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們每個人都在思考:移民的價值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5-5-25 18: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移民是一個人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有人對此打過比方,說移民就像樹一樣連根拔起。對這一點,很多人都沒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移民官在告訴我通過了她的考察之後,曾語重心長地說,你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我們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做這樣的心理準備的。

我們過去所積累的個人經驗幫不了我們多少忙。在同樣一個文化環境下面,我們沒辦法得到這樣的經驗。我們從來沒有過移民的體驗,所以我們沒辦法預測移民生活到底會怎麼樣的。我們沒辦法體驗一下移民的滋味,所以也就沒辦法根據體驗來決定是否移民。所以很多人來了以後,又迴流了。大概是得到了體驗,得到了結論了。

移民之前人們所關心的主要是生活的細節,把很多的注意力都放在怎麼落腳,怎麼安置,怎麼辦手續上了。但是說實在的,這裡的手續真的是太簡單了。我們犯了經驗性的錯誤,以為安置和手續有多難。所以在移民之前,在這方面花的精力顯得太多了一些。當然,我們也知道一些找工作的難處,所以也為這個發愁。但是我們最終還是下了決心移民了。這主要是對自己是自信的,相信自己有能力應付這樣的困難。

飛過來以後,先是把自己安頓下來。找到一個住處,然後去辦SIN卡、醫療卡,慢慢適應周圍的環境。這些事情要不了幾天的時間。然後呢?我們就好像是被拋到了社會上,沒人管了。

的確如此。當一切都安頓好以後,沒人會管我們了。這是移民前後最大的不同。以前在國內,中學畢業的時候有大學接納了我們;大學畢業有單位接納了我們;換一個地方又有新的單位接納我們。所以不管走到哪裡,都是有人來管我們的。你口袋裡有一張或兩三張的文憑,你心裡不用發慌。而現在呢?我們是被拋到了社會上。就你一個不會游泳的人,一下子被拋到了大海里。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在面臨這種局面的時候往往像個孩子,顯得無助、可憐而又固執。一些人開始抱怨,一些人把氣撒到了加拿大的移民國策上。這些人一定是到老了都還成熟不起來。因為這些人從來就沒有想過個人的責任。不知道這些人有沒有發現,在加拿大,個人生活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個人選擇,個人負責。你有選擇的自由,但是你要自己對自己負起責任來。沒辦法,這個時候你要自己管自己了。你只有自己才能管好自己,這就是個人責任。從有人管,到沒人管,再到自己管好自己,這是一個巨變,這是一個飛躍。

我們是羨慕這邊的生活,懷揣著夢想而來的。不然的話,我們怎麼不會下了那麼大的決心呢?但是我們有沒有知道?這邊的生活是怎麼來的?

回顧過去,我們可以發現,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搞亂了我們,讓我們看不到真實的東西。我們以為移民就像是換一座城市,換一個單位,或者出一趟差一樣。我們總覺得會有好的命運關照我們的。因此我們好多人就這麼大著膽子,蒙著眼睛就飛過來了。事實上,我們有很多人是盲目的。這讓我們吃了不少的苦頭。但是吃苦頭也有吃苦頭的好處。吃到了苦頭,就會有思索,就會有進步。所以,我個人主張,應該讓新移民多多地去吃一些苦頭。希望那些吃夠了苦頭的新移民別向我扔臭雞蛋。如果您還沒從困境中走出來,那說明您的方向還沒找准,並不是說您的苦頭還沒吃夠。吃夠了苦頭,我們的人生會有一大飛越。所以從這一面來說,移民對我們是有價值的,它讓我們有了責任感。其實移民的價值遠遠不只這些。

我只想通過這一點來說明,責任感是一個大收穫。只有當我們真正有了責任感,我們才能體會到,這裡的一切都是靠個人責任和社會責任來實現的。如果你不對自己負責,你就很難適應這裡的生活,你就談不上生存,更談不上發展。移民之前總覺得自己是社會的精英,走到哪裡都有人會善待自己。但那不是真實的。那是一種虛幻的東西,是包裹在一件"皇帝新衣」下面的東西。移民之後我們重新發現了自我。這難道沒有意義嗎?

當然,對一些人來說,重新發現了自我是毫無意義。因為沒有工作,什麼都無從談起。所以當我們安頓下來后,最關心最痛切的是什麼?當然是找工作。在這種困境中的人們,當然是不大願意聽別人在這裡講"費話」的。但是我想說一些"費話」的原因是,一些人找工作困難,恰恰是因為沒有完成一個質變的過程,一個飛越的過程。如果沒有發現一個新的自我,如果沒有學會自己對自己負責,找工作註定了是一種磨難。這就是一個怪圈。人們最關心的是工作,但是工作最不Care的就是你。拿葛尤在《天下無賊》中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我本將心奉明月,哪知明月照溝渠!

我認為找工作難是一件非常好的好事情。如果找工作那麼容易,這個社會將是什麼樣子?我想我們大家肯定都不願意來了。容易得到的,也就不會珍惜。我們曾經這樣對待過我們的工作。那個時候我們還是"精英」。現在,我們不是"精英」了,但是我們學會了對自己負責,學會了珍惜每一份工作。

移民的過程,不是撈錢的過程,而是"淘金」的過程。移民是重新發現自我的過程。發現了自我,也就有了責任感。你有多大的責任感,也就有了多大的發展空間。這難道不是一個最寶貴的收穫嗎?責任感有三個層次,個人責任,家庭責任,社會責任。我們的移民生活的起點,也就是從這三個層次開始的。移民的過程就是在這三個層次上不斷提高自己的過程。從個人和家庭的小圈子,過度到擔負社會責任這個大圈子,這應該是一大進步,也是我們個人事業發展的一個過程。一個沒有個人責任感的人,找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都會很難。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盡到自己的責任,也沒有基本的職業操守。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人們是不願意與他打交道的,因此他的圈子就是狹窄的,他的事業當然也不會有什麼發展。說來說去,為什麼會說到責任感的問題上來了呢?這是這個社會所決定的。這是一個后工業社會,一個後現代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樣式與我們過去相比是有很大不同的。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另開話題討論。

所以說,學一個好專業,學習怎樣找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認識這個社會。來到一個新的社會環境,不花時間學習和了解,怎麼可能適應這個社會呢?真正有價值的學習,是學習這個社會。對這一點,能夠意識到的人還是不多的,這裡有事實為證。我曾經參加過各種培訓,各種講座。但是我發現最好的講座卻沒有多少人去參加。有關報稅的、拿助學金和牛奶金的、找工的講座,大廳里往往擠滿了人,連走廊里都站著人,一直站到聽完講座為止。可以還有另外一類的講座,也就是關於這個社會的歷史和現實的講座,卻是門可羅雀,一個人可以坐兩個位子。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只關心社會福利,而不關心社會本身呢?那個時候我就想,難怪呢,我們很多人的移民生涯會有如此多的磨難,從這個現象不就可以得出結論嗎?這不就註定了我們得到的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了嗎?從人們所關心事物,我們就能夠看到他們會得到的是什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當然,關心這個社會,有社會責任感,做個好公民不一定能賺到大錢;但做不了好公民,一定是不能賺大錢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說這些話,絲毫也沒有貶低和輕視那些只關心能得到多少社會福利的朋友的意思。說一說道理,只是想和朋友們商榷一下思路,對能帶來小錢的講座那麼熱衷,對能帶來大錢的講座卻是那麼的冷漠,這是不是反映了我們這些曾經是"精英」的"知識分子」的不成熟呢?當然," 大錢」和"小錢」只是我在這裡用來方便說理的兩個小小的"範疇」,您要和我辯理的話,不可在這對"範疇」上面大做文章啊,那說起來可就話長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06: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