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戰爭就要有所得 防預性戰爭是中國崛起的絆腳石

[複製鏈接]

39

主題

64

帖子

690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6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東貓 發表於 2016-2-23 19: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前朝鮮半島的局勢正在急劇升溫,戰爭正以超乎尋常的節奏快步向我們走來,從氫彈的實驗成功,到長程運載火箭的試射成功,朝鮮已經成為引發東北亞戰爭的火藥桶。美國不僅不能聽進周邊國家焦慮的聲音反而加大了調動軍事裝備進入朝鮮半島的力度,韓國像是個弱小的心靈在受到攻擊之前所流露出的本能反應、恐懼、焦慮與躁動。朝鮮並沒有的像自己的兄弟那樣表現的緊張,而是破罐破摔地接著耍自己的性子,根本就不知道或許在明天自己的末日就會來臨了。
        歷史告訴我們每當別國首先對我們發起戰爭的時候我們就只有等著挨打的餘地了,原因很簡單,首先發動戰爭的一方必定是已經在戰略上戰術上完成了周密籌劃和充分準備的國家,日本之所以入侵中國能夠那麼的順利,也正因為如此。促使挑起戰爭的一方取得勝利的另一原因是: 要在對方國力薄弱,沒有防衛能力,而又內亂的情況下發起戰爭。並且能夠準確地把握好開戰的時機,才是戰爭取得勝利的最為關鍵的因素。從甲午到九一八,從珍珠港到納粹德國的戰爭方式,都說明了這一點。
         我們已經十分清楚地發現當你后發制人的時候,我們已經沒有和別國對抗的條件了。那時或許還能僥倖地活下來,可是會發現自己已經是一個殘廢的人了。只顧逃命的人,和一個已經兵荒馬亂的國家,又如何面對一支整裝有素,有著周密組織規劃和充分準備的軍隊呢。到那時恐怕我們就只剩下清點自己還剩下幾隻胳膊、幾條腿的份兒了。其實當年日本人勝我們就是這麼勝的。后發制人的策略和投降實際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如果我們首先發動戰爭就必須要有所得:  當年朝鮮戰爭我們得到的是朝鮮作為戰略緩衝地帶為國家安全起到的防護作用,持續了超過六十多年的時間。可是其中的弊端現在也隨之逐漸地顯露了出來•••韓國和朝鮮之間的敵對情緒進一步的加重以後,同時把矛頭指向了中國。我們在朝鮮的戰爭儘管贏得了發展的時間,但我們也為之付出過慘痛的代價。現在看來當時如果韓國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那麼一個統一的朝鮮半島未必會對中國構成真實的威脅。美國也未必能夠長久地控制這個國家。歷史已經得到證明,實際上這個所謂的戰略緩衝地帶,並沒有真正的為我們起到想象中那麼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們的下一場戰爭是為了收復台灣,那麼我們就是為了統一而戰必有所得。如果是為了收復南海島嶼或者是藏南而戰,那麼我們是為收復自己的領土而戰,也將必有所得。但是下一場戰爭如果讓我們去和美國打或者和日本打,就顯得有些牽強而得不償失了。如若果真那樣,那麼我們的國力將會為之做出巨大的而毫無意義的消耗,卻不會得到任何好處。這正好是美日為我們準備的陷阱,如果我們真的加入了這樣的戰爭,我們只能自己去擔負這場戰爭的責任了,而這些都不能怪罪別人,只怪我們自己願意才跳下去的。
        我們不管在任何時候都要有行動的準則: 戰就必有所思,戰就必有所得。因此我們就必須要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戰爭時機開戰,就必須要自己去掌握戰爭的走向和主動,就必須要有選擇首先開戰的權利。
        在我們完成了戰略、戰術、和物資、人員上的周密籌劃和充分準備之後,取勝的機率也就完全掌控在我們自己的手中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