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京東遭華爾街空彈襲擊,一年市值蒸發1500億

[複製鏈接]

845

主題

1065

帖子

1953

積分

商務合作夥伴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19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地一笑 發表於 2016-6-17 2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小桿兒 新浪財經

  

  京東遭華爾街空彈襲擊,一年市值蒸發1500億 。

  

  京東的「618」大戰還沒開始,華爾街就投來了「空彈」。

  繼該公司表示消費者開支疲軟導致其一季度商品交易總額出現下降后,其股價周三盤中下跌到了2014年在美國上市以來的最低水平。

  如若從京東2015年6月份創下的38美元歷史高位算起,至今公司股價已經幾乎腰斬。一年多市值蒸發了超過24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500億。

  僅今年以來,京東股價就已經下跌了超過37%,總市值蒸發了超過16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1000億。

  被惡意做空?

  5月8日,京東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京東實現凈營收為540億元人民幣(約84億美元),同比增長47.3%;經營虧損為8.649億元人民幣(約1.341 億美元),去年同期經營虧損為8.226億元人民幣。

  

  作為一家以燒錢換規模的公司,京東的虧損無疑是在意料之中。

  不過,在虧損背後,京東的另一項指標更讓外界關注。2016年第一季度,京東交易總額(GMV)達到1293億元人民幣(約201億美元),同比增長55%。雖然這個增速仍然保持為行業2倍,但是明顯放緩。從2015年第一季度到2016年第一季度其GMV增長率分別為:99%、82%、71%、69%、55%。

  在虧損與GMV增速下滑(自營業務)的雙重陰霾之下,當日開盤后,京東的股價一度出現跳水,下跌超過9%,最終以下跌7.02%,23.43美元收盤。

  蒼蠅不盯無縫的蛋,做空機構趁勢加碼。

  6月7日一封做空報告開始在華爾街流傳,其來源於主要投資亞太證券市場的新加坡畢盛資管(APS Asset Management)高級分析師Sid Choraria。在這份長達50頁的報告,指出京東存在以下問題,因此其股價被「極度高估」了。

   一、京東的商業模式無法依賴GMV增長

  京東成立的時間已長達12年之久,卻依然持續虧損。因此,我們不禁要問:京東擁有很高GMV,但這個指標卻沒辦法讓股東獲利,這是否毫無意義?

  二、京東因對外收購減記近10億美元

  在京東會計報表中,其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下的數字從116億人民幣減少到了88.6億人民幣,計提減值準備近28億人民幣。公司商譽從26億人民幣降至2910萬人民幣,降幅幾乎為26億人民幣。這表明,京東正在狂燒股東的錢,用於投資那些業績表現有限的生意,這種對外投資明顯過頭了。

  京東對於易車、拍拍、途牛和其他的投資尚未帶來良好的回報。

  APS認為京東去年虧損93.7億元(約合15億美元),其短期內更多股權投資可能發生虧損,這表明公司管理層作出的投資決策是倉促的,缺乏盡職調查,其資金配置令人生疑。

  三、對於一家擁有12年歷史的企業來說,京東的管理團隊都任期不長京東的企業管理文件顯示,除了創始人劉強東之外,京東的高管團隊任期只有大概三年左右。京東首席財務官是2013年9月才走馬上任的,只比IPO早了幾個月。另外一些關鍵的高管加入京東也才幾年的時間。對於一家成立了12年之久的公司來說,前十年那些公司早期的管理人員去哪兒了?

  京東並未對此報告進行正面回應,但在自媒體陣營中,有文章直接認為這篇做空報告的「專業水準之低讓人無法相信其撰寫者是一家投資公司的高管」,並稱京東商城實際上已經盈利,虧損主要原因推進新業務所致。

  但面對貪婪的華爾街,當營收高達1800多億之後,依然無法實現盈利,投資者已經失去耐心。

  「自重」難解  人均績效也面臨瓶頸

  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城市,就能看到京東的配送和包裹的身影,京東的內部人士說堅持的,總會有回報。

  京東的存在,無疑為消費者創造了價值,包括低於實體店的價格,更便捷的購物體驗等。但是為消費者創造價值,並不等於企業本身有價值。商業企業存在的最終意義,是在於通過為消費者創造價值而為股東帶來收益(大於等於股東的必要回報率或機會成本)。

  與京東的虧損不同,2016年第一季度,阿里營收241.84億元人民幣(約合 37.51 億美元),同比增長39%;凈利潤 53.14 億元人民幣(約合 8.24 億美元),同比增長 85%。

  業界的共識是,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阿里是平台收租模式,而京東是自營賺差價模式,這決定了京東要想盈利只能通過擴大規模降低運營成本,並發展其他衍生服務。

  京東在過去幾年的營業收入能夠迅速超越蘇寧國美要害在於周轉速度快,擁有更高的效率。但當前的情況似乎正在發生著變化,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阿里以及同夥蘇寧以及垂直類電商已經對京東形成了合圍。京東過去所依仗的周轉效率優勢其實已經在衰減。

  更為急迫的問題是京東人均績效的提升其實也正在面臨瓶頸,過去三年京東的人均績效與競爭對手們的差距正在縮小。

  據麵包財經的數據,京東的人均營業收入從2011年的約104萬,攀升到2013年的近181萬,提升相當明顯。但最近兩年,這一增幅明顯放緩。事實上2015年人均營業收入約171萬,比2013年低大約9萬元。

  與競爭對手的比較,也值得京東警醒。2013年時,京東的人均營業收入比國美高出約42萬元;但是到了2015年這種差距收窄到只有13萬元左右。

  自建的倉儲和物流為京東搭建了一個直達用戶的高速路,大數據和演演算法也能在一定意義上提高營運效率,但隨著要素價格的不斷攀高,京東或許始終無法擺脫這個壓在自身的「重」。

  路在何方 唯有等待?

  京東在美國IPO時,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中國版的亞馬遜。和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相似,信奉戰略性虧損的劉強東把京東定位成「中國亞馬遜」,忽視短期盈利而關注公司的長期戰略,「用今天的虧損換來明天別人無法超越的優勢」是二人的座右銘。

  這意味著京東可能擁有明天,但是你必須捏著鼻子包容它的現在?

  亞馬遜也曾在虧損的道路上走了二十年之久,直到2015年第二季度才開始扭虧為盈,至今已經連續四個季度盈利,並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追捧。

  亞馬遜最初的不盈利戰略是出於以犧牲利潤為代價瘋狂爭取市場份額的考慮。但隨後,這家電商巨頭髮力在雲計算AWS業務。

  據第一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亞馬遜北美、全球和AWS雲計算三個版塊的營業利潤率分別是3.5%,-1.3%和23.5%。AWS雲計算營業額是26億美元,營業利潤6.04億美元,佔一季度營業利潤11億美元的一半以上。利用較低成本替代前期投資費用這一優勢,AWS雲計算為亞馬遜創造了巨大的盈利潛力。

  此次財報中,京東特別提到,新業務(包括京東金融、O2O、技術和海外業務)運營虧損人民幣6億元,導致集團整體虧損。

  在截流方面,對京東來說成本費用已經控制的很好了,想要盈利,辦法就是需要繼續提高毛利潤率,那就必須要開源,其中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利用自營平台向第三方收取租金,但如何進行質量把控是一道難題。

  此外,在傳統業務範圍的農村電商拓展上,京東也同樣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總的來說,京東未來或許可以通過京東金融和京東到家來扭虧為盈,但是目前這些新業務仍處於發展期,還需要京東的投入和支持。

  劉強東此前曾表示希望京東金融占整個激動集團盈利水平的70%。京東金融高層曾說過,雖然短期內不會單純追求盈利數據,認為盈利是在多年的客戶資源、大數據資源等積累的基礎之上,是在這麼多戰鬥之後的必然結果。

  看營收還是看凈利潤是資本市場對公司進行估值的兩種視角。對於京東而言,擴規模增加營收是一以貫之的路數,但難度越來越大,而在如何盈利上京東又或許面臨著更為複雜的挑戰。

  投資人會否有耐心等到瓜熟蒂落?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強調,股東將可能得益於京東的高收益率,而穆迪和標普卻分別給了京東BAA3和BBB-的低位評級。

  彭博和Markit Ltd.彙編的數據顯示,投資者看跌京東的人氣現已達到有史以來最高水平,該股空頭頭寸本周達到了創紀錄的4,600萬股。

說的好啊!我在倍可親論壇打滾這麼多年,所謂閱人無數,就算沒有見過豬走路,也總明白豬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樓主的氣勢,我就覺得樓主同在社區里灌水的那幫小混蛋有著本質的差別,那憂鬱的語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1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