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留學實用單詞小匯

[複製鏈接]

681

主題

4563

帖子

159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delyn 發表於 2005-4-15 1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留學實用單詞小匯

Academic year: 組成學年的單位,如:學期、學季等。

Academic advisor: 由學校中之教授或職員擔任,幫助學生學業問題之顧問。

Accreditation: 資格認可。 申請學校時應特別注意所申請的學校是否被有關機關認可。

Admission: 入學許可。

Advanced placement: 申請美國大學時,可經由考試或轉學分(transfer credit)而直接進入大一、大二、大三或大四。

Advanced standing: 同Advanced placement。

Associate degree: 副學士學位。 為高中畢業后所上的兩年制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或兩年制學院(Two-year College)所發給的學位。

Audit: 旁聽。 沒有學分、考試,但要求費用與正式生相同。

Bachelor's degree: 學士學位。 由四年制大學畢業所取得的學位。

Baccalaureate degree: 學士學位。  由四年制大學畢業所取得的學位。

Bursar: 學校之財務及會計部門。

Bulletin:布告、公告。 通常學校課程介紹目錄也叫bulletin.

Campus: 校園,校區

Candidate notification date: 學校公布其對於學生申請結果的決定的日期。

Candidate reply date: 回函期限。 大部份學校會指定的一個日期,此日之前學生必須通知學校是否要入學。

College catalog: 學校介紹目錄。

Community college: 兩年制的社區大學。

Competitiveness: 學校的競爭性;越有競爭性的學校代表申請的困難度越高。

Conditional Admission: 即條件式入學;有些學校會給條件不合(通常是英文能力未達標準)的學生條件式許可,待其修完所需之課程始可正式開始修學位。

Cooperative Education Plan: 建教合作計劃;學生可一邊上學一邊從事相關工作,或是課程、工作輪流,或是課程、工作同時進行。 一般這類計劃要花五年取得學士學位。 然因移民局之規訂,所以外國學生較少有這類機會。

Core Course: 是取得大學學位之必修通識科目,只有少數學校無此要求。 通常必修科目分三大類: 自然、社會、和人文科學,在畢業前每大類需修滿一定的學分數,一般多半在大一或大二修這類的課程。

Credit, Credit Hour, Unit: 學分。

Curriculum vitae或vitae或CV:將自己的學歷、研究經驗、專業經驗等總合起來以有結構的方式呈現出來,和履歷表類似。 此表等於學術界使用的履歷表。

Dean: 學院院長。

Degree: 學位。

Deferred Admission: 延遲入學: 准許學生在被接受后延遲一定時間入學,例如延後一年。

Dissertation: 論文,一般指博士論文。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同Core Course。

Doctorate或Doctoral Degree: 博士學位。

Dormitories或Dorm: 宿舍。

Double Major: 雙主修;學生完成兩個科目的主修的必修課。

Drop: 退選一門課。 參考Withdrawal。

Dropout: 退學。 指一個學生離開學校兩年以上而沒有拿到學位或沒有轉學到其他學校。

Electives: 選修;可選本系或旁系、主修或非主修的課。

Enrollment deposit: 訂金;有些學校會要求被接受的學生付保證金(不退還)以保留位置。

Faculty: 全體教授。

Fellowship: 獎學金;提供學費,學校生活費給Full-time學生。

Financial Aid: 財力獎助;包括獎學金(發給成績優良者),助學金(發給經濟有所需者)……等等,其中含有: 1.不需還的獎助金(grant, scholarship);2.貸款(loan),但極少給外國學生;3.校內的工作機會(work study)。 每個學校申請獎助金的規定不同,大部份很少給外國學生,尤其是大學部的學生。

Flunk: 不及格;被當。

Foreign student Advisor: 外國學生顧問;各學校中多有此部門,由專業人員給與外國學生學業或私人問題的輔導。

Freshman: 新鮮人;指大學一年級或中學九年級(約國三)的學生。

Full-time student: 全時學生。 至於要修多少學分以上才算全時學生,視各學校規定而異。

GPA(grade point average): 即成績點數與學分的加權平均值。

GPR(grade point ratio): 同GPA(grade point average)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GMAT): 由GMAC委員會委託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簡稱ETS)舉辦的世界性測驗,做為美國美國商學研究所的申請入學參考條件之一。 大部份的美國商學研究所均會要求GMAT成績。 此測驗包含計量(Quantitative)、語文(Verbal)及分析寫作(Analytical Writing)二篇,提供學校評估申請者將來在商學研究所的學術表現。

Graduate Records Examination(GRE): 由GRE委員會委託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簡稱ETS{舉辦的世界性測驗,做為美國各大學研究所或研究機構的申請入學參考條件之一。 GRE測驗分為普通測驗General Test{和學科測驗(Subject Tests)兩種。 普通測驗是測量考生語文(Verbal)、計量(Quantitative)、和分析(Analytical)等三種能力,進而反映未來學術成就成功的可能性。

Graduate Study: 研究所;得到學士學位后,進入研究所求取碩士、博士學位之課程。

Graduate program: 研究所課程。

High School: 高中。

Higher Education: 高等教育。

Honors Program: 榮譽課程;一個給優秀學生的特殊的學習機會。

Independent Study: 獨立研究;有一些課學生可獨立研讀,不需上團體課程或小組作業。 基本上是學生與一位或數位指導老師,規劃研讀計劃,定期向他們報告進展並在期末交一總報告以評分。

IAP-66: 美國州政府指定合格的教育交換學者資助機構所發給的文件,為J-1簽證必備之證件。

International Student Advisor: 見Foreign Student Advisor。

I-20: 入學許可證,學生簽證的必備文件。

I-94: 出入境記錄表,在你入境美國時會夾在你的護照中。

I-538: 非移民簽證學生的延長居留申請書。

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Service: 美國移民局,簡稱INS。

Interdisciplinary: 跨領域;指某些課程組合了數個學術學科的知識,例如: 生物學與物理學,工程學與商學的組合等。

Internship: 短期的實習;通常與學生主修之科目有關,學生通常可得學分。 工作可能是全時或半時、校內或校外、有薪水或義務性質。

Junior: 指大學三年級或中學十一年級(約高二)的學生。

K-12: Kindergarden to twlevth grade;幼稚園到12年級(約等於我們的高三)。

Liberal arts courses: 由人文、藝術、社會、自然科學等領域中選出的一些基本課程,做為根本的知識基礎。

Leave: 休學;學生被准許離校一段時間,再回校修完課業。

Maintenance: 基本維持費用;在學校中通常指學費之外的花費,包括住宿、書本、衣物、交通等費用。

Matriculation: 註冊;在大專註冊求取學位。

Major: 主修。 學生所選擇專攻的領域。

Master's Degree: 碩士學位。

Minor: 副攻;相對於主攻科目,學生專攻課程之外的科目。

Non-resident: 非學校所在州之州民。 通常在州立大學中從外州或外國來就讀的學生都算是非本州州民,所付的學費也會比州民貴。

Notarization: 公證。

Open admission: 開放式入學。 也就是不管申請者條件如何都會給他入學許可。

Pass/fail grading system: 一種以通過/不通過來計分的方式,有的學校全用此系統,有的則只用於某特別課程或學生。 亦有以有學分/無學分來記錄的。

Placement test: 安置測驗;學生到校后的程度考試,如果考的好可直接上較高的課程。

Prerequisite: 先修課程;要上某些課之前需先具備特定的條件,如會計概論為高等會計的先備條件。

Quarter system: 學季制,一學季長度約十二周,通常一學年會分為春、秋、冬三學季外加暑季。

Quiz: 課堂上的小考。

Resident: 在學校所在之州居住至少一年的人,他們在州立大學可付較便宜的州民學費。 另外住校生亦稱為resident。

Residency requirement: 大部份學校規定學生需在校內修數個學期的課程(除獨立研究和別校轉來的學分外),才能畢業。 另一意為要得到州民身份所需居住的年限。

Residence hall: 即宿舍。

Rolling admission: 先到先審制;以循環方式,入學申請沒有一定的截止日期,申請資料隨時寄到就隨時開始審核。

Semester system: 學期制,一學期長度約十五到十六周,通常一學年會分為春、秋兩學期外加暑期。

Senior: 指大學四年級或中學十二年級(約高三)的學生。

Social security number: 社會安全號碼,簡稱SSN: 最初目的是作為社會安全保險之用,但事實上不管考駕照,買保險或銀行開戶幾乎到處都會用到,有些學校也會拿此號碼作為學生證號碼(student identification number),其重要性如同我們的身分證字型大小。 外國學生到當地后可至相關機構辦理。

Seminar: 研討會;一種小型研討課程,由教授指導針對某領域或主題做獨立研究和課堂討論。 通常是開放給大四或研究所的學生參加。

Sophomore: 指大學二年級或中學十年級(約高一)的學生。

Stipend: 每年發給學生的獎助學金。

Syllabus: 課程進度;一學期的課程進度,在每學期開始時由教授發給。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或TOEFL: 也就是一般所稱托福測驗,為美國大學及研究所用來評量外國學生英文能力之考試。

Thesis: 論文,一般指碩士論文。

Term: 可指學期或學季。

Transcript: 成績單。

Transfer student: 轉學生。 以大學部而言,是指已經上了一學期到三年的大學課程,而欲轉往另一所大學繼續就讀的學生。 台灣的五專、二專和三專學生便是以轉學生的身份申請進入美國大學。

Tuition: 指學費,不包括食宿、書本……等等費用。

Unit: 與學分(credit)通用。

Undergraduate study: 大學部課程。 也就是高中畢業后所上的兩年制或四年制的大學課程。

Upper-Division courses: 通常指大三或大四上的進階課程。

Upper-Division schools: 提供學士學位中后二年課程的學校,但學生需先在別的學校完成前二年的課程。

Vocational school: 職業學校

Vitae:見curriculum vitae

Work-study: 學生可做的校內工作,為美國聯邦獎助學金的一部份。

Withdrawal: 退選某一課程。 學生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正式的通知學校要退選,否則成績將列入成績單記錄。

0

主題

3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
沙發
TestinHK 發表於 2005-4-17 02:14 | 只看該作者
thank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20: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