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媒體:從老虎落馬前的綽號看反腐信號

[複製鏈接]

334

主題

334

帖子

210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ook123 發表於 2016-2-7 0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四姓奴」「鳥巡撫」「李草鞋」「浪子宰相」「帶汁諸葛亮」....。.這些都是古代貪官的「綽號」,或許老百姓已經不記得他們的真實姓名了,但這些生動形象的稱呼卻流傳下來。其實不只是在古代,如今官場「老虎」也多有諢名與外號,這些稱號不僅反映了官員的民間口碑,甚至還成為中紀委巡視、斷案的線索。

「海運倉內參」(ID:hycplb)發現,在十八大以來59名落馬的省部級高官里至少27人有綽號,這些綽號風格各異,有些令人捧腹,有些則令人憤懣。這些「老虎」的綽號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江湖習氣型」,一類則是「掌故型」。

2014年7月20日,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市公安局局長武長順落馬,一時間引發坊間輿論熱議。據了解,武長順在天津市公安系統工作40多年,加上性格豪爽,外出時經常一身便裝,被一群穿著警服的下屬簇擁著走在前面,顯出一副「江湖大哥」的派頭,因此被人送了「武爺」的稱號。這位「武爺」言行舉止 頗有江湖習氣,據財新網此前報道,天津當地政法界人士透露,武長順涉案金額高達74億多元,且長期與多名女性通姦,並有多人為其生育私生子。武長順在十八 大后依然「不收斂、不收手」,最終受到了黨紀國法的處罰。

在此之後,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2014年11月,在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依法治國」后,《關於黨內同志之間的稱呼問題的通知》這份黨規文件 再次被聚焦,儘管它出台於1965年12月14日。根據這份跨越五十年歲月的規定,結合今日官場生態,官場必須禁用「兄弟」「老闆」「老大」等江湖語言, 「同志」才是黨員幹部之間正常的稱謂。

除了「武爺」這樣的江湖綽號,還有很多落馬官員的綽號都其人其事有關,可被稱為「掌故型」綽號。比如,2013年6月落馬的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 科,酷愛玉石收藏,其受賄總額近八成為玉石,其中一次收受的和田玉就價值350萬元,人稱「玉痴省長」。2013年10月落馬的原南京市長季建業,因將上 世紀中期栽種的梧桐等樹木移栽,引發南京市民不滿,便得了個「推土機市長」的綽號,市民稱六朝古都被他「開膛破肚」。

不過,這些掌故與「華南虎」萬慶良的「往事」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對於飢荒的老百姓,西晉白痴皇帝司馬衷曾問「何不食肉糜」,早已成為千古笑柄,相似一幕竟在當代再次上演。

2011年1月,在廣東省兩會上,時任廣州市市長萬慶良在談到高房價和幸福的話題時講道,「我工作了20多年,還沒買房,現在住的是市政府的宿舍,在珠江帝景130多平方米,每月交租600元,當然,政府會補貼一部分房租。」事實上,珠江帝景是廣州市著名的高檔住宅區,2011年,該樓盤的單價 即在每平米4萬元以上,130平米的房子,每月租金則在4000元以上。萬慶良「睜眼說瞎話」,便因此被網友稱為「六百帝」。

官員的綽號體現其民間口碑,這已是坊間的共識,而用綽號、稱號、代號來展現「老虎」即將落馬的「信號」,這在近年「打虎」故事裡並不罕見。比 如,在2014年7月底周永康正式被公布調查前,坊間對其「出事了」的說法已經存在,以至於在當年全國兩會後,發言人呂新華不得不用「你懂的」來回應媒體 的詢問,「政法王」「康師傅」「你懂的」「周元根」等稱號都曾在坊間流行,但它們的指向,都是百姓的民意和周永康最終落馬的事實。

去年12月25日,中紀委機關報刊文《「綽號」見「民心」》稱,對於紀檢監察幹部來說,多聽聽百姓給官員起的綽號,便可管窺一豹,順藤摸瓜,進 而查明就裡,懲腐肅貪。如此,方能及時表彰優秀幹部,懲處貪腐官員。中紀委借「綽號」進入巡視、調查,已經成了「打虎拍蠅」的方法之一。比如,中紀委第一 巡視組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巡視期間,聽到當地一句順口溜:「我們這裡窮,什麼都沒有,只有『五大官員富豪』,根據相關線索和進一步調查,不久之 后,時任恩施州副州長的肖作文落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3 0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