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意識形態、文藝、宣傳與百姓生活是怎樣的聯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2-9 2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總斑竹 於 2016-2-9 22:48 編輯

  意識形態、文藝、宣傳與生活的關係

  什麼是意識形態?

  標準概念解釋是這樣的:

  意識形態,屬哲學範疇,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它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而是源於社會生活的存在。意識形態受思維能力、環境、教育、宣傳、文化、價值取向等因素影響。不同意識形態,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

  往大處說,意識形態就是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三觀。意識形態是三觀的內容總概括,三觀則是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往小處說,我們每個人在意識形態上都存在一定差異,這就像同樣的一家人在某件事上存在不同看法,這就是微觀意識形態上的差異。

  什麼是文藝?

  標準解釋是這樣的:

  文藝 ,文學和藝術,有時指文學或表演藝術,是人們對生活的提煉,升華和表達。文藝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文藝本質上是基於現實生活的文藝創作,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再塑造。生活是文藝的基礎,文藝是生活的升華與引導。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一、人人都有意識形態。

  每個人都有意識形態,而且正常情況下我們必然都受自己的意識形態左右,因為那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是我們的思想。

  二、任何文藝作品都是意識形態下的產物。

  意識形態是人思想必然的產物,沒有意識形態當然沒有思想了,有思想自然就有意識形態,兩者是孿生的。文藝創作來源於人的思想,所以沒有意識形態就不存在所謂文藝創作,一個連世界認知都存在障礙的人豈能有藝術創作?以後,誰再忽悠說沒有意識形態的文藝創作,可以把這段邏輯直接甩給他,他就只剩下啞口無言和狡辯兩種選擇了。

  三、藝術源於生活,藝術對意識形態具有引導作用。

  生活本身是文藝基礎,並非人人都能進行文藝創作,但人人都願意欣賞自己喜歡的文藝創作,會與這些文藝作品產生共鳴,並願意接受自己喜歡的文藝作品的引導。

  何謂宣傳呢?

  宣傳,就是宣揚和傳播,就是將觀點、見解、三觀、政策、產品等等各種需要讓目標受眾知道的信息,通過宣傳工具傳播給受眾,目的是讓受眾接納所宣傳的內容。

  宣傳需要藉助媒介才能實現,宣傳是基於意識形態的。宣傳在形式上有明有暗,直接廣告式的宣講告知是明線;通過文藝作品進行演繹是暗線。前者以直白、通俗易懂為主,目的是讓受眾接受並理解;後者以含蓄、藝術為主,具有精神享受性,目的是讓受眾潛移默化地接納併產生精神共鳴,形成更為一致的意識形態。

  宣講與文藝宣傳方式的使用原則

  直白宣講與通過文藝作品進行宣傳,兩種手法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只是形式不同,使用的方式、場合不同,所達到的目的也有一定差異。

  直白宣講就國家層面而言,國家政策要多宣講,要正大光明、接地氣地去宣講。因為,讓老百姓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方能實現一國的上下同心,攻堅克難,共創國家民族的輝煌大業。這種正面宣講,體現的是政府自信,叫明線主導。

  在這方面,政府部門要有充分的自信,要有條理地用直白的語言通俗易懂地去宣講。當然,這些政策也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真正為國家、為百姓好的政策,宣講出來大家方能接受,並對政策給予足夠的擁護。否則,如果變成誆騙百姓或根本不是百姓需要的政策,則會傷及政府公信力。

  直白宣講就企業層面而言,企業要宣傳自己的產品或樹立自己的品牌,也要正大光明、接地氣地去宣講。因為只有讓目標客戶群了解企業、企業的產品,與其需求形成對接,方能形成銷售,企業才能獲得發展,成就大業。這種正面的宣傳,體現的是企業的實力和對產品的自信,這叫明線主導。

  當然,產品也要從目標客戶群中來到目標客戶群中去,你的產品只有是根據客戶的現實需要而生產,以比較經濟的門檻幫他們解決物有所值的矛盾和困難,方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否則,如果變成了哄騙消費者或根本不是消費者需要的產品,則會被目標客戶群忽略。

  藝術宣傳就政府層面而言,意識形態要通過文藝作品的演繹來完成,文藝作品要接地氣,要進行創造性的演繹,要讓老百姓看得懂、喜聞樂見、感同身受,這樣才是好的文藝作品,通過文藝作品進行宣傳才能實現感情的上下通意,形成精神層面的共振,方能不分彼此,共度和諧春秋,這叫暗線引導。

  在歷史上,新中國之後我們也有很多這種優秀作品,譬如《白毛女》、《周扒皮》都是來源於舊社會的生活,以藝術形式充分體現出來后獲得老百姓心靈上的共振,才在他們心裡打下了極強的文化烙印。而在這些文藝作品傳播過程中,意識形態的教育就實現了,社會的三觀就會更正。

  再譬如,現在的好萊塢作品,他們通過各種酷炫的場景、跌宕起伏的故事以滿足人們對於電影作品的感官、精神需求,而在其故事主線的價值觀方面,則往往是以暗線的方式注入意識形態的內容。這些內容,全部都是符合西方價值觀的意識形態內容,然後通過這些內容對觀眾潛移默化地產生影響。

  電影《雲圖》中被克隆的人像牲畜一樣被西方人奴役和殺戮,其演員就是東方人形象,找到演員就是中國人,包括著名演員周迅。其它很多好萊塢電影,英雄往往都是美國人,而反角很多時候是非西方人的敵對者形象。這些細節甚至出現在遊戲中,著名即時戰略遊戲《紅色警戒》中的以思想控制他人的那個最大反角「尤里」,就是與列寧非常相似的形象。在兒童的動畫片當中,意識形態也無處不在,著名動畫片《變形金剛》中,那個總是拯救地球的汽車人英雄擎天柱,就是美國著名總統林肯的形象。

  這些都是在藝術手法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都涉及到通過潛意識進行意識形態的灌輸和引導,讓公眾在不知不覺之中接受其想傳輸的價值觀。但是,觀眾在接納過程中往往是不知不覺和喜聞樂見的,他們並不排斥這種方式,這就是暗線的威力。

  在企業層面上也有很成功的例子,以很有名的電視劇作品《大宅門》為例,《大宅門》是以同仁堂的歷史為藍本而寫的劇本,電視劇熱播的過程對同仁堂帶來了很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在占豪(微信號:占豪)看來,我們做宣傳,切不可在手法上將直白宣講與藝術宣傳搞反。國家在宣講政策時,不可用藝術演繹手法,因為那會脫離現實和真實,不夠實事求是,如此演著演著一定會被誇大並很快演歪;而在利用藝術作品進行藝術性的意識形態宣傳時,且不可用生硬的直白宣講手法,因為觀眾是看藝術作品是精神需求,需要的用的是藝術修飾手法,直白宣傳往往是宣著宣著觀眾就離場了,失去觀眾,宣傳目的自然也就難以達到了,甚至會起很大的反作用。

  世界要和諧,人須各就其位方能形成合力,發揮能量;事情要做好,需要各行其是,恰到好處,方能達到相應效果。明、暗手法完全不同,適合場合也不一樣,我們在做事情時需用正確的手段去做正確的事,切不可搞反,不可倒置,否則會脫離市場,往往目的也就達不到了。

占豪

0

主題

226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沙發
紫牛創造 發表於 2016-2-10 21:08 | 只看該作者
也太太太太幼稚了嘛!誰還敢相信中國人?中國人努力2000年比不上西方人近現代300年對人類的貢獻,中國人世界第一勤奮卻還填不飽肚子.這是因為中國人在相互欺騙上具有悠久的傳統,儒家鼓吹2000年的大同世界,獨尊儒術后沒有實現過一分鐘,現在還在把孔孟 當聖賢,假話說了兩千年成為真理,社會上怎能能不假冒偽劣橫行,所以這都是儒家封建思想、傳統遺毒侵害的結果。
對中國人來說,真相從來就不重要。他們被騙過太多次,不在乎再多這一次。生活在謊言中,人們早已麻木。不要說什麼歷史真相,歷史沒有真相;一切都是假的,只有錢是真的。他們相信「成王敗寇」的古訓:成功者創造歷史,「勝利者不受譴責」。
中國人不愛讀書也是好事,因為很多書有害甚至有毒,比如說儒家書,宣揚的都是封建思想、傳統的遺毒。
儒家式教育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培養更多的阿Q,更多的范進,更多的孔乙己,更多的閏土,更多的楊二嫂,更多的假洋鬼子,更多的腦     … 殘,更多的侏 … 儒,更多的抑 郁 症 患者,更多的冷…血…動物,更多的葯 ……家… 鑫式的暴   徒……培養出來這麼多相互殘害的貨色,對人民百害無一利,對封建統治者最好,這一些貨色不會造…反!

說來說去都是老問題,儒毒不除,國難不己,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王朝,為什麼只要一旦陷入到「尊孔反孔」的這個周期律中,必然 也就要陷入到興衰更替時間極短的另一個周期律中。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由於儒家學說的本質才造成的。  

  孔子儘管被儒家傳人尊為是鼻祖,是儒家學說的開創者,又被後世的許多人美譽為是平民教育的首創者,但是儒家學說的源 頭與核心內容卻是周公所制定的《周禮》,而《周禮》的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維護王朝統治的綱常制度。所以,不管孔子為 其增添了「成仁」,孟子為其增添了「取義」,還是後世那些名儒、耆宿為之增添了多少諸如「為 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內容,然而儒家學說都始終沒有跳出為統治階級效命的範疇,其根本的性質仍然是一種依附於皇權加官權的文化,所宣揚的仍然是一種極端的實用主義加 機會主義的人生哲學。  

任何依附於皇權加官權的文化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全心全意地為皇權加官權服務。在階級社會裡,文化為皇權加官權服務的根本途徑,就只能 是愚昧和麻醉被統治者,通過對被統治者進行思想麻醉和精神控制以及性格上的弱化,以達到接受、甚至是順從地接受統治者的統治的目的。  
儒家就是儒犬,是為了皇帝服務的虛偽君子的代名詞!滿嘴滿篇仁義道德,全心全意吃喝嫖賭,天天呼喚禮義廉恥,時時不忘坑蒙拐騙

一 兩句 說不清楚,有些詞 發不上來,詳情 可 百 度  goo gle :文 有 第 一
http://***/s/blog_61cf4c430102e0yx.html

透過虛偽看本質,儒家能代表先進文化嗎 ?儒家能給中華民族帶來富裕繁榮嗎?儒家能在世界文明的競賽中成功、勝利嗎?縱觀歷史 ,答案都是否定的。
     儒家思想的精華在於用「禮」來模糊人權,糟蹋人權。將社會分成嚴密的有利於封建專制的等級奴隸式思想制度。 將法律的社會地位逐漸降低乃至邊緣化,讓生存在等級社會中 最底層的人淪為「禮教的奴隸」。
儒家禮法治理下的社會,法律性同虛設,司法依附行政,平靜的外表下隱藏著巨大的腐朽和無序,動亂一觸即發,可萬曆十五年,一切都顯得盛世 安詳,絲毫意識不到三十年後即將發生的一切。開朝的篳路藍縷勵精圖治總是不可避免地走向陳 腐沒落積重難返,如何避開這個被詛咒的歷史怪圈?只在於我們是否有嘗試的信念。只在於今天的我們是否還有嘗試 的勇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4 0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