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有效提高手機攝影水平?試試這8個思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25 05: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手機遇到攝影,會有怎樣的化學反應?

  怎麼拍照能讓朋友圈與眾不同?

  下面就以iPhone手機攝影大賽(IPPA)獲獎作品為例,講講怎麼用手機拍出高逼格的攝影作品

  ▼

  

  攝影師 Loulou d』Aki

  

  攝影師 Kevin Casey

  

  攝影師 Xia Zhenkai (中國)

  

  攝影師 Junfeng Wang(中國)

  

  攝影師 Brendan O Se

  

  攝影師  Vasco Galhardo Simoes

  手機攝影,你可能需要以下技能:

  

  攝影就是一門視覺藝術,有形式美的規律。運用環境中幾何元素的關鍵點就是區分有利(√)和不利(×)的幾何形狀。

  實際上這種辨別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因而有著無數的可能性。幾何造型的形態語言和其它語言形式一樣,都是為了表達設計者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內心情感的一種方式。

  下面,以斬獲IPPA的攝影師韓松的作品為例

  介紹一個有利幾何構圖小竅門

  

  攝影師韓松作品

  ▼

  

  

  

  

  在攝影構圖中,規律性的重複是很有趣的素材,可以強制地引導注意力,並給觀看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整齊的隊列,規則的窗戶,排列的石柱……重複的圖案可以作為主體,也可以作為主體之外的搭配圖案。

  善於發現素材併合理運用,拍攝者會沉浸在構圖的韻律當中,同時照片的趣味性也會提高,觀看者也會擁有同樣的體會。下面,再次選用韓松的作品作為範例:

  

  攝影師韓松作品

  ▼

  

  

  

  

  

  

  攝影是一門把立體空間凝結在二維平面空間上的藝術,如何使作品看起來有空間感、透視感?這是攝影中非常重要的技法。要達到透視、空間感的目的有許多手段,下面就結合圖片實例分析,供大家參考交流。

  

  攝影師韓松作品

  ▼

  

  

  

  將目光不光定焦在主體

  還關注其所在的空間

  

  世界中形成磁場

  兩個人因為傘形成一個聯合

  後面三個人和地毯形成關係

  

  攝影師 韓松作品

  

  攝影師 韓松作品

  

  攝影師  Aung Pyae Soe

  

  攝影師  yuki cheung (香港)

  

  

  

  攝影師 韓松作品

  

  攝影師 韓松作品

  

  攝影師  Jose Luis Barcia

  

  攝影構圖的本質就是對視覺元素的組合。現在就來講講最常用的三分法。三分法,有時也稱作井字構圖法,是一種在攝影、繪畫、設計等藝術中經常使用的構圖手段。

  在這種法中攝影師需要將場景用兩條豎線和兩條橫線分割,就如同是書寫中文的「井」字。再將表現的重點放置在4個交叉點中的一個即可。

  

  

  

  

  

  對角線構圖

  兩個人影也給畫面增加了不少看點

  由人構成的弧形簡直巧妙,而且剛好將畫面分成兩半

  

  人群形成了互相垂直的兩條引導線

  

  最絕妙的黃金分割吸引我們的視線

  整個畫面充滿縱深感

  

  

  視覺引導線的好處:好的攝影作品通常會有一個關注點(Point of Interest),它便是整幅作品的重心。而引導線則會引導讀者看到主體,感受到攝影師想表達的故事。現實生活中也很容易找到一些引導線,例如:

  馬路小橋流水整齊排列的燈柱光線和陰影樓梯顏色線條

  

  

  

  

  

  

  有的時候畫面太雜無法突出主題

  這個時候就可以截圖突出主題

  

  

  

  

  水面,鏡子,光滑的地面,倒影形成對稱美,反射面可以放在中間也可以放在三分之一處,拍出有故事的畫面。

  

  攝影師 韓松

  

  攝影師 韓松

  

  攝影師 Jian Wang(中國)

  

  

  

  

  

  

  

  

  看了這麼多大獎作品,最後以我個人的手機作品為例,示範如何構成一組成系列的手機攝影作品。

  

  

  

  

  

  

  它們或構圖極簡、富於韻律

  或者有故事性的構成

  最終的朋友圈呈現出的效果如圖:

  

  文中範例大部取材於手機攝影師韓松和IPPA歷年獲獎,侵權刪除

  作者:Supdin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6 16: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