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拉登母親首次接受採訪:內戰源於一夫多妻制?

[複製鏈接]

301

主題

311

帖子

2507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多年來,本·拉登的母親加尼姆(Alia Ghanem)一直拒絕談論其子奧薩馬以及家庭。這一次,沙特的新領導人薩勒曼王子同意了《衛報》記者的採訪請求,認為通過講述本·拉登的故事,可以證明對9/11負責的恐怖分子是一個「被拋棄的人」。薩勒曼王子的出發點在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批評者長期以來一直聲稱奧薩馬得到了國家的支持,一些9/11受害者的家屬持續對沙特採取法律行動,因19名劫機者中有15人來自沙特。



Alia Ghanem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的家中。

記者來到沙烏地阿拉伯城市吉達,這裡是本拉登家族的家,他們仍然是這個王國最富有的家庭之一,其建築帝國建立了現代沙烏地阿拉伯。加尼姆坐在奧薩馬的同父異母兄弟之間,回憶起她的長子是一個有學術能力的害羞男孩。她說,在吉達的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大學(Abdulaziz University)學習經濟學時,奧薩馬成為了一個強大、有動力、虔誠的人。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的他,也正是在那裡被激進化了的。「大學里的人改變了他,他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他在那裡遇到的一個人是阿卜杜拉·阿扎姆,他是穆斯林兄弟會的成員,後來被沙烏地阿拉伯流放,成為奧薩馬的精神顧問。「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孩子,直到在20歲他遇到了一些給他洗腦的人。你可以稱之為邪教,我總是告訴他遠離他們,他永遠不會向我承認他在做什麼,因為他非常愛我。」



奧薩馬·本·拉登(前排右二)於1971年訪問瑞典法倫。

奧薩馬同父異母的兄弟談到剛看到9/11報道時的反應:「震驚,震驚,這是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在最初的48小時內,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奧薩馬乾的。從最小的到最年長的家庭成員都為他感到羞恥。我們知道我們所有人都將面臨可怕的後果,在國外的家人都回到了沙特。「之前他們分散在敘利亞、黎巴嫩、埃及和歐洲,事情發生后,都受到了當局的質疑和控制,收到旅行禁令,暫時無法離開這個國家。近二十年來,本·拉登家庭「相對自由地」在王國內外活動。

拉登成長在吉達較為隨心所欲的20世紀70年代。自從1979年伊朗革命試圖向遜尼派世界輸出什葉派意識形態之後,沙特的統治者開始了對遜尼派伊斯蘭進行嚴格解釋,後者自18世紀——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瓦哈比教派首倡者)的時代——以來一直在阿拉伯半島廣泛流行。1744年,阿卜杜勒·瓦哈卜與當時的統治者穆罕默德·本·沙特達成協議,允許他的家人管理國家事務,同時強硬派神職人員則定義國家性質。

1932年宣布的現代王國讓神職人員和統治者雙方都過於強大而無法接受另一方,將國家及其公民鎖定在一個由保守主義觀點界定的社會中:嚴格隔離不相關的男女; 不妥協的性別角色; 不容忍其他信仰。所有這些都是由沙特家蓋章的。

許多人認為這一聯盟直接導致了全球恐怖主義的崛起。基地組織的世界觀及其分支ISIS的世界觀主要受到瓦哈比經文的影響,沙特神職人員被廣泛指責為鼓勵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增長的聖戰運動,奧薩馬·本·拉登就是其中心。

2018年,沙特的新領導層希望在這個時代劃清界線,並介紹「溫和的伊斯蘭教」,薩勒曼認為這對一個國家的生存至關重要。在這個國家,近四十年來,一個龐大、不安和常常心懷不滿的年輕人群體無法獲得娛樂、社交生活或個人自由。沙特的新統治者認為,由神職人員強制執行的嚴格的社會規範可能讓陷入挫敗感中的人成為極端主義者。

改革開始蔓延到沙特社會的許多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今年6月取消對女司機的禁令。勞動力市場和臃腫的公共部門發生了變化;電影院已經開放;私營部門和部分政府部門開展了反腐運動。政府還聲稱已停止向王國以外的瓦哈比機構提供所有資金,這些機構近四十年來一直受到熱情的傳教支持。

這種激進的休克療法正逐漸在全國範圍內被吸收,在這種情況下,幾十年來受不妥協學說影響的社區並不總是知道如何應對。矛盾比比皆是:一些官員和機構避免保守主義,而其他人則全心全意地接受保守主義。與此同時,政治自由仍然是禁區,權力變得更加集中,異議經常被粉碎。

拉登的遺產仍然是王國最緊迫的問題之一。

記者向全家問及本·拉登最小的兒子,29歲的哈姆扎,去年被美國正式指定為「全球恐怖分子」,現在正在阿富汗,似乎在基地組織新領導人和奧薩馬前副手艾曼·扎瓦希里的支持下繼承了他父親的衣缽。

他的叔叔搖著頭說:「如果哈姆扎現在在我面前,我會告訴他,真主引導你,三思而後行,不要重蹈你父親的覆轍。你正在進入你靈魂的可怕部分。」

哈姆扎·本·拉登的繼續崛起可能會讓整個家庭試圖擺脫過去,這也可能會阻礙王儲塑造一個新時代的努力。在這個時代里,本·拉登被視為一代人的失常,曾經被王國批准的強硬主義不再為極端主義提供合法性。雖然以前曾在沙烏地阿拉伯嘗試過變革,但它遠沒有目前的改革那麼廣泛。薩勒曼如何努力反對一個被灌輸了如此不妥協世界觀的社會,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沙烏地阿拉伯的盟友對此是樂觀的,但作者則表示懷疑,他採訪的一位英國情報官員這麼說:「如果薩勒曼沒有突破,將會有更多的奧薩馬。而且我不確定他們是否能夠動搖詛咒。「

內戰源於一夫多妻制?


此前《經濟學人》雜誌發文章和推特稱,一夫多妻制是內戰和衝突的關鍵因素,令人大跌眼鏡。近日記者Neil Clark在《今日俄羅斯》發文,駁斥其荒謬,稱《經濟學人》將這一切歸咎於「當地人」和他們的「落後」習俗是多麼方便,掩蓋了美國及其盟友在破壞地區穩定中的作用。



推特截圖

《經濟學人》在推文中說:「一夫多妻制在非洲、伊斯蘭世界和亞洲部分地區仍然很常見。它使內戰更有可能。」這篇推文同時把讀者引向《經濟學人》的一篇題為《為什麼一夫多妻制滋生內戰》的文章,及一篇由《經濟學人》外國編輯羅伯特·格撰寫的《大的愛和大的戰爭》一文,後者引用了2009年倫敦經濟學院的金澤聰(Satoshi Kanazawa)的研究和另一篇題為「一夫多妻制與戰爭之間的聯繫」的文章。該文章稱:無論在哪裡實行,一夫多妻制都會破壞社會穩定,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不平等的形式,給年輕人造成痛苦。

文章還說「一夫多妻制」 是阿拉伯之春爆發的原因之一,為什麼博科聖地和伊斯蘭國的聖戰分子能夠征服奈及利亞、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大片土地,以及為什麼印度尼西亞和海地的一夫多妻地區如此動蕩,就是因為一夫多妻制社會更加「血腥」,更有可能侵犯鄰居,更容易崩潰。「該雜誌還稱:在一個非政府組織「和平基金會」編製的20個最不穩定的國家中,多妻是這些國家生活的特徵。

但是,如果仔細審視,這20個國家中大多數受到西方「去穩定運動」的直接或間接影響,甚至葉門(第4名),伊拉克(第10名),敘利亞(第6名),阿富汗(第9名)經受了西方聯盟的入侵和轟炸。

這是《經濟學人》不會提及的「聯繫」,因為它支持這些「干預措施」。誰能忘記該雜誌把戰爭販子布希和布萊爾放在封面以「真誠的欺騙者」 為題粉飾入侵伊拉克?《經濟學人》不過想忘記伊拉克戰爭(導致100萬人死亡,並將中東變成一團糟)、忘記兩次世界大戰的大規模傷亡。

南蘇丹和蘇丹在《經濟學人》的上述論點中佔有重要地位,但同樣,美國贊助石油資源豐富的南蘇丹分裂、在該地區造成不穩定,也沒有被提及。

《今日俄羅斯》另一位撰稿人Dan Glazebrook在關於全球飢荒的文章中這樣說:奈及利亞的情況也是戰爭的結果,而博科聖地的擴散是與北約對利比亞的摧毀直接相關的。《經濟學人》卻稱利比亞的毀滅是「 自由主義國際主義的微弱勝利」。

越是分析全球形勢,就會出現一種非常明確的模式:美國及其盟國在世界戰略重要地區瞄準了一系列具有獨立傾向的資源豐富的國家,在他們未能直接入侵的地方,煽動內戰以促進自己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一個典型的例子是20世紀90年代南斯拉夫。




分離主義政治家和武裝民兵得到了支持,即使他們曾被列為恐怖組織,如科索沃解放軍。當事情失控時,北約國家可以利用當地的暴力作為「干預」的借口,目的是使巴爾幹地區完全受到經濟和軍事控制。世界各地都在重複這種模式。2006年,美國駐敘利亞大使威廉·羅巴克(William Roebuck)的電報討論了巴沙爾·阿薩德政府的「潛在脆弱性」以及「利用它們的可能手段」。美國及其地區盟國為了實現其目標而使敘利亞充斥著武器和外國聖戰分子,這能歸咎於敘利亞作為「脆弱國家」的一夫多妻制嗎?

必須說,這一切都不能否認當地力量的能動性,或者將其從戰爭罪行和暴行中解脫出來。這也不是對一夫多妻制的辯護。每個國家應該決定自己的婚姻法。

但是,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談論世界上的衝突地區,卻不提西方在引發戰火和攫取戰爭背後的商業利益發揮的作用。「 戰爭,衝突,這都是生意」,在卓別林1947年的經典電影結束時,反英雄Verdoux先生嘆息道。那些支持西方精英集團意識形態的機構更喜歡責備別的東西,這並不奇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8: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