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些人18歲就明白的事,有些人80歲都不會懂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5-12-13 23:36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微口網

18歲,你在做什麼?這位18歲的紐西蘭的高中生本應該在畢業時在全校師生大會上做畢業致辭,在他寫好演講稿的一周前,卻突然被告知身患癌症,生命只剩下三個禮拜。


     為了這次演講,他積極地做了很多治療,最終坐著輪椅完成了這次演講。


    在演講中,他並沒有談論他灰暗的前景,而是告訴他的同學們:生命無常,活在當下。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三周,你會做什麼?哀嘆老天不公,生命無常?在悲傷中惶惶終日?後悔自己還有許多未完成的夢想?

  與其等到來不及時才去後悔,還不如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活在當下,在平凡的日子中發掘屬於自己的小幸福。

  不要渺小地活著,不要因為生活中瑣碎事而斤斤計較,不要把你自己的未來放置在別人手中。

  

  

  

  

  

  1

  把「應該」一詞

  從你的字典去掉

  它暗示著你所認為「應該」的事情就一定會發生;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當我們使用『應該』一詞時,它會在你心中形成一根在你面前不停晃蕩的粗壯手指,對著你充滿評判意味地一直指指點點:「我應該多鍛煉一點,我應該更快樂一點,我應該更懂得感恩......」

  所謂「應該」使得我們滋生了罪惡感與羞恥感,使得我們的快樂殆盡,促使我們不斷去做那些我們根本不想做的事情。

  所以,換一個詞吧,把「應該做」換成「我想要做」。比如,「我想要減肥,因為我想要變得更強壯並且成為一個角色模特。」

  這樣比恐懼和自我批評更能激發我們的動力。

  比如:

  我想要多笑

  我想要多喝水

  我想要多和老人和孩子在一起

  我想要多吃天然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我想要享受生命的每時每刻,嘗試新事物

  

  2快樂並不等於一直無憂無慮

  「我們無法控制所有生活中會發生的事情,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它們的方式。

  如果你遇到問題時總是想著「為什麼就我會碰上這樣的事情」,並總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的話,你心情很難好的起來,

  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去想:「為什麼我會碰上這樣的事情,而我又可以從中學到些什麼呢」,你的心態就會積極得多,就會感到渾身充滿力量,而這無疑將在心理上賦予我們正能量。

  關於快樂最大的一個錯誤認知,就是我們認為快樂是可以「外包」的——我們認為外界的事務才是快樂的源泉。但是,實際上,快樂並不是一種持續的狀態。

  作為一個人,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必然體驗著各種情緒,而非僅僅是快樂。因此,那些期望自己可以一直快樂的人反而會被這種期望所毒害。

  

  不管好壞,風水總會流轉。運氣是守恆的,心情也是。

  3別讓消極想法擾亂你的頭腦

  很多時候人們都會被情緒所擾亂,以至於對事實的認知能力被削弱,他們根本意識不到這些事情實際上並不是真的。

  也許你有著高高的賬單(雙11還沒緩過來,雙12又來了);也許你工作不順;也許你孑然一人,不知道對的人何時才能出現。

  但是至少,你的心臟還在強健地跳動,你身處溫暖的房間而沒有風餐露宿。

  生命是一所學校,我們一輩子都要在其中學習。困難就像課程中很簡單的一部分,終將像高數課一樣消失,但你從中學到的內容會相伴一生。

  經常告訴自己『我現在一切都好』,學會立足當下並且讓自己的身心都鎮定下來實際上會改變你腦中的神經通路——這在科學上叫作神經可塑性——而這樣一來『一切都好』也就變成了你的默認準則。

  消極想法都是紙老虎,深呼吸一下,告訴自己,」一切都好「。

  

  不要有負面想法,或整天想太多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把精力留在當下。

  4家是家公司是公司

  「在什麼地方就做什麼事,拋掉無謂的罪惡感吧!

  如果你在公司,那就專註於工作;如果你在家,那就專註於休息、打掃衛生、陪陪家人。

  家是家,公司是公司, 該幹嘛幹嘛,你非要在工作的時候去想今晚回家幹什麼,或者在家看電視的時候查收工作郵件,那我敢保證,你啥都干不好。

  如果你不在家人身邊,那麼多給他們打電話。

  

  5多和朋友聯繫相信我

  人們通常認為,當工作、學習任務變得繁重時,和朋友一起出去玩這種事就變成了一種奢侈,我們必須無奈地砍掉這部分消遣活動。

  儘管我們可能還是會去健身房,或者花大把時間來追新劇,但一旦忙碌起來后,很可能第一件事是削減和朋友在一起的時間。

  其實,保證和朋友相處的時間對於我們的心理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它也能使我們及時舒緩自己的壓力。

  對於我們的健康而言,保持友誼是一個很不錯的應對機制,也是一個必要條件。哪怕你再忙,也要抽出和朋友相處的時間。

  你的工作不會在你生病時照看你,你的朋友會。

  

  6花時間制定短期和長期目標

  很多人每天看起來很忙,但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他們都是瞎忙——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進行過反思與計劃,哪怕幾分鐘都沒有。

  周末本來要去看場音樂會,然後你就忘了;想一年內學會一門外語,但是一年半后這事情還沒影。

  有些事情,你自己不在意,那麼主動權就會落到其他人——如老闆、同事、客戶,甚至家人——的手中,你就只有做提線木偶的份兒。久而久之,我們自己就就再也想不起來那些真正有意義並重要的事情了。

  每周花上一些時間事先做個計劃吧——計劃出一些你當下喜歡做的事情,同時也要有個藍圖,考慮一下自己的長期目標。

  短期目標:比上個月多讀些書

  

  長期目標:每天慢跑10—30分鐘

  

  7重視「自我」你的快樂源泉

  人們總覺得照顧自己是一種很自私的表現,因此他們總是對自己不在意,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自我愛護,自我照顧,以及自我實現,現實中有無數個『自我』,全因快樂就來源於『自我』這一內在。

  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要對你幸福負責。

  

  自我愛護包括摒棄自己內心那些消極的想法,接受真實的自己,無論是優點還是瑕疵。自我照顧意味著給自己的精力設置一個界限,一旦超過就要花時間來重現養足精神。

  不為已經過去的事情而後悔,不去為未知的事情而恐懼。

  享受現在,活在當下。

  生命本就是隨機事件,生活中每一次的選擇,都會帶來未來的某個際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1 04: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