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歷這7關,才能成為真正的攝影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15 0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玉不琢不成器,所有攝影師都經歷過不少的磨練才有今天的成就,但當中經歷的階段又可以如何劃分呢?專業攝影師Steve Giralt有近廿年的攝影經驗,從年幼時使用爸爸的Nikon FM2拍攝校報的照片,直至今天成為專業的攝影師,他總結了一個專業攝影師會經歷的7個成長階段,這篇文章值得初學朋友參考。

  

  第一階段 拍攝只為記錄

  不重視技術,用手機、DC拍攝當下時刻、一個地方或事件,只為記錄生活,故拍攝時不太理會技術層面,包括構圖、光線、氣氛都不是考慮範圍。其實,大部份人拍攝就是為了紀錄,例如生活攝影,開始時大家越拍越投入,甚至有些社會、文化的想法,要用相機、手機把這些想法紀錄,這些都是「生活攝影」的階段,這是最沒有包袱的階段,最多人,也最易三分鐘熱度。如果你是這個階段,你的未來還有很多選擇。

  

  第二階段 開始關心器材

  開始明白靠隨便一部相機或手機是不夠的,開始注意器材:買什麼相機好?單反或無反好?開始重視技術,上網看教程、看攝影視頻、開始關心拍攝過程,為拍攝更好的照片,會買新鏡頭。這個階段是「微燒」的階段,極有機會轉為發高燒,只要別人對你的照片多些掌聲,或者參加比賽得到獎,而又沒有太沉迷的其他興趣,你可能很快就進入下個階段,大部份「初學者」都是這個階段,喜歡看器材,明知買機不送技術,但老是關心器材。

  

  第三階段 開始重視技術

  上網見到別人的作品與自己的不同,開始想了解怎樣拍,開始重視技術,關心如何拍攝才讓照片更好,考慮三分構圖法、光影處理等,擁有不錯的單反、多支鏡頭等,熟悉處理相片的軟體等,這時就已進入攝影高燒期。開始加入攝影群組討論、或者會上攝影班,成稍後就開始覺得自己「會拍照」,脫離初手階段。未達這個階段又自稱喜歡攝影的,其實都有機會打退堂鼓,但一旦進入重視技術的高燒階段,恭喜你,你已經踏入攝影的不歸路,無論你以後的路怎走,攝影將跟你一生一世!

  

  第四階段 沉迷相機,迷信畫質

  越來越投入,買新相機,迷信好機好鏡,想買全片幅,過度重視技術、但不重視概念,技術已能拍攝不錯的作品,不過太重視鑽研相機的各種設定,又不斷研究最新的器材,以追求相片的素質。這是「攝影高手」的階段,在攝影人的光譜中,算是接近精通攝影技術的一群,可能已經得過一些獎,享受攝影獎聲,朋友都知你拍照很厲害,有什麼典禮、慶典、活動,都會請上你拍照,而這個階段的人都樂意以攝影師的身份參與。但其實他知道,再下一步可能做職業,或開始要進入藝術的範疇。這是一修鴻溝,大部份攝影發燒友長期享受這個階段,也是他們的攝影歸宿。

  

  第五階段 開始知道照片要有信息

  開始發現其實攝影是視覺藝術或視覺傳播,攝影不止是一門興趣,拍攝不止或不是為了「享受攝影樂趣」,因為開始明白拍攝只是手段,作品才是目的,無論是邁向藝術或朝向職業,都要開始重視創作的概念,技術層面變成很自然而非刻意關心的事,因為所有技術都是為了作品,而不是為了「過手癮」,開始明白照片的信息才是拍攝的重點。由第四階段到第五階段是一次蛻變,而不是進階,這個階段的攝影人明白到,或需要把攝影視為過程和手段,到了這個階段,攝影人已經由享受攝影者轉化為利用攝影者,這個階段的攝影人,有意或已經從事攝影兼職或正式投入行業,或開始尋找展覽的機會。

  

  第六階段 重視概念,技術成熟

  重視概念,技術變得成熟,又能拍出意義豐富的相片,當拍攝商業作品時,能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相片;如果從事視覺藝術創作,開始策劃自己的個人展覽、實現自己的展覽,開始重視自已的攝影資歷中的攝影展覽經驗。這個階段的攝影人明白攝影不是競技,作品是初步目標,個人在行業的地位,或藝術圈的位置,是終極的目標。

  

  第七階段 不再為拍攝而拍攝

  技術與概念兼備,不再為拍攝而拍攝,所有拍攝的相片都是重要的作品,不再輕易送出作品,每幅照片都是為要說一個有深度的故事,或是完成一項工作,一個計劃。這是階段的攝影人如從事職業的,都會自視是專業的一份子,有別於攝影興趣者,如從事藝術攝影的,可能會自視為藝術家,而不再只停留在「攝影」的層面。

  

  但是,並沒有多少人能達第七個階段,多數人停留於第三或第四階段,只追求拍攝漂亮的照片。因為到達下一階段必須耗用大量心血、時間和天賦。作者最後也提醒其他人,應以明天比今天的相片更進步為目標,這才是最重要,因為學習攝影不能一夜成才,而是花一生的時間去探索。

  當然,以上是粗略的分類。攝影的路是個人選擇,每個階段都重要,要學會享受。有人認為可以畢生享受拍攝的樂趣,做職業?做藝術?免了,有人則享往藝術之路或職業之途,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你又會怎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9 21: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