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患癌講師醉心實驗化療時還在搞發明 手握104項專利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7-10-22 05: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10-21 16:21:26 來源: 華西都市報(四川)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10月18日,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德陽市,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材料系講師顏子博也收看了十九大開幕盛況。他對記者說,「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強化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對我這樣的科研工作人員來說是重大利好。」

  

  生活中的顏子博,穿著入時,自稱「有點臭美,喜歡自拍」。

  編者按

  這位普通職教老師,手握上百項專利,通過學校的平台實現技術轉化后,從今年起,他個人將每年從學校領到超過百萬元的科研獎勵。在四川全面創新改革的大背景下,顏子博的成功正是我們國家尊重知識、知識創造財富的生動案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唐金龍 攝影報道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0月19日下午,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的一間實驗室里,顏子博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小心翼翼地篩選著培養土的原材料——那些核桃殼、秸稈在他眼裡可都是寶貝。已有一家龍頭農業企業相中了他的這個替代土項目,通過學校的大學科技園進行技術轉化后,將為他帶來上百萬元的科研獎勵。

  顏子博是一名「發明狂人」,他說「發明創造就是我的最愛」。他曾因做實驗意外患上了鼻咽癌,可在接受化療期間,他竟邀請自己的主治醫生,一起發明了幫助化療期間病人抗疹的醫學面膜,並申請了專利保護。對此他的解釋是,因為自己有點「臭美」,喜歡自拍。

  截至10月19日,35歲的顏子博已經獲得104項專利。通過專利技術轉化,從今年起,他個人每年從學校領到的科研獎勵將超百萬元,也成為了整個德陽市獲得科研獎勵最高的職教老師。

  時尚·發明狂

  「我不屬於『學霸』類型,只是醉心於做實驗」

  初見顏子博,戴著流行的圓框眼鏡,穿著入時,活脫一個「時尚達人」,讓你很難將他與「發明狂人」對上號。

  2011年4月,博士畢業后,顏子博選擇到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當一名老師。他說,這一選擇的初衷是因為高職院校相對要輕鬆一些,有更多的時間搞實驗搞發明。因為教學科研成績突出,他很快被委以了材料技術中心主任的職務。教學之餘,他便把自己泡在了實驗室里——他說自己不屬「學霸」類型,只是醉心於做實驗。

  在2015年到2016年的兩年時間裡,顏子博將多年的科研成果進行總結,整理了110多項專利申報。截至今年10月19日,他已獲得104件專利,涵蓋了材料、醫學、環保等十多個方面。

  發明成果轉化

  他每年從學校獲上百萬元科研獎勵

  19日午後,材料工程系的實驗室里,顏子博正在培養一種營養土,而在下個月完成中試后,這種營養土將被一家農業龍頭企業進行推廣,用來培育果樹苗。

  顏子博說,在與他們團隊接觸之前,這家龍頭公司所用的培養土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一次性的,成本高不說,還不環保。

  在實驗室一個簡易的溫室里,幾個桶裡面正在對土壤培植所需要的營養物進行發酵。而在旁邊的地板上,紅外電暖器正對一堆秸稈進行殺菌。一塊白板上,記錄著每天澆水的時間、量和溫度、濕度的測量情況。

  「我們這次製造的替代土,原材料簡單,核桃殼、秸稈等,後期還會用上礦渣,製備出類似磚塊的活動土壤基層,以改善水土流失和化肥過量使用。」顏子博說。

  而記者從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獲悉,顏子博的所有專利幾乎都是通過學校的大學科學園進行技術轉化,獲得的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顏子博的這項替代土技術,已被一家龍頭農業企業相中,並將通過大學科學園進行技術轉化,顏子博今年也將因此獲得上百萬的科研獎勵。而除開這項技術外,顏子博的其他專利,還將在今年為他帶來40萬元左右的科研獎勵。這意味著,顏子博今年將從學校領到140萬元左右的科研獎勵。不出意外的話,這項替代土技術轉化將持續帶來收益,他也將每年獲得上百萬的獎勵,由此成為整個德陽市個人獲得科研獎勵最高的職教講師。

  

  愛好廣泛的顏子博在裝配自行車。

  患癌·科研痴

  「如果意外來了,我的發明可以證明我來過」

  發明創造雖然為顏子博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這條路卻也布滿不為人知的艱辛。

  2014年底,顏子博承接了一個關於塗料方面的科研項目。他回憶說,項目時間緊任務重,雖然實驗室旁邊就是寢室,但熬夜起來就總是忘了休息……2015年初,顏子博感覺鼻子不舒服,堅持熬了一個月後才去醫院檢查。當年7月,他被診斷為患上了鼻咽癌,中晚期,當時他33歲。

  得到消息兩天後,媽媽張俊決定親口來講這件事——「兒子,可能有些『不好的東西』跑來你身上待一下。」母親的話雖委婉,顏子博卻也猜到八九分,故意用輕鬆的口吻回應,「是不是癌症哦?」

  而後的日子,一家人分工明確,一刻也不耽誤——父親負責對外聯繫專家、租房,媽媽包下後勤事務,妻子陪伴左右……顏子博知道,那些日子對親人而言,必定是心碎難熬的。但直到現在,母親和妻子都「嘴硬」地表示,不曾在背後偷偷哭過。但生病的這兩年多時間,對顏子博來說,則是覺得自己真正靜了下來,「如果有一天意外真的來了,那麼在這之前我留下一些東西,我的科研發明應該可以證明我來過。」

  化療時還搞發明

  他拉上主治醫生自製醫學面膜

  經過治療,如今顏子博的病情已穩定。可是誰也想不到,這位「發明狂人」在接受化療期間,竟然把自己的主治醫生拉入研發團隊,發明出了一種針對化療的醫學面膜,並獲取了專利。

  當時,顏子博接受放化療后,臉上出現了疹子。而這讓自稱「比較臭美,喜歡自拍」的顏子博難以接受,況且他聽醫生說,這種疹子可能會終身存在。

  「這張臉不能就這樣被毀了,我得想辦法。」顏子博說,他當時的主治醫生吳磊,也是一名博士,他遂決定和吳博士一起攻關——解決疹子問題。於是,一個材料博士病人和一個醫學博士的跨界合作開始了。

  吳磊告訴他金銀花對付疹子有功效,但怎樣將金銀花均勻塗抹在臉上,又能被合理的吸收,就成為顏子博的問題。尋思之後,顏子博想到了面膜,「我是搞材料的,我知道一種膨潤土,可以和金銀花結合起來,做成面膜敷在臉上。」吳磊也覺得可以試試。顏子博索性就在家裡的實驗室做了一些敷面,沒想到,疹子果真逐漸消除了。這自製面膜不僅對顏子博有效,不少病友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后也取得克除疹子的效果。

  既然效果有了,顏子博決定把它申請專利保護起來。「已有好幾家公司來找我,希望將這種面膜推向市場。」顏子博說,但他都還沒有答應,因為還需要進行臨床以採集更多的實驗數據,「我負責材料,吳博士負責醫學方面。」

  顏子博說,可以肯定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新型面膜會推向市場服務大眾。

  人物透視

  「發明狂人」是怎樣煉成的

  顏子博的父親顏登雲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人員,有關實驗方面的東西,對他而言算得上是從小就耳濡目染。他說,父親從小對他的教育都是引導性、探索性的,絕不會事事都擺出家長的威嚴,動不動就說「不」。為此,顏子博說,「雖然嘴上不說,其實內心是非常崇拜我爸爸的。」

  有著父親的寬容與指引,顏子博的第一個「實驗室」,自然就安在了家裡,而實驗器具則是信手拈來的家中物什。「漸漸有點著魔的感覺,看著家裡的電扇什麼的,就想去拆開來看看。」顏子博說,自己小時候愛「搞破壞」,雖然沒少挨罵,但父親還是對他以鼓勵為主,還「專門送我去少年宮參加航模隊。」到了航模隊,顏子博對那些能焊電路板的同學尤為在意,甚至崇拜,他說,「在那裡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

  雖說顏子博已有上百項的專利,但他斷然否認自己是「學霸」。不過,在高中時顏子博就已展露出不一樣的感覺,常對考試題提出質疑,喜歡鑽牛角尖,「老師感覺我時常唱反調,很頭疼。」為此,顏子博說,考上了大學並讀完了博士,「實屬幸運」,但搞實驗的興趣卻是與日俱增。

  到了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顏子博除了自己堅持動手之外,還成立了一個「小智庫」,「都是年輕的博士,平均年齡30歲。」顏子博說,有搞材料的,有節能環保的,有生物科技的,還有醫生和營銷人員,「我們這個團隊也是高產團隊,總共已有160多項專利。」

  新聞延伸

  發明狂的高收入是怎麼來的

  作為一名喜歡搞發明創造的職教老師,顏子博的成功和高收入,離不開德陽市和學校提供的技術轉化平台。

  德陽市是國家確立的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之一。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中,德陽把職業教育改革作為重點,「著力探索創新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新機制,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新動力活力」,並出台力度空前的鼓勵政策和相關辦法,著力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問題,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推動科技成果迅速轉化成為現實生產力。

  在學校

  建立科技轉化平台

  帶動師生髮明「井噴」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也在此大背景下,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創新平台,出台激勵政策,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學校科研處副處長張莉介紹,科研處統一為老師和學生代理專利申請等工作,減少老師同學單獨跑的時間和精力。

  張莉介紹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將老師從傳統的論文、職稱裡面解放了出來,2015年學校只有六七十件專利申請,「到了2016年就出現了井噴,總共有434件專利申報,其中218件是老師的,216件是學生的。」

  「在專利授權上,我們也給予很高的獎勵,在全國都處於領先水平。」據張莉介紹,去年顏子博因為專利獲得的科研獎勵有20萬,今年替代土項目的成果轉化加上科研獎勵可以實現上百萬的收益,「隨著科研成果轉化的進一步推進,或將出現年收益幾百上千萬的老師。」

  在德陽

  設4億元專項資金

  創新領軍者可獲2000萬元資助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

  在人才引進方面,作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德陽市,制定實施了引進全面創新科技領軍人才(團隊)10條政策,圍繞德陽產業發展最需要、專業水平同領域最強、行業認可度最高的「三最」原則引進人才。

  為了引進更多的「三最」人才,德陽設立4億元專項資金,對來德陽創新創業的領軍人才(團隊)最高可給予2000萬元綜合資助;堅持用最優的環境扶才,成立了「全面創新(國際)領軍人才服務中心」,統一提供優質高效的個性化服務。建立領軍人才「綠卡」制度,領軍人才配偶就業、子女入學優先。同時,實施領軍人才安居「5+3」工程,建500套專家公寓,3年免租金。這些好的政策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德陽引進創新創業團隊4個,自帶創新項目23個,帶動企業實現產值280億元。

  有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德陽在全面創新改革的道路上也發出了時代強音。C919大飛機項目,包括起落架在內的130餘項鍛造件都是「德陽造」。海底可燃冰的鑽探設備製造也是「德陽力量」的體現。

  數讀

  四川創新家底

  公開資料顯示,在創新成果方面,2012-2016年四川累計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168項,較2007年到2011年的5年增加約41.2%。

  2016年發表科技論文逾9萬篇,較2012年增長26.1%,專利授權6.24萬件,較2012年增長47.9%;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04萬件,較2012年增長131.1%;技術合同成交額304.88億元,較2012年增長155.1%;高新技術總產值達到1.6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106.2%;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134個,較2012年增長128.1%。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7: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