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鄧小平時代的六大關鍵人物(機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2-9 02: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果說,毛澤東時代是中國的"政治1.0時代",那麼,鄧小平時代是中國的"政治2.0時代"。鄧小平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走向,也改變了每一位當代中國人的命運。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中國的一個轉折期,以後來的眼光可稱為"鄧小平時代"。而華國鋒、葉劍英、胡耀邦、陳雲、李先念、習仲勛等,正是那個時代的幾位關鍵人物。

  關鍵人物一:華國鋒

  通宵為毛主席站崗

  1955年華國鋒成為湘潭地委書記。他在湘潭大搞集體化,毛澤東有一次回鄉時注意到了他。

  1959年夏天華國鋒接待毛澤東回到故鄉湘潭縣。當時中國還沒有空調設備,據說華國鋒因為擔心天氣太熱和毛澤東的安全,在卧室外面通宵為毛站崗,以便使他能夠開著窗戶睡覺。在華國鋒的領導下,湘潭的毛澤東故居實際上成了全國的聖地,華國鋒將周邊一帶也變成了旅遊景點。他還在毛澤東的家鄉韶山興建了水利灌溉工程。華國鋒早在1967年初已是湖南省第二把手,在 1969年4月的中共九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70年他成為省委第一書記。

  華國鋒是個多面手,他具備在所有重要部門的工作經驗:農業、工業、財政、文教和科技。1971年8月27日,毛澤東讓華國鋒擔任了廣州軍區第一政委。華國鋒從1973年到1976年在政治局的工作經歷,使他得以廣泛了解全國性的政策問題,同時有機會結識其他高層幹部。他沒有外交經驗,也從未在正規軍工作過。在1975年1 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副總理和公安部部長。

  華國鋒不屬於出類拔萃的領導人,但在毛澤東看來華國鋒是他的政治運動的堅定可靠的擁護者。不過與毛澤東這位浪漫主義革命家不同,華國鋒所享有的名聲,來自他親自調查研究並解決問題的實幹作風。

  關鍵人物二:葉劍英

  為鄧小平復出發揮了關鍵作用

  葉帥是個隨和的人,他能夠爭取到並保持背景十分不同的人的信任,這種能力廣為人知。他在"文革"期間自願選擇了靠邊站,沒有參與到是非之中;"文革"時他沒有擔任要職,因此也不是受到嚴厲批判的對象。

  1971年10月3 日,林彪逃亡失敗剛過兩周,毛澤東和葉帥就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軍委辦公會議",用他們認為忠於毛澤東的人取代了林彪的追隨者。毛在第二天召開軍委辦公會議,發動肅清林彪在解放軍領導層可能留下的殘餘影響的運動。1972年2月,葉劍英主持召開會議對林彪的錯誤進行清算並向軍隊發出新的指示。會議召開幾天後,按照葉帥的指示下發了一個文件,其中列舉出林彪領導軍隊12年間所犯的錯誤,以及開展軍隊整頓運動的內容和程序。

  葉帥一直得到毛澤東的善待,毛澤東去世后他又在逮捕"四人幫"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後來成為一個擁立新領袖的人,一個為華國鋒出謀劃策的可敬元老。在為鄧小平1977年復出鋪路方面他也起了關鍵作用。華國鋒靠邊站後葉帥也退了休,在廣東家鄉度過他的晚年。

  關鍵人物三:陳雲

  毛澤東曾問:為什麼好像只有陳雲能搞好經濟?

  鄧小平在莫斯科時,那裡正在實行"新經濟政策";而陳雲在莫斯科時,斯大林已經建成社會主義體制並制定了蘇聯的五年計劃。鄧小平去蘇聯時是學生,陳雲去蘇聯時則是中共高層幹部,可以跟蘇聯領導人交往,甚至見過斯大林。離開莫斯科后他在新疆住了半年,試圖在那裡建一條中蘇之間的固定運輸通道,但這項工作因為地方軍閥馬步芳及其騎兵隊的阻擾而失敗。後來,陳雲在1950年代初中國的經濟計劃中發揮了領導作用,他與蘇聯顧問有著良好的關係,在他們的幫助下制定了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當中共建都北京時,陳雲已經建立了東北的經濟秩序,此後他開始主管全國的經濟工作。他所面對的最迫切問題,是如同脫韁野馬一樣的通貨膨脹—軍閥混戰時它從未被馴服,抗戰後則完全失控。陳雲採用嚴厲的行政處罰手段強迫商人停止漲價,但他們拒不服從,於是他轉而利用市場:他把庫存貨物大量投放市場,使價格直線下降,從而粉碎了商人的抵抗。通過行政管制和市場手段雙管齊下,中共在陳雲的領導下於1952年完成了國民黨和軍閥多年無法辦到的事情:控制住了通貨膨脹。

  從1950年代初開始到大躍進以前,陳雲統一了全國的糧食收購體系,確保了從農村徵購足夠的糧食以供應城市。這種進步,再加上從蘇聯引進的工業項目,使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直到1958年大躍進時毛澤東把謹慎的陳雲推到一邊,讓計劃部門失效,重創了經濟。就在災難延續之際,毛澤東又把陳雲叫回來領導恢復經濟。陳雲在1960年代初再次恢復了經濟秩序。毛澤東曾問:為什麼好像只有陳雲能搞好經濟?

  關鍵人物四:李先念

  曾擔任劉鄧大軍的副司令員

  在國共內戰的後期,李先念率領手下的部隊來到冀中平原離他家鄉村莊不遠的地方。當時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遇到了嚴重困難,李先念利用自己的當地關係為他們提供了支持,由於這項工作他被提拔為劉鄧大軍的副司令員。

  1949年中共獲勝后,李先念留在湖北任省委書記。此後幾年他又在武漢市、湖北省和中南局擔任過不同的高層職務,他在中南局時曾與林彪共事。李先念在武漢時負責處理經濟問題,1954年鄧小平辭去財政部長一職后,李先念便奉調回京接替了鄧小平。在1956年中共八大之後召開的中央全會上,李先念成為政治局17名成員之一。

  他與陳雲不同,在外交上扮演著積極角色,他曾接待外國代表團,並有幾次出國訪問。例如他在1972年就陪同尼克松總統遊覽了長城。在外國人的記憶中,李先念是個親切和藹的人,很用心於自己的本職工作。此外,他不會強烈表明自己的意見,避免採取擁護某個領導人反對另一個領導人的政治立場。

  關鍵人物五:胡耀邦

  積極平反"文革"冤假錯案,為改革開路

  1950年胡耀邦在川北擔任黨委書記時,鄧小平作為上級就認識了他(當時,由鄧小平擔任黨委書記的西南局總部設在四川)。1952年六大區的幹部奉調回京時,鄧小平也回到中央任職,胡耀邦則被任命為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

  胡耀邦有一次和客人開玩笑說,鄧小平看上他是因為他身高只有一米五,是唯一比鄧小平個頭還矮的幹部。其實鄧小平有很多理由選中胡耀邦:他在江西和延安蘇區工作過多年,和其他高層領導關係都不錯。此外,鄧小平知道胡耀邦學東西很快,而且很刻苦;他精力旺盛,獻身於改革,凡是能推動國家前進的事,他都會全力以赴地去做。他被公認為那一代人中最能幹的幹部,他從1952年至1966年一直擔任共青團第一書記,其中有十年(1956—1966)鄧小平恰好一直擔任黨的總書記。

  胡耀邦在1960年代初帶職下放去湖南省湘潭市擔任黨委書記,后又去陝西擔任省委書記,這段時間他也幹得不錯。1967年初紅衛兵搞了一個批鬥鄧小平支持者的名單,排名第一的人就是胡耀邦。

  1977年12月被任命為組織部長后,胡耀邦不知疲倦地投身於平反"文革"冤假錯案的工作。他還領導著理論工作,推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在1978年12月三中全會之前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胡耀邦在消除不同團體的分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促進了在人事任命方面的共識,並協助起草了三個主要發言人—華國鋒、葉劍英和鄧小平—的講話稿。

  關鍵人物六:習仲勛

  把廣東建成改革開放的橋頭堡

  1934 年習仲勛只有21歲時,便已在陝西的一個中共小根據地擔任高崗和劉志丹手下的高層幹部,他們在這裡迎來了由毛澤東率領的長征之後筋疲力盡的部隊。毛澤東認為習仲勛是個很有前途的幹部,他很快就被提拔為西北局黨委書記。在抗戰和內戰期間,習仲勛一直在西北地區工作。

  1950年,時任西北局最高負責人的彭德懷奉命率軍赴朝鮮參戰,習仲勛短暫擔任了西北局事實上的一把手,而當時鄧小平是西南局的最高領導人。同年稍後,習仲勛奉調回京擔任了中宣部部長,1953年他被任命為政務院(后更名為國務院)秘書長。1959年他擔任了副總理兼國務院秘書長。

  劉志丹的弟媳在 1962年發表了一本有關劉志丹的小說,歌頌劉的事迹,被認為是替高崗翻案。毛懷疑這篇小說的發表與習仲勛有關,把他貶為洛陽一家工廠的副廠長。直到 1978年習仲勛才得到平反,得以離開洛陽去廣東任職。在那裡,他在把廣東建成全國的試驗區,以及與北京官員的協商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13: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