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科院報告:京津冀須摒棄行政區劃限制 重點規劃「微中心」

[複製鏈接]

26

主題

26

帖子

18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路路路tiny 發表於 2017-5-24 07: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發布的《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2016~2017)》指出,在加緊規劃雄安作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同時,也應儘快落實「微中心」建設。報告建議,在京津冀區域摒棄三地行政區劃的限制,在距離北京40~100公里範圍內,重點規劃建設5-6個「微中心」,每個規模面積20~3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控制在20萬以內,以打造京津冀新的增長極,全面增強對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疏解的吸引力。
  該報告由北京市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推出。報告稱,《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正在加緊規劃建設之中,同時 「微中心」建設也要加快落實。在京津冀區域規劃建設「微中心」必須摒棄三地行政區劃的限制,進行統籌規劃與推進建設,全面增強「微中心」對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疏解的吸引力。
  課題組負責人、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認為,「微中心」建設要著重研究和解決好三個關鍵性問題。首選是科學選址、聚焦重點,「微中心」的選址區域至少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與北京中心城保持合適的空間距離,建議在40~100公里範圍內,以滿足「微中心」與中心城之間「一小時通勤圈」的需求;「微中心」的規模要適中,具有集聚增量資源的可開發利用的空間余量,建議規模面積20~3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控制在20萬以內。
  第二,「微中心」的選址區域要具有發達的交通條件,近期能通過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等與北京中心城區實現便捷的聯繫,遠期最好具備規劃建設專用市郊鐵路的條件與可行性。
  此外,趙弘認為,「微中心」建設還要分階段、有重點的推進。建議近期規劃5~6個重點「微中心」集中打造,儘快形成設施完備、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專業化發展的非首都功能集中承接地。遠期,可結合京津冀整體空間格局的優化以及城市群內優勢產業鏈發展的需要,規劃建設第二批乃至第三批『微中心』,最終形成以北京為核心、多個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特色功能的『微中心』共同簇擁下的京津冀大都市圈格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7 18: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