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知道是什麼事件瓦解了幕府時代的統治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互動百科

  

  1853年七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佩里將軍,率領四艘軍艦開到江戶灣口,以武力威脅幕府開國。在不開國就開火的威嚇下,幕府不敢拒絕開國的要求,但又恐怕接受培裡帶來的國書後,會受到全國的抨擊,於是當時幕府的首席老中阿部正弘藉口要得到天皇的批准方可接受條約,並約定培里下一年春天給予答覆。

  1954年,幕府沒辦法,只能和美國簽了《日美親善條約》。但這個時候的日本的情況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受到外來品的傾銷而遭到破壞,民眾對外來品和外國人給自己帶來的不利變化逐漸演變成反感。

  

  後來幕府將軍去世,因為沒有兒子的緣故,所以就要重新選定下一任將軍。按德川家的祖制,將軍位置只有御三家才有資格繼承。不過當時也就是紀伊和水戶兩家有資格。當時紀伊派代表人物的井伊直弼,硬是把自己支持的德川家茂(后改名為德川慶福)推了上去。

  1858年,井伊直弼獨斷地和美國大使哈里斯簽訂《日美修好通商條約》以遂開國理念。

  1859年,德川齊昭發動反攻,聯合多家家主闖入江戶城質問井伊直弼,結果反遭井伊直弼下達永久退隱的處份。之後井伊直弼決定全力鎮壓反對勢力,大舉逮捕水戶藩及攘夷派的志士,並以嚴刑論處,釀成安政大獄,一時間風聲鶴唳,尤其水戶藩士的積怨已瀕臨界,有些謀畫暗殺的激進藩士為免連累本藩而事先脫藩變成浪士,反撲活動暗潮洶湧。

  

  1860年3月24日,以水戶藩浪士為主的「櫻田十八士」埋伏在江戶皇宮的櫻田門外,襲擊了井伊直弼。這次震驚日本的刺殺事件就是著名的「櫻田門外之變」。

  櫻田門外之變中幕府大老被刺殺,這嚴重損害了幕府的威信。從此,天皇、各地大名以及民間反幕志士的倒幕行動就如雨後春筍般一下子增多了起來。

  

  可以說,「櫻田門之變」是打擊幕府威信和賴以維持運轉的武家體制的重大事件,「櫻田門之變」使人們開始試圖將「武裝倒幕」列為救國的選項之一。

  (全文完)

  更多歷史文章,請關注下載百科解密APP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2 23: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