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俄戰爭之後,南洋30萬華僑不願做中國人,集體求入日本籍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百家雜評

  1904年2月8日,日俄戰爭爆發。1905年9月5日,日俄戰爭結束,日本戰勝俄國,躋身世界列強。

  此時,讓人驚訝的一幕出現了,身處南洋的30萬華僑,不願做中國人,竟然集體申求加入日本國籍。

  對此,當時革命黨大佬宋教仁卻深表理解,並在1906年的《民報》上,發表的一篇名為《南洋華人求入日本籍》的文章。

  

  大清對南洋華僑不問不顧

  其實,自清朝建立之後,南洋華人猶如被拋棄的孩子,任人魚肉,生死予奪全掌握在洋人之手。

  1741年,紅溪慘案中華僑被殺1萬多,荷蘭人甚至準備好了道歉,但清政府甚至誇獎荷蘭人做得好。

  1742年,印尼紅溪慘案第二年,乾隆直言「天朝棄民,不惜背祖宗廬墓,出洋謀利,朝廷概不聞問。」

  最終,此事過後,荷蘭人沒有受到絲毫懲罰,各種貿易依然如火如荼,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日俄戰爭后華僑求入日籍

  日俄戰爭之後,日本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對日本在全球各地的商人,也給予正常禮待,而非魚肉。

  然而,當時華僑雖然掌握了南洋經濟命脈,但猶如韭菜一樣,隨時都可能被殖民者割掉,朝不保夕。

  至於清政府,不僅不加以保護,反而認為其罪有應得,活該如此。因此,華僑將歸屬瞄向了日本。

  日俄戰爭后,不但是南洋的華僑,就連廈門、汕頭一帶的商人、海盜們,都紛紛想辦法加入日本籍。

  

  宋教仁對此給予同情理解

  1906年1月22日,宋教仁在《民報》上,發表了《南洋華人求入日本籍》的文章,讀來讓人感慨!

  (1)「可憐哉,無政府保護之民乎!無論遇強國也,即當弱小之國亦有難堪者焉。」

  (2)「然荷蘭官吏甚虐待華人,不可言狀,清政府又不能保護,至於近日全島華人因日本戰勝,欲求歸化日本,藉以託庇。」

  (3)「人孰不知愛國,然鋌而走險,急何能擇,亦人情之所常有矣,我同胞固有不得已之苦衷而後為此者矣。」

  (4)「乃相牽去國門謀衣食糊其口於四方,叨天之幸,不藉國家之政策,得殖財產,長子孫,以雄視海外」,即互相扶持,出國謀生糊口,不需要政府廢心力,就能謀得財產,讓子孫雄視海外。

  

  (南洋血)

  後記

  1905年,印尼華人代表陳福祿,親自去日本,求日本政府收容之,但日本以格於國際慣例拒絕。

  其實,當時日本雖然戰勝了俄國,但還需要沉澱,再加上並非自己國民,所以自然不想找麻煩。

  因為,一旦收留這群華僑,那麼荷蘭殖民者就會擔憂「日本是否對印尼有野心了」,從而對日本不利。

  但不管如何,南洋華人境況堪憂,幾百年來的教訓慘重,讓他們想找一個靠山保護,其情可原。

  總不能說,大清既要華僑忠心,獻出財產,又不給絲毫保護,哪有這樣的好事!

  宋教仁對華僑的行為表示理解和同情,這更讓人對他的品行增添一份敬佩!

0

主題

1209

帖子

360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600
沙發
北極天翁 發表於 2017-7-6 11:03 | 只看該作者
現在的China王朝一樣視海外華人是狗屎和王八蛋不聞不問,除非是國企或高官。所以大部分海外華人都加入所在國國籍,海外華人依然是中國人但已經不是China 王朝人不是Chinese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4 06: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