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只是沒有能力過我不想過的生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2-17 06: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概用了一個下午看完了一本書,怎麼說,感覺看到了一些關於夢想的東西。

  關鍵詞一:工作

  書裡面談到了一些工作的話題,我也在想學生時代有時間沒有錢,工作了有錢沒有時間這句話的含義。工作的時候,如果沒有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該怎麼辦?你一個工作你用三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但是你要待在你的位置上八個小時才能走,這樣的工作你做不做?又或者你的工作是你喜歡的,但是提供的經濟能力不足,家人反對,你該怎麼辦?

  後來想想學生時代的努力,追求的不過就是好工作,但是什麼又是好工作呢?作者在很順利的工作境遇中,毅然辭職追求自己的夢想,作為交換夢想的發起者,在一段時間內,受到的質疑,工作的困境,又或者家人的反對等等,才發現走一條很少人走的路真的是苦難到死,但是真正走了下去,人生似乎也才沒有遺憾。

  在要餓死的情況下,工作是為了讓你自己活下去,那我又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只要不餓著,只要死不了,不管別人怎樣評價你,你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也許後來我會慢慢發現,我們的心裡沒有能力承受走一條和別人不一樣路的議論,所以後來大家都有一樣的生活路子,一樣的一眼就能看到死的人生。

  關鍵詞二:幸福

  我們的世界都把這兩個字聊爛了,但是還是沒有說清它的絕對公式。作者提到一種情況是歐洲有一對夫妻,兩人和睦相處,非常幸福,有一天,妻子自殺了,理由是,她太幸福了,已經不能更幸福了,所以在最幸福的時候離開,就能永遠保留這種幸福。好像這種情況還不少,這種觀念和國人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觀念大不相同,中國人講究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不會認為應該在最快樂的時候離開。

  還有提到了一些人,類似於拋開一些去西藏,去遠行的人。有調查稱20到30歲的年輕人中有80%曾想過辭職去旅行。不是一個小數目,或者又有人要麼是羨慕,要麼就要聊一聊責任和擔當了。

  有人說我們這一代人和上一代差別真的太大了,就像我而言,父母還是小學文化,但是我早已知道了終身學習的意義,當我的父母還在為了讓孩子娶上老婆,還在為別人欠的一寫錢鬱鬱寡歡的時候,我卻在想著什麼時候我能出一本書,什麼時候我可以在台灣工作生活一段時間,什麼時候,場下有無數的人正準備聽我給他們開一場講座。而我的父母需要的只是我能坐在三尺方桌,衣食無憂,嫁個人,然後馬不停蹄走入每個人的循環。

  關鍵詞三:交換夢想

  生活,旅行,閱讀,交換夢想是作者最近在做的事。她說人生有兩件事,一件事要做的事,一件事想做的事。打個比方,在期末來臨的時候複習功課,在要考試的時候垂死掙扎就是要做的事。而現在我對著電腦打下這些字,毫無目的,甚至不知道誰會看到,多少人會看到,我還是在做的這件事,大概就是我想做的事。

  閱讀,寫作,跑步,在夢想前垂死掙扎是我最近在做的事。不想做還要堅持做的事,大概是最讓人噁心的了,但是每一個的噁心都是往心裡吞。交換夢想,我現在的夢想就是讓我們曾經的那些大膽的人生清單不是只是夢想,最痛苦的時候就是在前進的時候,希望每一步的前進都是為了接近自己那所謂我想要的人生。

  作者:文淺。不安分的大學生,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搗蛋分子,喜歡文字和遠方的心理學學習者,用文字探討更好生活的秘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7: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