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全文(上)

[複製鏈接]

26

主題

26

帖子

17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iaobinbin 發表於 2015-12-6 1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政府4日在約翰內斯堡發表《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全文上篇如下:
  2006年,中國政府首次發表對非洲政策文件。近10年來,政策文件內容得到全面有效落實,為指導中非關係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5周年,今年12月在南非舉辦中非合作論壇第二次峰會,這是中非峰會首次在非洲大陸舉辦,對於加強中非團結、引領中非合作具有里程碑意義。值此之際,中國政府發表第二份對非洲政策文件,旨在進一步明確中國致力於發展對非友好合作關係的堅定決心和良好意願,全面闡述新形勢下中國對非洲政策新理念、新主張、新舉措,以指導今後一段時期中非各領域交流與合作。
  第一部分
  建立和發展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鞏固和夯實中非命運共同體
  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半個多世紀以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非始終是風雨同舟的好朋友、休戚與共的好夥伴、肝膽相照的好兄弟。中非傳統友好深得人心,已成為中非雙方的寶貴財富。長期以來,中非雙方堅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這是中非關係歷久彌堅的精神內核。新形勢下,中非雙方將在此基礎上,致力於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中非關係賦予新的內涵,注入不竭動力。
  2006年中國政府提出中非建立和發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新型戰略夥伴關係。10年來,雙方共同制訂並落實了一系列深化中非合作的重大舉措,極大地促進了中非各領域友好合作關係快速發展。中非政治互信進一步增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協調與配合更加緊密。中非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中國自2009年起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2014年中國對非貿易額增至2006年的4倍。中非人文交流快速增長,中非人員往來每年近300萬人次,中非友好的社會和民意基礎進一步擴大。中非交往與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中國對非洲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顯著提升。
  10年來,中非各自情況發生很大變化,肩負著新的發展使命。中國正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非洲正在積極謀求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朝著《2063年議程》描繪的美好夢想前行。中國夢與非洲夢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中非發展戰略高度契合,中非合作發展互有需要、互有優勢,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中國發展經驗、適用技術、資金、市場等相對優勢,有助於非洲破除基礎設施不足和人才不足兩大制約發展的瓶頸,有助於非洲把豐富的自然、人力資源優勢和潛能轉化為發展動力和惠及民生的成果,加速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更好地實現經濟獨立和自主可持續發展,更好地實現持久和平與穩定。
  10年來,國際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世界多極化進一步發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聯合國已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各國都面臨實現包容、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非洲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和最具發展潛力的大陸之一,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極,全球經濟增長新的一極,人類文明的多彩一極。中國已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現行國際體系的重要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中國同非洲等廣大發展中國家需要進一步增強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非雙方應充分發揮政治互信和經濟互補兩大優勢,推動中非合作全面發展,加強南南合作,促進南北合作,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樹立樣板。
  當前,中非關係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共同的發展任務、高度契合的戰略利益、合作共贏的廣闊前景,使中非人民更加堅定地並肩跨步前行。中國願同非洲國家一道,在傳承與發揚中非傳統友好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明上交流互鑒、安全上守望相助、國際事務中團結協作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促進中非友好合作全面發展,共同發展、共圓夢想,共同為中非人民創造更多福祉,為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第二部分
  堅持正確義利觀,踐行真實親誠對非工作方針
  加強同非洲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始終是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是中國長期堅定的戰略選擇。新形勢下,中國將秉持真實親誠對非政策方針和正確義利觀,推動中非友好互利合作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真」,即平等互信、團結互助,永遠做非洲的最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中國尊重非洲國家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尊重非洲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實踐和努力,願在平等自願基礎上同非洲開展治國理政經驗交流,促進雙方對彼此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的了解、認同和借鑒。中國一貫真誠支持非洲發展,不干涉非洲國家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非方,對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與非方加強溝通協調,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維護共同利益。
  「實」,即務實高效、合作共贏,秉持言必信、行必果的理念,不折不扣落實對非互利合作方針和舉措,在支持非洲實現自主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中非共同發展。中國願本著「築巢引鳳」、「授人以漁」理念,堅定支持非洲國家致力於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源開發,幫助非洲破除長期制約發展的兩大瓶頸,積極開展產業對接和產能合作,助力非洲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堅持以發展促和平,以和平謀發展,堅定支持非洲致力於自主可持續發展和「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在地區熱點問題上發揮更大建設性作用。
  「親」,即人心相通、和諧共處,推動中非文明互鑒,促進思想融通、政策貫通、民心溝通,為中非友好提供堅實的民意和社會基礎。加強中非在科教文衛等社會人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擴大民間交往,促進智庫、高校、媒體交流,支持地方往來與合作,鼓勵各自在對方國家和地區的人員與當地人民和睦相處,共存共榮。中國政府鼓勵在非企業和公民進一步關心當地福祉,積極回饋當地社會;努力為非洲人在華工作、學習和生活營造良好氛圍,不斷擴大和夯實中非友好的社會基礎。
  「誠」,即以誠相待、妥善解決問題,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推進中非關係,共同為中非友好互利合作營造良好的環境。中方願與非方加強政策協調和溝通,本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通過平等友好協商,坦誠面對並妥善處理中非合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使雙方都能從真誠友好和互利合作中受益。
  正確義利觀是中國對發展中國家外交的一面旗幟,講求的是義利相兼、以義為先、情義為重,核心要義是把幫助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同促進中國自身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推動世界更加均衡、包容和可持續發展。中國開展對非合作絕不走過去殖民者的老路,絕不以犧牲非洲的自然生態環境和長遠利益為代價。
  支持和幫助非洲國家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不僅符合非洲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中國開展對非合作始終尊重和維護非洲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秉持公道,為非洲伸張正義;堅持互利共贏,真心誠意支持和幫助非洲實現和平、穩定與發展。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同非洲國家及地區組織建立和發展關係的政治前提和基礎。中國政府讚賞非洲國家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統一大業,不同台灣發展官方關係和官方往來。中方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基礎上全面發展同非洲各國的友好合作。
  中國讚賞國際社會採取建設性行動、支持和幫助非洲實現持久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努力,願本著「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導」原則,以積極、開放、包容的態度同其他國家及國際和地區組織加強協調與合作,在非洲探討開展三方和多方合作,共同為非洲實現和平、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第三部分
  推動中非合作全面發展
  (一)增強政治互信
  1.密切高層交往
  發揮高層交往的政治引領作用,保持中非領導人頻繁互訪和對話勢頭,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加強溝通,鞏固傳統友誼、增強政治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維護共同利益,共謀發展,深化合作,為雙邊和中非關係發展提供強有力政治保障。
  2.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
  相互尊重和支持對方探索和完善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和政治制度。中方願同非洲國家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經驗交流活動,本著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共同進步的原則,從各自文明和發展實踐中汲取智慧,加強國家治理經驗交流,促進共同發展。
  3.完善政府間磋商與合作機制
  充分發揮中國同非洲國家之間外交部政治磋商、經貿合作聯(混)合委員會和高層級經貿合作機制、科技混合委員會等雙邊機制的統籌協調作用,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政府間對話與磋商機制,促進中非政府間對話與合作。
  4.促進立法機構、協商機構、政黨、軍隊、地方政府等各領域交往
  秉持相互尊重、加深了解、發展合作的宗旨,加強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同非洲各國議會及泛非議會等組織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友好交往,不斷豐富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內涵。
  擴大和加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同非洲國家議會、泛非議會及非盟經濟社會文化理事會、非洲各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等相關機構的交往。
  中國共產黨願在獨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原則基礎上,擴展和深化與非洲各國友好政黨和政治組織各種形式的交往與合作。積極探索建立集體交流對話的新平台,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深化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增進雙方對彼此執政體制和理念的了解和認同,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高執政能力,促進國家關係發展。
  保持雙方軍隊領導人互訪勢頭,加強政策對話,擴大青年軍官交流。
  支持雙方建立更多友好省州或友好城市,加強中非地方政府之間的交往,促進雙方在地方發展和治理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二)深化國際事務合作
  進一步加強中非在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和其他國際場合的交流與合作,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保持溝通與協調,在涉及各自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民族尊嚴和發展利益等重大問題上相互理解和支持,維護雙方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
  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中國堅定支持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治理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支持對聯合國進行全面改革,主張優先增加非洲國家在聯合國安理會和其他機構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以解決非洲遭遇的歷史不公。共同致力於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切實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呼籲國際社會繼續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特別是儘快落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改革承諾,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呼籲二十國集團加強與非洲的對話,支持非洲參與二十國集團事務。
  共同推動國際社會同舟共濟,權責共擔,落實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增強各國發展能力,改善國際發展環境,優化發展夥伴關係,健全發展協調機制,努力實現均衡、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增長,共同走出一條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之路,努力實現共同發展,增進人類共同利益。繼續堅持和弘揚平等互信、互利共贏、團結合作等原則,在新形勢下推動南南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廣範圍、更大規模方向演進。
  重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國際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的基礎性地位,同意共同維護髮展中國家團結,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原則和規定,特別是公平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推動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制,促進公約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注意到《聯合國關於在發生嚴重乾旱和/或荒漠化的國家,特別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約》取得積極進展,同意共同維護髮展中國家利益,推動公約全面有效實施。
  (三)深化經貿合作
  1.助推非洲工業化
  將優先支持非洲工業化進程作為新時期中國對非合作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以產業對接和產能合作為龍頭,以點帶面,助推非洲加快工業化進程,為非洲實現經濟獨立和自主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積極支持非洲國家根據自身國情、發展需求和切實可行的國際規則,改善投資發展的軟硬環境,完善吸引保護外國投資的法律法規和政府服務,破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和人才不足兩大制約發展瓶頸,積極有序推進中非產業對接與產能合作,助推非洲工業化和經濟多元化進程,提高非洲國家生產、生活和就業水平。支持非洲國家建設經濟特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築巢引鳳。引導、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在非洲共同建設經貿合作區,作為推進中非產能合作的重要平台,吸引更多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建立生產和加工基地並開展本土化經營,增加當地就業、稅收和創匯,促進產業轉移和技術轉讓。
  堅持「義利並舉、合作共贏、開放包容、市場運作」的原則,在條件適宜的非洲國家優先打造中非產能合作先行先試示範區。充分發揮雙方政府的引導、協調、管理和服務職能,加強宏觀經濟管理領域經驗交流;創新雙方在投資保護、金融、稅收、海關、簽證、移民、警務人員往來等方面合作機制,幫助非洲國家增強執法能力建設和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共同促進產能合作取得早期收穫,積累發展與合作經驗,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促進、帶動同其他非洲國家的合作發展。
  2.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
  將支持非洲農業現代化建設作為新時期中國對非合作的優先重點領域,切實加大投入,擴大合作,著力幫助非洲國家解決這一事關國計民生和經濟獨立的基礎產業發展問題。中國願同非洲國家分享農業發展經驗和技術,支持非洲國家提高農業技術、農牧漁業產品生產和加工技術水平,帶動農業產業鏈建設,增強糧食自主生產能力,促進糧食安全,提升棉花等特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增加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完善並繼續建設農業技術示範項目,實施農業優質高產示範工程,加強種子研發、推廣和普及,派遣高級農業專家組和農業職業教育教師組,擴大農業管理和技術培訓的規模和效果。建立和完善雙邊農業合作機制,發揮各自優勢和作用,加強項目監督和評估,提高合作質量和水平。鼓勵和促進中非農產品貿易。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到非洲國家開展農業種植、糧食倉儲、畜牧養殖、漁業捕撈及農產品加工等領域投資合作,增加當地就業、產品附加值和創匯,推進非洲農業現代化建設。幫助非洲國家推廣灌溉技術,有效利用水資源,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3.全面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
  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擴大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創新投融資合作模式。堅持市場運作為主、點面結合、注重效益的原則,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採取多種模式參與非洲鐵路、公路、通信、電力、區域航空、港口以及水資源開發保護、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參與項目投資、運營和管理。鼓勵雙方在項目規劃設計、工程建設、技術標準、工程監理、大型裝備和管理運營等方面開展合作。
  堅持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發展協調推進,注重規模和集約效益,優先支持經濟特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等相配套的基礎設施系統建設,為非洲產業發展和中非產能合作創造有利條件。積極推進跨國跨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非洲一體化進程。
  4.加強中非金融合作
  充分發揮優惠貸款等政策性金融、中非發展基金、非洲中小企業專項貸款、非洲共同增長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投融資平台作用,創新中非金融合作。支持中國金融機構與非洲國家、地區以及國際金融和開發機構加強交流並探討聯合融資合作,支持中非金融機構按照商業化原則合作建立合資銀行。加強央行間貨幣合作,商討擴大跨境本幣結算和互換安排,鼓勵雙方企業在貿易投資中使用本幣結算。支持互設金融機構,加大融資保險支持力度。加強中非在國際金融組織和機制中的協調配合,完善和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

0

主題

517

帖子

52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8
沙發
alis 發表於 2015-12-7 02:3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是發展中的國家,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為了實現現代化新體系,習總帶領著各級領導體察民情,切實為了百姓利益以身職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17

帖子

52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8
3
alis 發表於 2015-12-7 03:34 | 只看該作者
當狗狗們有手槍時,中美已經開始玩高科技和核威懾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6 22: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