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在這裡打了一個盹 茶馬古鎮-沙溪

[複製鏈接]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5-4-10 14: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B]
[作者:麗江老驢阿蘇]
[/COLOR]


歷史在這裡打了一個盹,沙溪茶馬古鎮
  
  在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的崇山峻岭間,有一條條若隱若現的崎嶇山道,走在那崎嶇不平的山道上深深淺淺的馬蹄印窩裡,這條路便是可以通往遙遠地方的,與北方絲綢之路有著同樣聲譽和價值的滇藏茶馬古道。你彷彿還能聆聽到當年那叮噹、叮噹的馬鈴聲,感受到當年趕馬人的艱辛經歷……這條古道並未被遺忘,而是隨著時光的推移而更加凝重,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如今這悠悠古道雖已被路邊的雜草掩沒,或被泥石流、滑坡阻斷,馬幫商旅運輸也早被現代的交通工具所替代, 但是在這條承載了歲月滄桑的故道,在沙溪,這個鮮為人知的小鎮,卻是被凝固了。當我第一次到達這裡,給我的是一種震撼,一種歷史呈現的震撼,在這裡我看見的是活著的歷史,歷史在這裡打了一個盹,歷史在這裡凝固了,可以讓我有幸看見了歷史。

  那天從麗江返回昆明的途中,無事可做,就轉道走劍川,走上了老的214國道,決定到被世界紀念性建築基金會(WMF)專家們譽為 「茶馬古道上惟一倖存的古集市」看看。早就聽說沙溪沙溪,就是一直沒有機會過來看看。從白漢場進入劍川,在劍川午餐。劍川其實在歷史上也算是蠻有名的,劍川的木匠手藝一流,還有就是電影《五朵金花》阿鵬哥的故鄉。也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如今也是驢友們常掛在嘴上的滇臧線214的必經之地,但是驢友們卻很少知道,滇臧線還包含著劍川。在劍川吃飯居然發現一種好吃的東西,叫不上名,但是工藝口味和鶴慶的豬肝榨是一樣的,但是更好吃,因為是純牛肉做的,走的時候還順帶買了一罐回去。

  午餐后出城走8公里,在甸南右轉彎,這是去蘭坪縣方向,再走5公里這樣子,有一個加油站,這裡就是去石寶山景區的岔路口,也是通往茶馬古道重鎮沙溪的路,進去大約12公里的小路,不過由於石寶山,名氣很大,也是旅遊景點,所以已經修成柏油路了。石寶山預沙溪,其實相隔不遠,往石寶山再往前走不遠,也就看見了沙溪壩子,作為一個鄉級單位,這個壩子可不算小。或許正是由於不小,也才會在遠古的時候就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重要的集鎮,站在進入壩子的山坡上,遙望沙溪壩子,非常漂亮的一幅田園風光,遠處片片的油菜花,綠油油的麥田,黃綠相間,村頭的梨花桃花開的正艷,慶幸來得正是時候,少不了拿出相繼,數碼的反轉片的,胡亂一怔狂拍,可以看出,這裡曾經的富裕和輝煌。看著這一片片的田園風光,似乎答案就在眼前,是什麼造就了沙溪,又是什麼歷史在這裡改道,歷史凝固的原因。

  車子很快穿過漂亮的田園美景,進入了古鎮沙溪。初一看,並沒有發現,沙溪,大名鼎鼎的沙溪與其他的村莊有什麼不同,還是我們熟悉的那些人群,還是一樣的建築,,免不了有些失望。後來好在遇著了一個本地講解員,歐陽小妹,在歐陽的引導下走進了沙溪的歷史,漸漸品出了味道,而且居然品出了濃濃的滄桑變幻,富貴榮華。

  千年集市寺登街 的四方街是沙溪的靈魂與核心,是沙溪商貿交易的地方。它位於沙溪壩子中央鰲峰山鰲頭位置,黑惠江「S」型大彎環的頂端,依山傍水,是一個地理位置極佳的風水寶地。風水寶地,在山上就以經看出了,看出了聰明勤勞的白族先民,會定居這裡,並演變出一個重要的通商口岸,茶馬古道的馬鈴經過這裡,叮噹叮噹一直響到了很遠很遠的印度,尼泊爾、、、沙溪古鎮是一個匯聚了多民族多宗教的多元文化於一身的歷史古鎮,寺廟,古戲台,商鋪,馬店,開闊的紅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樹、古巷道、寨門於一身、經過千百年的滄桑鑄就成一個功能齊備的千年古集市。

  歷史上寺登四方街被稱為「南塘」,明朝後期,因興教寺而起名,才叫寺登四方街。寺,指興教寺;登是白族語,意思是地方。位於興教寺旁邊,呈四方形的街子,這就是寺登四方街的名稱由來。

  走過黑惠江畔的古石橋DD玉津橋,沿著古道行走約100米,一個用土坯做成的寨門就出現在眼前,這就是被村民稱為「街子門」的東寨門,表示進了此門就是集市。此寨門用土坯鑲砌而成,比起其他地方高大、威武的石砌城門而言,雖顯得有點寒酸、土氣、狹窄,但卻向世人展示了茶馬古道集市的城門樣子DD僅容兩匹馬同時通過的土坯牆門。寺登古街共有三門DD東寨門(通往大理、洱源)、南寨門(通往漾碧、喬后鹽井)、北寨門(通往西藏地區甚至更遠的西亞)站在這裡,感受著歷史曾經從這裡經過。

  經過南寨門,一條狹窄、深長的古巷道悠然而來,似乎可以看見來自喬后鹽井的井鹽以及馱鹽的馬隊、馬鍋頭。兩邊殘舊的古鋪悄然聳立在巷道兩邊,以及那獨特的櫃檯,這種櫃檯以及檯面是在屋外,而櫃檯儲藏部分又是與屋內相連,這種櫃檯曾經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在麗江見過。現在幾乎沒有地方可以看見了,看著這些櫃檯,一股濃濃的商業氣息撲面而來,使人們不禁想到古時馬幫進寨門過巷道的情形。在櫃檯上交易,以及演義著的故事,通過這個櫃檯完成了榮華富貴的變遷,置身其中猶如回到茶馬古道巷道的昨天,給人一種追古懷今、聯想翩翩的感覺。

  狹長的巷道的盡頭,是寺登的經貿中心DD四方街。四方街似曲尺型,正街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100米,其中北部街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50米,整個街面用紅砂石板鋪築,街中心有一棵千年的古槐樹。四方街東面有坐東朝西的古戲台,西面有坐西朝東的興教寺,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兩者遙相呼應,將四方街平分為南北兩半,整個街場四周商鋪馬店林立,馬店門口有一塊不規整的大石頭,歐陽不失時機的問道,「知道這塊石頭的用途嗎?為什麼立在廣場上,沒有被修理平整了」我們無言以對,歐陽笑道「茶馬古道嘛,當然是與馬有關了。」「是卸馬石,也就是卸貨用的墊腳石了」看著這麼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居然有此妙用,真的是夠聰明也構專業,難怪沙溪是茶馬重鎮。看著這個規模,這樣的專業市場,在遠古時候一定是一個龐大的重鎮級別了。

  寺登四方街在以前遠古時候,每天往來的客商天南海北,馬匹鼎盛時期據說有千匹以上,從它曾經擁有的店鋪、「公店」或者說「馬店」也就是北方說的客棧數量,可以看出曾經的輝煌與喧囂。它的輝煌更體現在它三天有一個街市,熱鬧非凡,各地來的馬幫在街天前一天下午就陸陸續續通過巷道來到古街投店住宿。戲台上洞經古樂、白族霸王鞭舞、民歌表演在街前天下午就開始,表演通宵達旦,持續兩天,本地人稱之為「兩宵兩天戲」。 這也是馬幫的娛樂節目,類似今天燈火輝煌的夜總會,幾曾何時,歌舞昇平變遷著歲月的滄桑。

  古戲台是寺登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標誌性建築,古戲台主體建築結構是魁星閣,戲台只是其附帶功能,是當地白族人民敬奉魁星的地方,由此也可以看出白族是一個崇尚文化的禮儀之幫,外面看建築高三層,其實內部是四層,前戲台,后高閣。建築結構精巧,出角十二角,翼然若飛。古戲台與興教寺遙相響應。現在,魁星閣的功能,還兼做博物館了,裡面展出有茶馬古道的相關文物。每逢民族節日,全鎮白族兒女各自身著節日盛裝,彈著龍頭三弦,齊聚四方街,在戲台上載歌載舞,四方街上人頭涌動,興教寺里善男信女敬拜神佛,一片歡樂吉祥。在沙溪一直流什著一個這樣的規矩,沒有到四方街古戲台上演同過,不能稱是沙溪人。可見四方街古戲台在人們心中的位置,每一個沙溪人都以能夠登上古戲台表演為榮,視登台表演為沙溪人的重要標誌。我們到的這天剛好是二月八,晚上有幸欣賞到濃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從小孩到老人,個個濃妝艷抹,輪番上台,一點都沒有矯揉造作,一切都那麼自然純粹,樂在其中。這樣的傳統造就了一代代藝人、歌手、舞者,使沙溪音樂人才輩出,人才濟濟,成為外人眼裡的「歌舞之鄉」。沙溪白族是「歌舞的民族」,一句在馬幫里流傳的「惠水美,沙溪妹子更美「就道出了馬幫心中的沙溪。

  寺登四方街最具有商業氣息,體現茶馬古道集市的建築當屬密布在街場四周及巷道兩旁前鋪后馬店的商業建築。它是整個街場歷千年而不衰的保證。前鋪后馬店簡單地說就是臨街、臨巷的房子開成商鋪,主要用來做生意或出租給別人,後面的房子和院落開成馬店,供南來北往的馬幫、客商住宿、存貨、存放馬匹。歐陽小妹說到馬店,開玩笑的說:「人有貴賤之分,你們知道嗎?馬店也當然有三六九等,當然只是5等吧,姑且算5等吧」我問道:「什麼意思呢?」,歐陽笑道:「其實在遠古的時候,馬店就以經有等級之分了,本鎮那時候就有5星級馬店了,是我爺爺的爺爺的親戚開的,估計是啊,叫歐陽大院,現在還在,而且保存完好。」於是歐陽小妹帶我們到她爺爺的爺爺的親戚家,「歐陽大院」參觀,確實氣勢明顯區別於其它馬店,歐陽家坐落在寺登四方街西北側,是「三家巷「中最西的一家,在清末民國初年建蓋完成,距今100年左右.歐陽家是白族典型建築方式「三坊一照壁「的建築,院落夠大,廚房夠大,功能就像現在的酒店廚房,歐陽家的神龕,院子里的門、窗、屋檐,無不精雕細琢大氣精巧,顯示著歐陽家的富有輝煌和尊嚴,裡面還大院套小院,小院里有保險櫃,地道等安防設施,那個年代土匪多嘛,也要保障這些老闆級的馬鍋頭財產以及生命安全。 我坐在歐家大院,看著斑駁的院牆,陷入沉思,趕馬人的生活,坎坷的山路,猶如坎坷的人生,風霜雨雪,春暖花開,歷史就在眼前,榮華富貴過眼雲煙,人生幾多秋涼。沙溪寺登街的歷史,就是一部趕馬人的發展史。


  小貼士

  特產:劍川木刻

  特色小吃:劍川乳扇、耙肉餌絲,還有我喜歡的,叫不出名字的東西,姑且叫「牛肉榨」吧

  住宿:客棧

  客棧在沙溪已經開始多起來了,畢竟這裡的旅遊開始啟動,我們在客棧就餐,很便宜,住宿也很便宜,衛生也都還行。

  交通:昆明-劍川 503公里-沙溪(30公里)

  可在昆明南窯客運站或西站乘大巴前往劍川,也可以乘飛機、火車僅至大理下關)或大巴到大理,再前往劍川(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每隔30分鐘有一班車從大理下關發往劍川,車程約4小時,車費20元);劍川縣城或甸南鎮有微型車到沙溪(車程約45分鐘,車費5元)。

  自駕車旅遊線路:

  1、昆明至大理古城(途經安寧、楚雄、下關、大理古城):全長400多公里。昆明至安寧過路費5元;安楚高速公路過路費目前免費,楚大高速公路過路費40元。路況非常好,但是是單向通行。

  2、大理至劍川縣甸南鎮:一級公路現經全面維修路況良好,全程約需3小時。

  3、劍川縣甸南鎮至沙溪鎮(劍川――喬后公路):到達甸南鎮後向左轉約4行公里到石寶山風景區與蘭坪的三岔路口,左轉沿石寶山風景區方向往前走10公里(此段路面為鄉村公路,柏油路面,但有幾處路基下陷,須注意行車安全!),到達石寶山風景區與沙溪鎮交岔路口,向左轉走12公里到達沙溪壩子(此段為彈石路面,較為顛簸)。三處岔路口均有明顯的提示路牌,不容易迷路。

  4,還有一條路,就是我這次走的路,由於我一貫不喜歡回頭路,哪怕是難走,所以我選擇了,曾經的茶馬古道沙溪南段,即沙溪-喬后(鹽井)-漾碧-平坡上高速公路回昆明,這段路基本沒有問題,個別地方容易掛底盤,要小心操作。大約170公里,行車時間4小時左右到達保山-大理高速公路。


[CENTER]遊覽沙溪從這裡開始



沙溪四方街



東寨門



魁星閣加古戲台



通往南寨門的路,這條路走過多少馬幫,沒人知道。



這是茶馬古道上的主角,來自喬后鹽井的鍋底鹽,記得30年前阿蘇在老家見過,當然也就吃過這種鹽,阿蘇昨天經過與老家的長輩確認,就是來自喬后,有沒有經過這裡就無從考證了



另一個主角,桶鹽,據說本地人都說好味

[/CENTER] [/COLOR][/B]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583

主題

4440

帖子

159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594
沙發
一笑而過 發表於 2005-4-10 19:32 | 只看該作者
歷史在這裡打了一個盹,可以讓我們有幸看見了歷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1

主題

542

帖子

29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9
3
小渝mm 發表於 2005-4-10 20:19 | 只看該作者
[c]普洱――茶馬古道[/c]

[c]在歷史與現實交界的地方,
    有一道青石鑄造的輝煌,
    沿著星辰墜落的方向,
    我用目光把你的歲月丈量,
   
    茶馬古道,你走向何方,
    茶馬古道,你走向我的心裡……

山間鈴響馬幫來,是50年代前的真實寫照。
    在車輛如梭的今天,馬幫已不再有,
    山林是聽不到清脆的馬鈴響了。茶馬古道顯得更加寂靜。
    但回蕩動聽的馬鈴聲和趕馬人的山歌依然記憶憂新:
    三月里來,三月三,趕著騾馬進茶山,
    普洱茶好人人愛,馱起茶葉到遠方。[/c]

[c]茶馬古道鎮沅振太鄉難搭橋 [/c]
(1――10)




























每一個女孩都曾經是一個無淚的天使, 當她遇上心愛的男孩時便有了淚, 天使落淚, 墜落人間。 所以,每一個男孩都不能辜負她的女孩, 因為她曾經為了你, 放棄了整個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2678

帖子

68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7
4
ぜ射手の天秤い 發表於 2005-4-10 22:20 | 只看該作者
夢駝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05: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