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面面的手擀刀切臊子面

[複製鏈接]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3-17 04: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一次自己動手做哦,原因是老公看到電視里有人吃手擀麵說他從沒吃過。。。為了發揚我國食文化,就辛苦做啦!!

  很受好評哦!!!哈哈。。。

  中國北方面條裝到西式湯盤裡感覺是不是怪怪的?

  

  400克麵粉,150克涼水的比例和好面放到陰涼的地方,蓋上濕布。。。

  然後準備臊子吧。。

  先把瘦肉切丁。。。5毫米立方左右。凍肉稍微放軟好切些。

  

  各種蔬菜, 土豆啦,胡蘿蔔啦,豆角啦,柿子椒啦。。。還有冬菇啦

  都切丁丁。。。加芹菜也很好吃哦!

  

  鍋里放油,下薑末,然後放入肉丁,加入料酒翻炒熟,再放入所有蔬菜丁,加醬油和少許雞精,還可以放點辣椒丁。。然後加少許水,燜一會兒。

  

  和一點乾麵粉和均勻。放在大案板上,擀薄,然後像扇子一樣疊起來。。注意要撒很多麵粉就不沾了。

  然後用刀切,喜歡吃多寬就切多寬的。

  面面第一次做,還切不均勻呢。。。

  多練練,等爸爸媽媽來了以後給他們做著吃!

  

  撈出來,把香香臊子放上去!

  哈哈,多年沒吃了的感覺!!

  好好吃!!

  口水哦~~~

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drs&message=12375

附西北風味小吃歧山臊子面資料:

  岐山縣位於西安以西、寶雞以東60多公里,這裡是西周的發祥地,人傑地靈,土地肥沃,是陝西盛產小麥的大縣。於是,岐山人用自己的小麥做出了享譽西北乃至全國的臊子面。

  關於臊子面的來歷,民間有著不同的美好的傳說。

  

  在民間,臊子面也稱「嫂子面」,因西周文王而得名。相傳周文王年幼父母俱亡,一直靠嫂嫂撫養成人。有一次出征中途遇到瓢潑大雨,風寒入骨,服過百葯不見起色,數日卧床不起,嫂子得知后親自下櫥,為文王擀制了一碗熱騰騰的麵條,文王吃的大汗淋漓,精神煥發,後為紀念嫂嫂遂取名「嫂子面」,

  還有一種傳說,在西周時期,有一條惡龍興風作孽,傷害百姓。一天,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正帶兵巡查,碰巧遇見了這條惡龍大肆傷害百姓,武王命令士兵列隊,舉箭齊發,擊斃惡龍。為了慶賀,一表吉祥。令軍中火夫抬來一口大鍋,將切成小塊的龍肉炒做,由於肉少兵多,只能給每人在碗里放少許臊子,結果使麵條倍增美味。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臊子面是在唐代「長命面」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的。《猗覺寮雜記》上說:「唐人生日多俱湯餅,世所謂『長命面』者也。」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云:「余為座上客,舉箸食湯餅。」麵條一類的食品,在唐代稱作「湯餅」。劉詩中提及的湯餅」,就是「長命面」。它是唐朝時款待客人的佳點。相傳,蘇東坡在陝西為官時,特別喜食這種麵條,並寫下了對它的讚美詩句:「剩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   

  關於「長命面」所以會改稱「臊子面」的事,民間流傳著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戶人家娶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麵條,一家人食后無不稱讚麵條滑爽鮮美。後來,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請嫂子為大家做最拿手的麵條款待客人,大家吃后都讚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為這種「嫂子面」上必須加臊子為澆頭。所以人們也把它稱作「臊子面」。

  據史實,臊子肉出現在北宋時期,《夢粱錄》上記載有專門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鋪。但當時是否已經出現「臊子面」,還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里記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臊子面」至少在高濂寫此書前,就已經問世。   

  臊子面入口爽滑酸辣適中,其麵條必須手工擀制,以白、細、薄、筋、光五字真言而聞名,湯色又講究:酸、辣、稀、汪、香,其中加入豬肉、黃花菜、雞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以及多種調味品製成,是陝西特有的民間小吃。現在的臊子面突出表現有九個特點:

  酸---用老陳醋使湯料突出酸;

  辣---用煎油潑辣子面,使其湯料辣里透鮮;

  香----臊子有一種獨特的香味;薄---指麵條用手擀的很薄;

  筋----麵條薄而不膿;

  光---麵條光如游魚;

  

  煎----湯料溫度很高;

  稀---每碗麵湯多面少,麵條只夠吃一口,一般人要吃十多碗,小伙可以吃到三、四十碗;

  汪----湯料的油很多,封住了湯的熱氣,即使數九寒天也不容易放涼。同時底菜和漂菜也很講究,在菜色上分紅(紅蘿蔔)、黃(黃花)、白(豆腐)、金(雞蛋餅)、黑(木耳)青(韭菜)等等,烹調臊子更是考究。

  臊子面在陝西關中地區身價頗高。除沿襲唐代「長命面」的有關習俗,如在生日做壽時必食外,每遇婚喪喜事,或逢年過節,都要以它來款待客人。舊時,陝西農村還有這樣的習俗:新媳婦過門的第二天,要在婆家舉行一個隆重的擀麵儀式,新媳婦當著客人的面上案擀麵,以測試其技藝的高低。技術高超嫻熟者,擀出的面厚薄均勻,切條細長,下到鍋里不會斷裂,這樣的新媳婦,才能贏得大家的讚譽。

633

主題

3090

帖子

1823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23
沙發
珊SHaN 發表於 2005-3-17 08:19 | 只看該作者
好好吃的樣子阿!!

可惜現在俺在減肥。。等減好了,可以試試!:P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3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3-17 17:27 | 只看該作者
哈哈,偶爾吃一次不影響減肥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1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