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通往自由之路 2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xlyyj 於 2017-9-4 16:16 編輯

  四 國民性是制度的誘因更是制度的結果
  鑒於無論明君偉人模式,還是民眾抗議模式及武裝鬥爭模式都離不開民眾的覺醒和參與,只是民眾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各有不同而已。那麼一定會有朋友說了,中國人奴性深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死到臨頭絕不啃聲,如何指望民眾會起來抗爭啊?
  首先必須承認中國人相對於世界其他許多國家的國民來說,對自身或家族之外的公共利益的關心要淡漠得多。這種國民性一方面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傳統宗法社會留給我們「遺產」,但更重要的是極權壓制和愚民洗腦的結果。在專制社會裡,統治者一方面用大棒驅使個人服從整體,下服從上,從制度上把所有個體民眾組織進整個政治統治體系,整個社會中,再也找不到單獨的鮮活的個體。任何試圖表達獨立意志反抗意識的言行都被專政機器壓服,余者只能唯唯諾諾聽天由命。同時整個社會利出一孔,如果說古代專制的這一「孔」是「農」、「戰」與「書」的話,那麼現代的利出孔就是「權、錢」。前三十年一切向「權」看齊,而後三十年一切向「錢」看齊。擁有權錢你就擁有一切;沒有權錢,你就一無是處。這種情況下,那還顧得上什麼人權法治,禮義廉恥?
  國民性一說並不完全站得住腳,專制社會下的國民具有天然的相似性,無論古今中外。我們來看一段十九世紀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托克維爾在其著作《舊制度與大革命》中對法國路易十六時期的描述:「在這種社會中,人們不再以等級、階層、社區或家庭為紐帶,更傾向於只關注自身利益,導致自私和狹隘的個人主義,而置公益美德於不顧。專制制度不僅不與這種傾向鬥爭,反而使其勢不可擋,因為專制制度將公民的集體情感、共同需求、和諧共處的意識和協調一致採取行動的機會統統剝奪了。專制制度使人們蝸居在自己的生活中,由固步自封變得更加孤立,由人情淡漠變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種社會中,萬事無常。人人都提心弔膽,生怕地位下降;人人都蠢蠢欲動,試圖往上爬。金錢已成為區分階層和地位的主要標誌,其流通變得異乎尋常,不斷易手,不斷改變個人的地位和家庭的興衰,幾乎人人都拚命賺錢或攢錢。因此,大家最普遍的想法就是對財富的渴望,幾乎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包括對商業的嗜好,對攫取的熱衷,對物質和享樂的熱烈追求。這種思想已經在各階層中蔓延開來,如果放任其繼續下去,很快就會使整個民族萎靡墮落。但是,專制制度的要害正是為了一己之私,鼓勵和助長這種危害民族思想的蔓延。這種思想使人們對公共事務漠不關心,一心只想著金錢,對革命聞風喪膽。專制制度下,陰暗泛濫、貪婪橫行、不當收入大行其道。如果沒有專制制度,這些自私的慾望可能會很強烈;有了專制制度,這些思想便佔據了統治地位。」 他所說的十八世紀法國的社會現象跟我們今天中國的社會現象有著如此驚人的相似,專制之下法國的國民性與今天中國之國民性有多大差別呢?
  中國之所以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是百年前天朝夢驟然崩塌後人們急切的想找到強國富民之道,為此難以忍受辛亥革命后剛剛建立起來的粗糙民主制度的緩慢漸進的改良過程,擁抱了居心叵測的蘇俄輸送過來的共產革命,在國外敵對勢力的操縱下,中國人民被極權綁架,被刺刀制服。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從此以後,胡蘿蔔加大棒,誰還敢說不?說中國之所以專制是因為中國國民性懦弱、冷漠、麻木、自私,那是倒果為因,指鹿為馬。如果說中國人國民性就這麼懦弱、冷漠、麻木、自私,那麼你如何解釋那些響應蔣委員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投筆從戎慷慨赴死的抗日青年?如果說中國人國民性就這麼懦弱、冷漠、麻木、自私,那麼你如何解釋那些與家庭決裂,放棄優渥的生活,奔赴延安的理想主義青年?儘管他們信仰了錯誤的主義,女青年讓幹部搞了,但他們當初的血卻是熱的。如果說中國人國民性就這麼懦弱、冷漠、麻木、自私,那麼你如何解釋同文同種的台灣人現在平和自信古道熱腸呢?國民性充其量只是制度選擇時的誘因,而更多的是制度統治后的結果。鼓吹國民性以論證中國不適合民主或民主很難在中國實現的人,都是自覺不自覺地在為極權辯護為專制舔菊,清醒的國人,可不要上當。
  五 喚醒民眾,打開通往自由的大門
  駁斥了中國人天生自私冷漠麻木的謬論之後,我們也必須直面現在中國人已經變得很自私、冷漠、麻木不仁的冰冷現實。而且這種國民性確實也成為了極權得以繼續存在和穩固的堅實基礎。如何打破專制-國民麻木-更加專制的死循環?如何讓已經被極權馴化得冷漠、自私、麻木的國人學會站起來,團結起來抗爭?這才是最大的問題,不然就算從以上四種通往自由之路的模式中選擇民眾抗議式作為可能性最大的通往自由的路徑也只是解決了道路和方向的問題,沒有民眾的覺醒一切都是扯淡。
  喚醒民眾的第一步是爭取言論非罪。說句話就動輒得咎當局,動用專政機器鎮壓,那麼喚醒民眾無從談起。言論自由當然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之一,但鑒於執政黨的歷史污點太多,弄得它渾身充滿G點,要它徹底放開言論管制,一時半會兒是不大可能,所以我們從爭取言論非罪入手。言論非罪也就是說只要我沒付諸實際的行動,無論我說什麼都不得入罪,當然你要覺得我的言論過激你要刪除封殺我的言論我也沒有辦法。言論非罪使得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儘管能不能得到廣泛傳播取決於當局刪不刪除你的言論。事實上網路技術的發達,使得徹底封殺一個人的言論變得非常困難,最多只是限制了傳播的廣度和速度而已。言論非罪等於國民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言論自由。為了爭取到言論非罪,那麼當出現言論案時,我們所有已經覺醒的人都要齊聲共討當局的越界行徑,就如同陳平福案一樣,我們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和渠道向當局施加壓力,促使當局無罪開釋言論犯,良心犯。言論非罪的底線確立后,我們可以在網上與網下同步傳播民主自由思想。在網路上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把民主理念傳播到每個網路空間,喚醒路過的網友,現實中也要把自由民主的理念傳播給自己身邊的朋友,同事,同學等等。當然,言論非罪的原則以法律(這種可能不大)或默契共識的方式被官方與民間確立下來之前,我們也可以做啟蒙工作,一如我們現在所做的那樣,只是有「煽動顛覆」這柄達摩克里斯之劍高懸在每個啟蒙和傳播民主理念的人頭上,工作進行得不那麼順暢,許多謹小慎微的覺醒者不會加入到啟蒙與傳播大軍里來。傳播民主自由理念要如同傳銷一樣,一傳十,十傳百,以幾何級數遞增的方式傳播開去,抵制專制意識形態。儘管這種工作在當局封殺言論的鉗制下,短期來看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以十年為單位來看,效果是驚人的。對啟蒙效果質疑的人想想自己十年前的思想觀點和社會輿情與現在自己的思想觀點和社會輿情差別有多大就知道效果有多顯著?多一個清醒的國人,專制的基礎就被削弱一分,開啟民智就是對專制的釜底抽薪。
誰希望自家小孩被習基因洗腦洗得像傻B一樣?自己的利益誰不會爭取,只是害怕被國家機器專政而已,民眾冷漠麻木是被政治高壓的結果抗爭肯定都是從爭取自己的切身權益著手,也就是爭取民權。只有當一個個的民眾起來爭取自己的權益,捍衛自己的權益的時候,才可能制約當權者對民眾利益肆無忌憚地佔有和剝奪。在民眾開始起來爭取與維護自己權益的時候,我們這些早就醒來的人要給予極大的關注,聲援他們的訴求和行動,自由民主人士中的社會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們主動參與到行動中來,對民眾的維權運動提供技術指導和必要的法律援助。知識分子與工農群眾民權運動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能量,僅在書齋中搖動筆杆子是推不倒高牆的。在一系列的民權運動中,可能成功地限制了公權力,民權得到保障,民生獲得改善,直到下一個事件的出現,再度博弈。也可能失敗了,促使民眾意識到需要更大範圍的互助與聯合,從捍衛自身或小集體利益,轉而追求民主,限制公權力,把權力關進籠子。現在追求自由民主的人士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不都是從不公司法受害者,維權者轉換過來的嗎?通過一次次或成功或失敗的民權運動,啟發民眾,訓練民眾,把自由民主的思想植入到民眾心裡去。而被利益熏心的當權者總是不斷地給自己製造對手和敵人,總有一天他們會發現,人們都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對他們怒目而視。
  第三,打破壟斷,完善市場經濟。改善民營經濟的生存環境,壯大民營經濟,破除壟斷對經濟的桎梏與傷害,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既是中國經濟轉型,避免經濟發展出現斷崖的關鍵,也是培植中產階級,壯大反對專制力量源泉的根本。甚至可以說,只要市場經濟持續完善,民營經濟越來越強大,專制的坍塌是早早晚晚的事。為什麼這麼說?馬克思滿紙荒唐言,看得我一把辛酸淚,但其中有一句真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要說古專制是建立在君權神授的愚民統治之上的話,那麼後現代極權都是建立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基礎之上。極權者通過掌握分配資源財富的權力,把人民牢牢地控制上自己手上。以前只是不勞動者不得食的話,那麼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是不服從者不得食,極權者通過控制資源來讓一切反對者異議者閉嘴。在過去不久的毛時代,之所以陷入全民癲狂,無人敢異議,是因為權力控制了一切生產生活資料,你要是敢說個「不」字,城市居民開除公職你就得流落街頭,農村居民你被扣除工分,你就得全家餓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幾人能為了心中的正義,不食周粟?也正因為如此,自由主義大師如哈耶克、波普爾等人對計劃經濟才如此警惕,可以說是深惡痛絕,組成朝聖山學社在全世界奔波,推廣自由市場的理念。市場經濟一方面給各種各樣的反專制力量提供棲身之所謀食之地,使得各色人等可以通過市場交易來獲得生活來源,無論你向市場提供的資金,產品,智力還是體力,而不是非得向體制乞食不可,經濟自主是良知和正義的基礎。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各主體遲早會意識到公平公正的法治和廉潔高效的政府才是市場能夠持續繁榮穩定的基礎。故而,那些就算最初不問政治只管埋頭掙錢的市場人士也遲早有一天會加入到爭取民主法治的隊伍中來。不然的話,專制之下,一場政治風暴,一次錯誤的站隊,一場不公正的司法判決就可以讓你積累了幾十年的財富灰飛煙滅,重慶被黑打的企業家就是前車之鑒。現在看到潘石屹,任志強、馬雲、王石等開始在公共問題上發聲,我一點都不奇怪,儘管他們的初衷、出發點、著眼點都可能跟我們不太一樣,但目標是有交集的。市場是專制的墳墓,民主的搖籃。
爭取言論非罪、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是瓦解極權統治基礎壯大自由民主力量的關鍵。習基因讓言論罪增加。對此,我們一方面要鼓勵更多的人勇敢地站起來發聲,傳播;另一方面大家也要持續對言論管制和言論案施加壓力,爭取早日把言論罪掃入歷史的垃圾堆。打破壟斷,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路已經走了一半,現在到了攻堅階段,03年之後國進民退開始顯現,金融危機之後得到政府輸血的壟斷企業更是趁機大肆兼并,國進民退很明顯,長此以往,人人都不得不仰權力鼻息活著的日子不會太遠。在此時刻,政治上追求民主自由的人士與經濟上追求充分自由市場的人士必須攜起手來,遏制壟斷經濟坐大之勢,向當局施加壓力,要求把市場的還給市場,把市場經濟體制繼續完善下去。
  除此以外,敦促官員財產公開,廢除二元制戶籍制度,養老制度並軌,預演演算法修正,教育平權,環境保護,工會獨立,都是我們努力爭取的目標。這些運動如果成功,則可以限制公權力,逐步逼近民主自由;就算失敗也可以在這些運動中起到聯繫民眾,啟蒙民眾,團結民眾,訓練民眾的目的。我們失去的只是鎖鏈,而得到的將是自由世界。     
  六 結束語
  現在用幾句話簡單回顧一下本文宗主旨。如何打破專制的桎梏,踏上通往自由之路?捍衛言論非罪底線,爭取言論自由,網上網下同步啟蒙大眾;爭取司法獨立,鼓勵、引導、訓練民眾捍衛民權以限制公權;呼籲打破壟斷,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以瓦解專制的經濟基礎,壯大自由民主力量;知識分子與普通民眾的實質訴求相結合,廣泛參與民眾維權、官員財產公開、二元制戶籍制度改革、養老制度並軌、預演演算法修正、教育平權、環境保護、工會獨立等等一系列活動中來,在各種活動中啟蒙民眾,教育民眾、引導民眾,團結民眾,組織民眾。如果當局能正視民眾訴求,出現如戈氏、蔣經國、胡安•卡洛斯式的明君偉人,響應民眾訴求,主動改革平穩轉型,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如果當局始終抱著炸彈玩擊鼓傳花,那麼等待某件刺激多數人神經的事件發生時,我們將帶領已經醒來不再觀望不再沉默不再忍耐的千萬民眾勇敢地走上街頭,要求他們下課,結束專制,這就是通往自由之路。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沙發
 樓主| xlyyj 發表於 2017-9-5 15:42 | 只看該作者
pc123 發表於 2017-9-5 06:17
寫得非常好啊,是先生自筆大作?
總結中國共產黨獨裁下的「不服從者不得食」---語句頗為精鍊啊。
四種結束 ...

軍隊控制很嚴,獨裁者特點:軍隊一定要成為黨的槍杆子,黨指到哪打到哪,就算對美國也一樣。這是獨裁的底線,紅色基因世代相傳,不準任何人沾手。獨裁當然每一樣都想控制和消滅,每一種人天生應有的權利都很難爭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0: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