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十九大 為什麼反對用協商民主制度來取代民主制度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lyyj 發表於 2017-10-18 14:3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xlyyj 於 2017-10-18 23:57 編輯

迎接黨的十九大中共全國政協強調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人民政協作為一個政治組織,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蒼天一浮塵
中共十八大的報告被視為中國社會發展的里程牌式的文件,據說其中有多處創新性概念,其中提出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即與西方競爭性民主相對應的協商式民主。好像這世界上的民主制度可以分為兩在流派,一種是所謂競爭式民主,另一種就是中共十大八特別推崇的協商式民主。
但是,事情是不是這樣的呢?顯然不是。
因為,這個世界只有一個民主,即建立在私人制、自由契約和基督教原理三大基石上的民主制度,其基本特點便是公民權與權力制衡,即所謂自由選舉與三權分立。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別的民主制度。
所以,協商式民主根本不是什麼民主制度。
因而,如果真正要實行民主制度,就不能搞什麼協商民主。反之,如果搞協商民主制度,就不可能搞民主制度。這兩者在邏輯上是不相容的,沒有兼顧兼得的可能。
(一)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社會民主進程的一次嚴重倒退
中國大陸在解放之前,中國共產黨為了爭取最廣泛的政治支持,向中國一切具有民主政治傾向的政治派別承諾在中國實行美國式的現代民主制度,對於美國式的民主制度推崇輩至。但是,至1949年事實上取得了中國大陸這掌控權后,卻立即實行了一黨執政,多黨協商的所謂政治協商制度,不允許其它任何政黨染指政權。從政協制度的產生源頭來看,這一制度取代了真正的民主制度,它本身與民主制度沒有什麼關係,是中國大陸民主進程的一次嚴重倒退。
(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黨專政的組成部分,實踐證明,這種政協制度根本無助於民主制度的實現
從建國以來,1950第一次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至今,政治協商會議已存在了62年,中國大陸至今也沒有能夠實現公民的政治選舉,即至今也沒有讓中國公民行使過一次自主意願的政治選舉,真正的民主制度從未有過破土而出的機會。但中國政治協商會議這一組織被立為中共政權組織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屬於各級政權體系中三駕馬車之一(人大、政府、政協),各級政協領導人的政治權力地位始終位列第三位:第一是黨委書記兼人大主任、第二是政府首腦、第三是政協主席。六十多年的實踐已完全證明了政協這種東西顯然是執政黨權力體系體制內的元素,它的存在與民主無關,也根本無助於國人對於民主的追求和真正民主制度的實現。
(三)政治協商會議制度的職能、地位、運作機制決定了政協制度與民主制度不相容,具有反民主的屬性。
政協是執政黨為了長期獨佔國家政權而採取化解對抗的一種策略,也是換取其它政黨不變成反對黨的一種代價。這一點,大家都清楚。一切加入政協的所謂黨派都必須以擁護執政黨為前提,從而換了一些有限的政治參與權和政治地位,也就是所謂的政治協商權,具體形式即所謂參政、議政,搞搞調研、提提建議、參謀參謀,至於其它人財物權一概沒有,決策權更加沒有。所以,參與政協的任何組織或個人,在過去的六十多年,充其量不過是現有政權體系中的高級奴才而已,並沒有什麼主人的地位。政協里的所有民主黨派本身,與執政黨一樣,並沒有在它們的黨內實行民主,民主黨派成員也沒有得到任何選票,這些民主黨派中央根本代表不了基層黨員的意願、更代表不了黨派所處的行業或階層的廣大群眾的意願。
總之,在現有政治體制下的政協組織是中國社會犧牲公民民主權利的分贓者,是執政黨拒絕實行民主制度、剝奪公民政治選舉權的同謀而已。政治協商制度則是中國社會走向民主的一個巨大的障礙,同時也是執政黨拒絕實施民主制度的一塊頗具迷惑力的擋箭牌。
(四)若錯失良機,以協商民主來取代真正的民主制度,決策者將成為千秋罪人。
當下正值中國社會經濟改革紅利即將耗盡,政治改革恰逢其時關鍵時點,也是執政黨順勢而為推進真正民主制度的良機。因此,肩負中華民族歷史重託的執政黨,若真要執政為民,造福中華,理應直面中國社會現實需要、直面民主的真諦、直面國人的真實願望,審時度勢,做出符合歷史潮流和公民願望的明智選擇,切不可採取駝鳥政策,在民族發展的大是大非問題上玩弄文字遊戲,偷換概念,自欺欺人,以所謂協商民主來繼續抵抗世界民主潮流,無視國人的基本人權。否則,中國社會的發展將重走巨大彎路,中華民族融入世界發展潮流的契機將再次被貽誤,決策者必定成為千秋歷史罪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8: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