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在中國看美國情景喜劇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4-16 1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4年前我剛到美國時,像當時許多留學生一樣,需要克服口語障礙。
在領到第一筆獎學金后,馬上就買了一台電視機做為學習工具。全美三大
電視網當時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黃金時段(晚上8-10點)都播放情景喜劇,
正是學習口語的好教材,順便也可以藉此了解美國的生活。這麼一路看下
來,竟喜歡上了這個美國國粹。當時最喜歡的是描寫紐約四個朋友的日常
生活的《森菲爾德》(Seinfeld),星期四晚上9點在NBC播出,我幾乎一
集不落,後來改在其他台重播時又反覆看了許多遍。這部情景喜劇在當時
也是全美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可見我在這方面的口味實在是俗得很。1997
年該劇播出最後一集的當晚,我從實驗室趕回家收看時,一路上街道冷冷
清清,彷彿全城的人都呆在家中收看,令我想起了小時候《霍元甲》連續
劇在國內播出時的情景。

之後我又喜歡上了《人人都愛雷蒙德》,看著它逐漸地爬上了收視率最
高的寶座。該劇將在今年5月份低調落幕,沒有像《森菲爾德》的落幕那樣
大肆炒作。今年春節期間我人在國內,意外地發現央視電視劇頻道的「海外
劇場」欄目在播放《人人都愛雷蒙德》。據說央視已買下了該劇的全集並正
在加緊翻譯、配音,這次先試播十幾集,隨後的調查發現收視率極低,遠
低於「海外劇場」的其他節目,製片人將原因歸於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把
美國人逗得哈哈大笑的事,中國人未必覺得可笑。

但是像我這樣對美國文化背景並不陌生,可以被原版《雷蒙德》的幾乎
每一句話都逗樂的人,為什麼會覺得中文版《雷蒙德》並不那麼可笑呢?這
顯然是不能以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來解釋的。中文版《雷蒙德》效果不佳的
一個重要因素是翻譯質量有問題,由於錯譯、漏譯,讓原來好笑的話變得不
好玩了。我舉一個例子。在某一集雷蒙德夫婦為了學習如何與子女溝通,去
參加一個培訓班。年輕的女教師叫雷蒙德上前和她一起表演他是如何與女兒
對話的:

雷蒙德:晚上我們到奶奶家去參加她的生日晚會。
女教師(扮演雷蒙德的女兒):我不想去。
雷蒙德:你必須去。
女教師(扮演雷蒙德的女兒):為什麼?
雷蒙德:因為奶奶沒有幾個生日剩下了。
女教師(叫停表演):現在不是討論奶奶終有一死的時候。

最後一個對話很有喜劇效果,但是中文版卻把它們翻譯成了「因為奶奶
很少過生日。」「現在不是討論奶奶人怎麼樣的時候。」就一點也不好玩
了。其實光是聽配音演員如何讀「雷蒙德」就可知其翻譯態度如何了。像其
他譯製片,配音演員在讀人名時偏要拿腔作勢學原文發音,卻又沒發好,一
律把重音放在「蒙」字上,讓我這種看過原版的怎麼聽怎麼彆扭。導演如果
看過原版,就該知道重音在第一個音節。

其實即使對翻譯精益求精,確保準確無誤,也不能完全重現原來的喜劇
效果。美國情景喜劇追求的是妙語連珠,其喜劇效果很多是靠諧音、雙關語
來體現的,一經翻譯就消失了。這是翻譯本身的缺陷,從這個意義上說,情
景喜劇就像詩歌,是難以在翻譯中保存其原有的韻味的。

就像翻譯既有直譯也有意譯乃至改編,參照美國情景喜劇編寫中國情景
喜劇,不失為讓情景喜劇本土化的一個竅門。曾經留美學戲劇的英達在90年
代初便開始走上了這條捷徑,並且很受歡迎。他並不諱言他編導的每一部片
子都是有國外成功的案例作為範本,比如《我愛我家》的摹本是美國同名劇
《All in Family》,《中國餐館》是《Cheers》、《閑人馬大姐》是《Rosanne》、
《歡樂青春》是《老友記》……我看過其中的幾集,發現表面上倒是模仿得
惟妙惟肖,連背景笑聲都學著加上,只不過美國情景喜劇的背景笑聲是現場
拍攝時觀眾發自內心的笑聲,而英達情景喜劇的背景笑聲卻是在後期製作時
人為加上的,不管對白可不可樂,都硬加上一聲笑,透出了「掌聲鼓勵」般
的虛假,可謂「南桔北枳」。

英達最新的情景喜劇是去年推出的《帶著孩子結婚》,講述的是一對離
異的夫妻各自帶著一兒一女重新結合,一起生活的故事。英達坦誠「這部戲
也是有一部同名情景喜劇《Married with Children》在先」、「原版本是
把這兩個合二為一的家庭怎麼亂怎麼寫,比如母親是個色情狂,父親在外面
也經常拈花惹草,這些帶動著兩個孩子也不務正業,把個家庭搞得一團糟」
云云。《Married with Children》恰好也是我比較熟悉的一部美國情景喜
劇,主人公Al和Peggy是已結婚十幾年的結髮夫妻,女兒Kelly和兒子Bud都
是他們親生,怎麼成了兩個合二為一的家庭?

顯然,英達把片名《Married with Children》錯誤地理解成了「帶著孩
子結婚」(正確的意思是「結婚了,並有孩子」,即「拉家帶口」之意),
導致錯誤地理解了劇情。由於對片名的誤讀,竟能在中國派生出一部情景喜
劇出來,這事本身恐怕比劇情還要搞笑。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106

主題

333

帖子

360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607
沙發
delilah 發表於 2005-4-17 09:47 | 只看該作者
水影好,我也是喜歡看喜劇。原來,曾將我愛我家看了好幾遍,因為那時是唯一的一部輕喜劇。
上面提到的那些情景劇,有些一直在看,有些掃過一眼。一隻盯著看得是married with children,多年前,曾經在英國看過一眼,那時英語很臭,看不太懂,能看懂的只有rosanne,現在我不看rosanne,覺得有點俗氣,不喜歡,倒是married幾乎老看,裡面有幽默,當然,帶色的幽默也不少,不過,都不傷大雅。cheers 有時候看,主要是看裡面的那個女招待,比較喜歡她的戲。 shienfild 看得不多,據說裡面的演員都是猶太人,鼻子和一般的人不一樣,不知道真假。倒是friend看得多些。比較喜歡的是 nanny ,女主角的身材一流,演技也不錯。這部劇現在國內也播了,男女主角後來也演過其它的電影,都不如這部,可能這也是他們的藝術頂峰了吧。
英國喜劇一些也好看,我看還是不能全懂,裡面有許多英式幽默,加上地方口音,好在有翻譯幫助,不過,還是很好看,如are you being served,  absolutely fabulouse。和美國的喜劇有不同的味道。中國餐館沒看過,但是名聲很大,估計不會差。
說來不信,喜歡看的美國電影由qiq and chang 主演的系列,內容不上檔次,但是很可笑。祝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3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4-17 12:21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姐姐,也祝姐姐周末好。

很羨慕JJ的悠閑自在,能看這麼多的好喜劇。我現在基本是「聽」電影,電視劇--一邊做家務,一邊聽。

和家裡的小鬼子,看了許多卡通片。最近剛剛看過:ROBOTS, INCREDIBLE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7: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