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蔣介石人生最後四次公開露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31 0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紀歷史

  

  第一次在報紙上露面

  蔣介石病重后第一次在報紙上露面,是蔣氏的三孫蔣孝勇和方智怡結婚時奉茶的照片。蔣介石自1969年車禍后,3年多里一直無影無蹤。美國的《華盛頓郵報》因此公開刊載了一條電訊,標題竟是:《台灣秘不發喪,蔣介石確因猝遭車禍而死》。

  由於有了來自美國的這條爆炸性新聞,台灣社會動蕩不安的局勢一時難以控制。那時初出茅廬的蔣經國一時代替不了蔣介石。作為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對外界越來越離奇的猜測心焦如焚。幾經疾病的折騰、身體早已失去支撐能力的蔣介石,根本不可能公開站出來以他的行動闢謠。這時,忽然來了一個好機會,那就是蔣介石的三孫蔣孝勇要結婚了!

  依照浙江奉化老家的舊俗,孫兒在結婚時,一定要向祖父和祖母奉茶。宋美齡感到蔣孝勇的結婚,不僅可以給正在生病的祖父沖沖晦氣,同時,更有在政治上加以利用的價值。於是,她就精心策劃和安排了一個在榮民總醫院奉茶的儀式。

  此時的蔣介石,已經坐不起來了。可是,因為蔣孝勇和方智怡要前來奉茶,他必須支撐著坐起來。那天,宋美齡命人將蔣介石的病房布置一新,而且還搬來了幾扇畫屏,以作為拍照的背景。當蔣孝勇和方智怡乘坐的轎車來到榮民總醫院時,蔣介石在侍衛們的攙扶下,堅持坐在一張寬大的太師椅上,來接受孫兒和孫媳婦的「奉茶」。宋美齡精心安排的這一「奉茶」儀式,前前後後用了也不過三五分鐘,可是當場拍下的那幅珍貴照片,刊登在《中央日報》上,卻收到了平息謠傳和安定人心的奇效。照片上正襟危坐的蔣介石和衣飾華貴的宋美齡,讀者根本看不出他們有什麼不悅之色。宋美齡利用媒體所作的宣傳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第二次公開露面

  蔣介石重病後第二次公開露面,是在1973年11月。蔣介石接見國民黨十屆三中全會主席團時的新聞照片,雖然公開發表的初衷也在於平息朝野的輿論和猜疑,可是那一次蔣介石確實是不得不出現。因為作為一黨的總裁,如果蔣介石在會議中一直不露面,那麼他究竟是否真正活在世上的疑問,就會再次成為海內外輿論的焦點。在這種情況下,宋美齡便決定讓蔣介石在醫院的病房裡,以接見大會主席團成員的方式,表示他現在不但還活著,而且仍然控制著國民黨。

  依蔣介石當時的身體狀況,即便讓他坐在病房裡的椅子上,一一接見大會主席團的30多位成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蔣介石的心臟病正處於危險期,分分秒秒都在儀器的嚴密監控之下。所以,當蔣的特別醫療小組的醫生薑必寧等人,聽說蔣介石要在醫院裡接見主席團成員時,不禁都大吃一驚,姜必寧甚至要向宋美齡面陳蔣不能接見主席團成員的意見。可是特別醫療小組的召集人王師揆阻止了姜必寧,因為王非常清楚宋美齡的性格,只要她決定了的事情,任何人也休想勸阻。

  到了接見那天,難題仍然擺在宋美齡的面前,蔣介石面對那些許久不曾見面的國民黨大員們,必須擺出一種身體健康、精神健旺的神態才好,還要和那些人一一握手。但是蔣介石因為病久體虛,右手無力,連抬也抬不起來,雖然他始終想用寫毛筆字的方式來恢復手的力氣,然而每每都以失敗告終。如果蔣介石僅僅不能握手,倒也罷了,因為那些主席團成員,都是蔣介石從前的舊部袍澤,光見面不握手也不會引起非議。關鍵的問題是,讓蔣介石獨自坐在椅子上,他的右手會因為乏力而垂下來,給人一種右手已失去控制能力的印象。

  就在宋美齡愁腸百結的時候,一位精明的侍衛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用透明膠帶紙將蔣介石的右手牢牢貼在沙發扶手上的建議。宋美齡依言照做,才渡過了此一難關。

  第三次公開露面

  蔣介石的第三次公開露面,是在蔣孝武的女兒蔣友松周歲生日上。當時,刊載在台灣報紙上蔣介石含笑懷抱重孫女的照片,曾經讓許多不知內情的人們,都產生了蔣介石身體很好的錯覺,任何人從這張大照片上都看不出蔣介石是個正生著重病的垂危病人。

  可是,就為了這張用於宣傳的照片,宋美齡和她身邊的人,不知煞費了幾多苦心。蔣介石那無力的手臂根本不能抱孩子,但宋美齡還要求他必須將孩子抱在懷裡。好在那位官邸攝影師很善於在瞬息間搶拍,當蔣孝武剛把孩子放在蔣介石懷裡的一剎那,他就已經神速地按動了相機的快門。這樣,在短短的瞬間里,一幅將產生轟動效應的蔣介石「全家福」照片就完成了。

  第四次公開出場

  蔣介石的第四次公開出場,是宋美齡精心安排的最後一幕,也是蔣介石生命終結前最難完成的一次露面。

  如果說前三次拍照都可以弄虛作假的話,那麼美國駐台「大使」馬康衛與蔣介石見面的新聞照,是根本無法作偽的。因為這是馬康衛在卸任前最後一次拜會蔣介石,是一次地地道道的「官方」重要活動,蔣介石再像前幾次儼然稻草人那樣獃獃地短時間默坐在椅子上,肯定是不行的。他不但要端端正正地坐在沙發上,而且還要有相當長的時間來面對美國客人才行。

  更重要的是,這位美國「大使」馬康衛想拜見蔣介石的用意不僅僅是禮節性的辭行,他還想藉此機會,試探蔣介石的身體究竟是否如外界傳說的那樣將要不久於人世,這也正是白宮急於想了解的事情。蔣介石如果接見馬康衛,絕不能像前幾次接見家人或者舊部那樣,可以馬馬虎虎拍張照片,幾分鐘即可草草了事,不但要與他握手,還必須要與他進行一定時間的談話。否則這位美國人會感到蔣介石是在冷落一位外國「大使」。

  當時蔣介石已經離開榮民總醫院,回到了士林官邸,他的病情也有了些許的好轉。但就在宋美齡決定讓蔣介石接見這位美國人的時候,蔣介石的心臟開始出現了間歇性停跳,這是個最危險的信號。如果讓蔣介石接見馬康衛,甚至要讓他坐在那裡與客人進行長達幾十分鐘的交談,會不會突然發生意想不到的危險?如果發生了危險,這個責任又由誰來負責?

  宋美齡當然知道蔣介石此時根本不宜接見這個美國人,可是,她仍希望給白宮留下一個蔣介石的身體很好、能夠繼續統領美國在亞洲的這艘「不沉的航空母艦」的印象,所以在這位「第一夫人」的堅持之下,最終還是決定讓重病中的蔣介石接見馬康衛。

  1975年4月5日上午,蔣介石吃了一些維他命丸,進入睡眠狀態。突然,他的心電圖上的心搏曲線變成了一條白色直線。在場的醫護人員進行急救,但已回天無力。從此,蔣介石的健康問題,已無需再靠精心安排的拋頭露面來掩蓋了!

  (據《世紀風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4 20: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