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袁剛:既得利益群應主動有步驟地放權讓利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lyyj 發表於 2017-10-18 14:29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冗官
鐵飯碗的來歷
       女傭不小心摔碎一碗,主人慾罰,女下跪認錯時乳房暴露,主人性起即成好事。次日女傭叫醒午睡的主人,告其又打碎一碗,主人又懲罰了她。此後女傭經常打碗,然後要求主人懲罰,有時一日竟打碎四隻碗,主人難以招架,遂將家中的碗碟全部換成鐵碗。這就是鐵飯碗的來歷。

  改革是利益重組,須破除既有利益格局,是得罪人的事。改革就是摒棄蘇聯模式為中國另尋出路,也是為黨找活路!為求穩當,鄧倡導「摸著石頭過河」,改革先易后難,先經濟后政治。破除蘇式計劃經濟搞市場經濟,使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了30年,但政治改革有意延後,也使社會矛盾叢生,打不開中國變革問題死結。
   政治體制慣性依賴十分頑固,既得利益集團千方百計鞏固既有制度,即使接受改革,也力求變革有利於鞏固和擴大他們既有利益。經濟改革上下各界多少都能得利,容易形成共識,政治改革是利益重組,必然要求既得利益集團出讓部分權利,使其利益受到一定損害。所以改革一旦深入到政治領域,就很難形成共識,既得利益集團出於自身利益考量,會自覺與不自覺地抵制改革,使改革難以為繼。
    既得利益集團是誰?他們都是一些什麼人呢?
   既得利益集團肯定是壟斷了多數資源,掌握了大量權力的人。在中國只能是執政黨自己,即龐大黨政幹部群體。這批人建國之初就已形成,打江山座江山,一開始日子就過得比普通老百姓滋潤,其中一部分人在改革開放中將權力與經濟利益結合,又猛撈了一把,成為權貴。他們中的一些人,不僅享盡特權,還濫用公權力,有的瀆職不作為,有的貪污腐敗等,限於體制,卻很難很難將他們清除。
   體制糾結現在已成改革難題,執政黨怕亂怕喪失權力坐不穩江山,於是對為害國家的權貴既得利益集團,睜隻眼閉隻眼,連官員財產申報公示,也拖延20多年遲遲不能出台。但是,改革要繼續深入,必然要破除既有利益格局,不進則退,不改革沒有出路。怎麼辦?這就需要執政黨要有「變局觀」,既得利益權貴也要有「變局觀」。
    清末「預備立憲」新政改革,就是敗在既得利益權貴不肯放權讓利。在立憲改革關結點上,清廷囿於權貴利益,竟提出所謂「五不議」:「軍機處事不議;內務府事不議;八旗事不議;翰林院事不議;太監事不議」。再腐朽落後的制度,凡涉及權貴,皆不議改革,最後愚蠢推出「皇族內閣」,死抱權力不放,結果是自我葬送了改革,權貴們連同王朝一同被埋葬。
   改革已無可避免要深入政治領域,涉及既定利益格局改變。在改革成敗的關鍵時刻和關結點上,全黨全國人民要樹立「變局觀」,首先是執政黨要有強烈求變觀念,改變別人得先改變自己,以身作側才能做到穩中求變,變而不亂。中國近代歷史表明,思想觀念的變革是一切變革的基礎,且必然優先於社會政治變革。以解放思想來求變,觀念先行以凝聚巨大改革力量。
    改革是時代最強音。「克難攻堅」,就是要求黨政幹部不畏艱險,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樹立「變局觀」,更要求既得利益群體,能自覺主動放權讓利,減少改革阻力。中國改革對政治和意識形態壟斷,要逐漸放棄,給民眾以更多政治權利思想自由,允許民眾監督政府。既得利益群體主動有步驟地放權讓利,跨越體制糾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1: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