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策三連擊撲滅虛火,直播產業必然重構價值生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6 2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老尚看科技

  

  直播,在2016年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經歷過一段野蠻生長之後,有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6月,中國網路直播用戶規模已經超過3.25億元,網路直播整體市場規模約為100億元。但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文化部陸續出台網路直播規範管理措施和條例之後,以秀場為重點的直播產業立刻感覺到刻骨的冰寒。但在我看來,一系列直播監管措施,撲滅的是模式雷同、內容低劣的直播虛火,直播產業必然會藉此機會走向構建價值生態的正途。

  秀場直播熱鬧過後,留下了什麼?

  據相關調研報告顯示,截止到2016年6月末,現有的直播平台中,泛娛樂直播佔比大約為44%,秀場直播為34%,遊戲直播份額約為16%,其餘類型直播佔比為6%。其中秀場直播因為門檻低、發展迅猛而備受關注。但在我看來,隨著直播政策法規逐步規範,那些單純依靠顏值和性感身材的秀場直播,所受的衝擊應該是最為劇烈的。拋開直播監管政策趨嚴這個因素,秀場直播商業模式過於單一、盈利模式很難持久,更是秀場直播模式真正的致命傷。

  在今年,找網紅來直播發布會,成為了很多廠商的選擇,甚至有一場邀請上百位網紅來直播發布會的盛況,但熱鬧過後,廠商們發現,熱鬧是網紅帶來的,直播過後,熱鬧散去,並沒有價值留存。從我親歷的廠商邀請網紅來做發布會直播過程看,粉絲絕大多數都是網紅帶來的,廠商並沒有什麼手段和渠道來做粉絲沉澱,這些直播觀眾大多數是奔著網紅們精緻的妝容和傲人的身材來的,至於發布會發布了什麼產品,這些產品都有哪些新特性,這完全不是他們所關心的,所以營銷效果並不令人滿意,這也讓秀場直播的變現路徑越發單一。

  中國有龐大的消費人群,短時間來看,秀場直播模式可以依靠土豪和粉絲瀟灑打賞來延續,但這種誘導衝動消費的變現模式,既不能真正撫慰心靈,甚至連溫暖身體也無法做到。所以我認為直播產業的當務之急,是回到價值生態重構之路,在移動網際網路實現普及之後,直播是最直接有效直達用戶的傳播模式,發現商家真正的營銷渴求,並與優質內容相匹配,那麼直播產業必然能夠煥發出蓬勃的新生機。

  直播價值生態重構的關鍵點,是內容和商業的平衡

  在滿足客戶需求這件事上,首先要找到用戶的痛點,才能有針對性的措施。我們隨便去跟做過直播營銷投入的客戶去問問,諸如直播卡頓、體驗不佳,目標用戶難以有效聚集和沉澱等老大難問題,往往是大家抱怨的熱點。

  所以構建直播價值生態的關鍵,就是要解決這些直播頑疾,並且創造出健康可持續的新商業機會。其實國內一些專業直播解決方案商,也在針對這些難點、頑症動腦筋、想辦法。樂直播的一系列創新,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樂直播基於SaaS、PaaS系統平台為支撐,打造的基於微信生態的直播系統,當做直播預熱和吸引用戶時,一鍵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並不需要再去下載專門的APP,而以往分享到朋友圈的直播告示,如果按此途徑點進來而不單獨下載APP,那麼除了乾巴巴地觀看之外,不能送禮物也不能有任何互動,也不能做一鍵關注,誰能記得住主播很多位數的數字ID?結果就是看完就散。而樂直播系統,因為是基於微信生態,所以它允許多賬號同步直播,利用興趣高度關聯和細分的公眾號,樂直播可以對粉絲進行有效的梳理和沉澱。

  樂直播系統,可以通過互動插件,來實現自動關注、現場抽獎、現場投票、彈幕互動、打賞點贊等豐富有趣的直播互動,依託微信成熟的在線支付手段,樂直播還能夠實現拍賣等需要交易和支付的複雜應用場景。所以從商家的角度來說,藉助樂直播可以進行靈活有趣的在線營銷,而且可以把有效用戶進行歸類和沉澱,因為直播後台和數據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也不必擔心直播刷量的問題。

  有價值的商業模式,必然不會明珠蒙塵。2016年樂直播的一系列創新,讓一些敢於嘗鮮的商家,收到了市場的回報。全新帕薩特華北上市峰會採用了樂直播方案,觀看次數達到了130112次;中信銀行《出國留學藍皮書》全國首發,有22815人次觀看;美育圓夢-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晚會的觀看次數達到了39821次……

  針對直播卡頓、畫面粗糙的頑疾,樂直播還提供硬體優化、可以插4張SIM卡的定製直播設備,這就相當於把4張4G卡并行加速,讓直播上行由單車道變為寬闊的四車道,還可以通過HDMI接駁專業的高清攝像機,這對於那些對直播畫質和流暢度要求較高的演唱會、發布會、體育比賽、分享會等應用來說,可以說是剁手也要收入囊中的利器。

  直播產業需要浴火重生,需要全產業鏈貢獻智慧

  從前文分析可知,秀場直播,僅僅是直播中一個分支,直播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與各行各業做融合創新,需要技術和方案提供商、內容提供商、主播、商家等全產業鏈的參與者貢獻智慧。如果僅僅把線下娛樂場的模式搬到線上,那麼這種類型的直播必然會越走越窄。

  近年來泛娛樂業的高度發達,各類電視真人秀持續大火,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內容和商業的高度融合,因為有了充裕的商業贊助,內容製造方可以採用頂尖的設備、團隊,也可以有財力邀請頂尖的明星加盟,而這些製作精良、IP號召力強大的節目,因超高人氣和關注度,也讓商家的投入有了豐厚的回報,這種良性循環造就了泛娛樂生態的發展。這種生態模式的建立和循環,同樣適用於直播產業。

  直播產業,必然走向高度的專業化和商業化,樂直播的產品進化軌跡,其實也是未來直播行業進化的一個縮影,在技術瓶頸解決之後,精彩的內容與樂直播等新型直播解決方案結合,那麼更容易找到商業和內容的平衡點,從而改變了以往單一靠用戶打賞的商業模式,它可以應用在更廣泛的領域迅速爆火,比如說在線教育、體育直播、線上銷售、在線諮詢等等場景,這才是直播產業真正的希望和未來。

  直播產業需要浴火重生,需要重構價值生態,這就需要從用戶需求、企業營銷痛點等方面去入手,真正讓商家獲益,真正讓用戶覺得生動有趣可參與,這樣才能形成健康、可循環的直播商業生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8 01: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