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美國經濟是貿易戰一個凈輸家。報告顯示,特朗普徵收關稅的初始成本是數十億美元,幾乎所有的關稅成本都由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支付,這與特朗普聲稱中國在為關稅付錢的說法相矛盾。
據彭博社3月4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經常宣稱他正在贏得在貿易戰,但卻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美國經濟迄今為止是一個凈輸家。 上個周末公布的兩份不同的論文顯示,世界上一些主要的貿易經濟學家稱,特朗普的關稅是自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實施以來最重要的貿易實驗。斯姆特-霍利關稅法被指責加劇了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
學者們還發現,特朗普對美國經濟徵收關稅的初始成本是數十億美元,主要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在3月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和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發現,特朗普2018年對從洗衣機和鋼鐵大約2,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給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造成了每月30億美元的額外稅收成本,給企業造成了14億美元的無謂損失。它們還導致每年1,650億美元的貿易轉移,導致企業不得不重組供應鏈,付出巨大代價。 值得注意的是,艾米蒂(Mary Amiti)、雷丁(Stephen Redding)和溫斯坦(David Weinstein)對進口價格數據的分析也發現,幾乎所有的關稅成本都是由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支付的。這與特朗普聲稱中國在為關稅付錢的說法相矛盾。
在3月3日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包括世界銀行(World Bank)首席經濟學家、著名的《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前主編戈德堡(Pinelopi Goldberg)在內的四位經濟學家認為,僅進口成本上升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年度損失就高達688億美元,幾乎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4%。 研究發現,在考慮關稅收入增加和價格上漲對國內生產商的好處后,美國經濟的年度總損失降至64億美元,相當於GDP的0.03%。 戈德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法格巴姆(Pablo Fajgelbaum)、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肯尼迪(Patrick Kennedy)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坎德瓦爾(Amit Khandelwal)的研究還發現,消費者和美國公司支付了大部分關稅。 此外,考慮到其他國家的報復,特朗普貿易戰的主要受害者是曾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支持特朗普地區的農民和藍領工人。
彭博社2019年2月12日評論稱,特朗普推動中美達成貿易協議,也是因為特朗普開始著眼於明年的競選連任,關稅的影響已經開始侵入對特朗普政治命運至關重要的一些選區,包括傳統上投票給共和黨的一些農業州。
在這篇論文發表的時候,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稱,中美正接近達成貿易協議。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3日報道稱,中美正處在達成一項貿易協議的最後階段,中國提出降低對美國農業、化學和汽車等產品的關稅及其他限制;美國則考慮取消大部分、甚至全部取消去年開始對中國產品實施的制裁。
美國《紐約時報》3月3日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接近與中國達成一項在太平洋兩岸降低關稅的貿易協定,但可能無助於達成美國最初設定的目標,即實現中國經濟的實質性改變。 分析稱,上周的司法調查和對朝鮮的核裁軍談判失敗,對特朗普的總統地位構成了衝擊,如果能夠宣布與中國達成協議,將會是他任期內的一次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