攝)。  新華社發(趙東山 攝)

  信心,在這裡匯聚

  「世界變局是我們的機遇,偉大時代是我們的底氣。」

  3月9日下午,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一場大會發言。

  經濟學家林毅夫委員走上主席台,作了「為中國經濟投上信心一票」的發言。

  台下掌聲陣陣,是信心的匯聚,是希望的升騰。

  「中國製造業『百舸爭流』的新春天來了」——這是從事製造業20多年的上海奧盛集團董事長湯亮代表的突出感受。「政策支持強,市場預期穩,干實體經濟底氣越來越足。」

  兩會是觀察中國的窗口,是政策信號集中釋放的平台。

  一連串過硬的政策措施和密集的信息發布,穩住了預期,提振了信心——


  2018年2月27日,王萌萌展示剛採摘的草莓。全國人大代錶王萌萌是安徽省定遠縣西孔村一名大學生「村官」,她帶領村民建立起草莓園、蔬菜園、育秧工廠等特色項目,吸引遊客前來採摘,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新華社發(馮再雷 攝)

  從前些年每年幾千億元,到2018年1.3萬億元,再到2019年近2萬億元,中國註冊稅務師協會副會長藍逢輝委員見證著國家減稅降費力度的持續加大,感受著企業家信心的提振和市場活力的激發。

  「這一輪減稅降費更具直接性、實質性、普惠性,讓企業輕裝上陣。特別是增值稅稅率的降低,引導企業向高附加值產業升級、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委員說。

  「代表通道」「委員通道」「部長通道」,三大通道信息密集發布,透明度和熱烈氣氛讓旁聽兩會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處副主任拉里·梅比感到震撼:「在這裡,可以感知中國未來發展可期。」

  代表委員在審議討論中,信心不斷凸顯——

  安徽省定遠縣西孔村大學生「村官」王萌萌代表,在今年兩會上說起村裡大棚種植,非常驕傲。村裡新建了16個冬暖式大棚,種植草莓、南瓜、西紅柿,採摘遊客絡繹不絕,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

  「江門去年生產總值增長了7.8%,增速在省里的位置為近年來最好。」廣東省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代表說,迎難而上淘汰落後產能,真金白銀支持科技創新和民企發展,以傳統產業為主的江門經濟正在脫胎換骨。

  面對行勝於言的開放行動,海外對中國市場信心不斷提升——

  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細節:

  就在兩會召開期間,由瑞士金融理財規劃商學院投資的瑞士財富管理專業培訓中心,在上海自貿區正式開業。這是外商獨資設立的非學制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

  「這次人代會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大家感受到了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外資在華髮展環境會越來越好。」負責運營這個培訓中心的瑞伯職業技能培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鍾科表示。

  長期跟蹤研究國家宏觀政策的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認為,兩會釋放出的信號,核心就是創造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充滿活力的良好制度環境,在全球不確定性中愈加凸顯難得的確定性。


  遼寧瀋陽北方重工集團工人在拆解出口到巴西聖保羅的盾構機(2016年1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共識,在這裡凝聚

  「挑戰越大,越有大機會。」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代表在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中,看到的是新舊動能轉換蘊藏的機會。

  「依靠線上線下融合、到店與到家結合的智慧零售模式,2019年對蘇寧而言充滿希望、大有可為。」張近東說。

  這是鮮明的共識: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要用好有利條件再上台階。

  從動力看,中國經濟新動能越來越強勁——

  「現在傳統家電產品市場呈下降趨勢,相反,包括智能家電、智能建材在內的智能家居產業快速崛起。」

  作為一名從業20餘年的老「家電人」,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董事長潘保春代表對智能家電津津樂道:

  做飯時,通常要有開燃氣灶、開油煙機兩個步驟。現在智能家電發展起來后,燃氣灶一開啟,油煙機受感應即自動開啟。榮事達推出智能新產品,廣受市場歡迎。

  「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正培育新的需求、開闢新的市場,企業要抓住創新牛鼻子,及時轉型升級。」潘保春深有感觸。


  這是瀋陽新松機器人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2017年6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從橫向看,中國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以中國市場之大,我們底氣十足。

  「就憑國內消費人口的巨大剛需和人民對生活不斷改善的需求,我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禕委員在記者會上說,比如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就意味著養老市場的巨大機會。

  近14億人口、近9億勞動力、8億網民、1億多戶市場主體……中國經濟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龐大潛力。

  從縱向看,每一次挑戰都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機遇——

  在經濟學家李稻葵委員眼裡,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挑戰,本質上屬於「成長的煩惱」。

  東莞市委書記梁維東代表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東莞加工貿易兩頭在外、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短板凸顯,東莞下定決心走創新驅動之路。經過10年努力,東莞加工貿易占進出口比重從最高時的98%下降到2018年的41.3%,研發投入強度已相當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對真正的勇者來說,困難和挑戰從來只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註腳。

這是吉利汽車寶雞製造基地的車身總拼線(2016年10月26日攝)。  新華社發這是吉利汽車寶雞製造基地的車身總拼線(2016年10月26日攝)。  新華社發
  幹勁,在這裡激發

  信心比黃金還要寶貴。

  更寶貴的,是把信心化為實幹的動力。

  這是兩會傳遞的強音——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

  揚信心之「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衝刺——

  「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鞏固脫貧成果」……

  黑龍江省黑河市新生鄂倫春族鄉鄉長張慧代表一邊開著兩會,一邊已在考慮如何把今年發展目標落實到工作中。

  「我們鄉的脫貧成果仍需鞏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需要不懈努力。」張慧說,鄉里過去有66個貧困戶,通過發展風力發電項目等措施,去年全部脫貧。

  當下,鄉里正通過發展民族特色旅遊,推動老百姓參與景區民俗表演、開家庭旅館,接下來打算開旅遊公司來經營景區。「最終目標是讓老百姓都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鑄信心之「犁」,把巨大的潛力活力挖掘出來——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一期)奠基儀式在上海舉行。  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瀋陽鼓風機集團的生產線上,機器開足馬力,工人一片忙碌。

  「今年的訂單去年就接滿了,大家春節都沒休息加班加點干!」瀋陽鼓風機集團董事長戴繼雙代表說。


  從前幾年經營陷入低谷,到去年收入利潤兩位數增長,巨變源自改革:去年沈鼓兩家子公司實現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集團打破大鍋飯、打破鐵交椅,幹部職工積極性、創造性得到極大釋放。

  「深化市場化改革可以激發近14億人的積極性、1億多戶市場主體的活力,這是中國最大的潛在生產力、創造力。」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委員說。

  擂信心之「鼓」,激勵億萬人民共同奮鬥——

  看到「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來自全國總工會的李守鎮委員很振奮。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高水準的勞動者隊伍是基礎性力量。大家腳踏實地加油干,中國的發展勢不可擋。」李守鎮說,要大力弘揚奮鬥精神、科學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都要有闖勁、有幹勁、有韌勁。

  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新的召喚。我們從未像今天這樣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從未像今天這樣充滿實現偉大目標的信心與豪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