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缺乏安全感是最常見的婦科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4-26 0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周沖;來源:周沖的影像聲色

  有一次,和一群朋友去郊遊。

  半路上,開車的男生手機響了,因為不方便,他簡單說了句:「我在開車,等下和你聊!」掛了。

  有人問:「誰呀?」

  「還能有誰?女朋友唄!」

  話剛說完,電話又來了。他逮了空,低頭看了看,摁掉了。接著,電話又響,一遍遍,一次次,沒完沒了,無休無止。他終於煩了,罵:「一天到晚吵死個人!」

  我理解他,但更心疼電話那端的女孩。

  一個人,若不是極其沒有安全感,便不會一遇冷落,便慌張失措,六神無主,自制力土崩瓦解,繼爾喪失理智,執拗地,絕望地,向渴望的那方,索要一些篤定的音訊。

  是誰說,男人最想要的三個字,是「我懂你」。女人最想要的三個字,是「我愛你」。

  但如果一方過於缺乏安全感,很可能,因過於緊張、焦慮、患得患失、歇斯底里,這兩者,都遭致破壞。

  她得不到愛,他得不到理解。

  兩個人,都向對方伸著手,期盼著,索取著,對峙著,求而不得,又累又苦,內心的空洞,愈加深而大。

  

  Malika Favre插畫作品

  △

  其實這不是特例,幾乎所有女人,在安全感上,都有著程度不一的貧乏癥狀。

  有一女友,姿容超絕,追求者無數。

  她也戀愛,只是不知何故,每一場都極短。兜兜轉轉,時光蹉跎,韶華漸逝,最終嫁了一老男人。

  有人不解,問她:「那麼多青年才俊,為什麼不選?卻偏偏要嫁一個這樣的人。」

  她說:「我父母很早就離異,整個童年都孤苦伶仃,所以心裡太渴望溫暖,稍微遇到一丁點冷落就受不了……以前遇到的人,開始時都挺好的,後來都受不了,只有我現在的老公,能一直包容……」

  眾恍然大悟。只是我仍擔心,這種父與女式的關係,照顧與被照顧的婚姻,到底能持續多久。

  果不其然,三四年以後,丈夫漸漸從羔羊與老牛的結合體,變成色狼與惡犬的雜交物。

  他到處勾引女性,微信、陌陌、同學、同事、合作夥伴,都不放過地撩騷。

  他說,也不是因為愛,只是她太緊張,生怕失去一丁點愛,於是,全面控制我的一切,什麼都要查看,什麼都要干涉。婚姻太窒息了,他要尋一個出口,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所以,他對她的哀愁與哭鬧,表面服從,實則置若罔聞,甚至開始逆反,有一次鬧得太厲害,居然出手摑她。

  她驚在原地,繼而大哭:「想當初,你對我……可如今,你居然……」

  得知這件事以後,我在微信上和她聊:

  其實,只有兩個大人,才會彼此相愛。但你把自己當成孩子,總是要要要,而無法給給給,那麼,他就會去尋找另一個伴侶,能和他平等地對話,輕鬆地相處,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男人,而不是一個父親。沒有男人,會與女兒相處一生,只會與妻子執手偕老。

  

  △

  童年的陰霾,我們都無法選擇。但成年後的世界,卻可以自我建造。

  如果你也是缺乏安全感一族,首先,不用太緊張,因為,這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婦科病。你有,我有,她也有。

  其次,你得問自己一個問題:安全感,到底由誰負責?由丈夫嗎?由男朋友嗎?由情人嗎?

  如果你說是,那麼,你這一生,都永難擺脫被拋棄的恐懼。

  當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之本,都系在他人身上,必然會終日動蕩,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緊張得自己都厭惡自己。這種來源的安全感,必然會帶來不安全。

  你只有自己站起身來,學著自我負責,自我保護,自我完善,這樣,你才能最大限度地,不再受制於人。

  

  △

  這是一種能力,只有具有自省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的人,方有可能獲得。

  當你能將一場離婚,定義為「和平分手」,而不是「我被拋棄」時;

  當你能對著自己的餘生,說「我負責」,而不是「你要負責」時;

  當你能對著你們的問題,說「我很抱歉」,而不是「你這人渣」時;

  當你能在他求婚成功之後,說「我們一起成長」,而不是「從此以後,你要照顧我,養我,讓我開心,讓我放心」時;

  當你能在他愛上別人之後,說「你可以選擇」,而不是「你對我不忠」時……

  你就擺脫了「物」的屬性,和嬰兒式的匱乏,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只有兩個獨立人格的人,才會認識到:成年人的關係里,不存在拋棄與被拋棄,從根本上說,也無需存在忠誠和責任。

  也只有兩個獨立人格的人,才能真正戀愛,共同成長。

  共同成長,必然帶來真正的安全感——它不來自外部規則,也無關倫理道德,只是兩個生命,行至佳境,坐看雲起,自然而然達到的親密。

  這時候,我們就會真正洞悉,這句話的奧義:對自己負責,就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愛負責。

  作者:周沖,80后的老女孩,自由寫作者。2015年離開體制,現定居於廣州。一個人,一支筆,過一生;微信公號:周沖的影像聲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1: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