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扶不起的阿斗是真傻還是裝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10 0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英明的皇帝,為什麼被說成傻子

造福蒼生的舉動,卻讓他遺臭萬年

好端端的一個皇帝,為什麼被歷史冤枉這麼久

當皇帝本是一件令人格外舒坦的事,但是有這麼一位皇帝當得那是相當的憋屈。在他登基后的前十年,他既是君主又是子侄,必須老老實實聽一位老相父的話,沒什麼作為人主的爽快。

後來管教束縛自己的老相父死了,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大展拳腳,可死去的老相父卻留下了三個正值壯年的代理人。他要做的就是讓別人好好乾事兒,而自己的熱情與想法無處施展,偏偏又不能埋怨。這位皇帝便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劉禪。



一說到劉禪,大家都知道,他的小名「阿斗」,「扶不起的阿斗」便是他了。在民間他更是「弱智」、「低能兒」的象徵。那麼劉禪真的是一個愚蠢透頂,不可救藥的大傻瓜么?其實不然。

虎父無犬子

劉備,何許人也?這可是被曹操唯一承認能夠與他並駕齊驅的梟雄。他桃園結義在張飛家的桃園裡結識生死兄弟關羽、張飛,他三顧茅廬從南陽請來了諸葛卧龍,慧眼識珠在公孫瓚的部隊里挖來了趙雲...等等行為證明劉備是一個會識人的明君。



劉備除了劉禪還有劉永和劉理兩個兒子,如果再算上劉封這個認的義子,劉備總共有四個兒子。在四個兒子當中,劉備唯獨選擇了劉禪來繼承自己辛苦打下來的蜀漢江山。是其他三個兒子比劉禪還不堪還是劉備年老之後老眼昏花選錯了人,其實都不是,只是劉禪沒有大家想象中那樣的不堪罷了。



就連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也評價劉禪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可見至少在剛登基的時候,劉禪還是一個乖寶寶。

管教之下的叛逆

誰都會有青春的叛逆期,在相父嚴厲的管教下,劉禪那顆叛逆的心已經產生萌芽。在相父死去,又有三個代理人蔣琬、費禕、董允聯合管教劉禪,不允許充實後宮,不允許親近宦官。



當他的自由一點一點被束縛,皇帝的尊嚴一點一點被踐踏之時,劉禪終於爆發了。他找到了他心靈的依靠——宦官黃皓,他從言聽計從的黃皓那邊得到了心靈的慰藉。

大智若愚的裝瘋賣傻

在魏國奇兵面前,劉禪選擇了不戰而降。被俘虜至洛陽之後,司馬昭大擺酒宴,請劉禪和蜀漢的大臣們參加。宴會中間,司馬昭特地安排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漢的大臣看了這些歌舞,想起了亡國的痛苦,傷心得掉下了眼淚。只有劉禪看得喜笑顏開,當司馬昭問劉禪:「你還想念蜀地嗎?」劉禪笑嘻嘻的回答:「此間樂,不思蜀」。樂不思蜀的成語由此而來,也成為了人們批判劉禪傻子的鐵證。





其實這才是劉禪的大智慧所在,為了對比在這裡我們不得不說一下三國另外一位亡國之主孫皓的表現了。孫皓歸降后,司馬炎派人把孫皓以及投降的吳國大臣們帶來相見。在大殿上晉武帝對孫皓說:「朕設了這個座位以等待你已經有很久了。」孫皓反而回答道:「我在南方,也設了這個座位以等待陛下。」爭鋒相對,毫不相讓,當曹奐封王劉禪封公時,孫皓只封了個侯,這待遇相差的可不少,而且在孫皓歸降幾年後便離奇病死。

孫皓不明不白的死了,但是,劉禪可是「壽終正寢」。

劉禪雖算不上什麼明君,但定然不是那種愚蠢至極的傻子。他不過就是個亂世中被消磨了激情后一意苟且圖存的普通人罷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22: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