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諾千金,氣候大會上的「中國典範」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12-2 1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1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出席氣候變化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的重要講話。講話中,習主席引用了法國作家雨果名言「最大的決心會產生最高的智慧」來期待各國在減排方面展現誠意、堅定信心、齊心協力。他還承諾中國將在2030年完成碳排放四項「國家自主貢獻」,於明年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繼續推進清潔能源、防災減災、生態保護、氣候適應型農業、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設等領域的國際合作,並幫助他們提高融資能力。(12月1日新華網)

  數據證明,工業化以來,因為碳氧化物的排放導致的溫室效應,地球平均升溫0.8攝氏度,海平面大約上升20厘米,海嘯、乾旱、颶風等各種自然災害也增加了三倍。科學家估計在2100前,地球的平均升溫將達4-6攝氏度,海平面上升1米,一些國家、島嶼和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區將會消失。1992年,旨在拯救地球行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通過,國際社會開始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此後,從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2007年的《巴厘路線圖》,2009年的《哥本哈根議定書》,再到今年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這已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一次締約方會議,而世界各國溫室氣體減排始終沒能被強有力地約束和執行,這其中,許多發達國家均都在各打自己的私利算盤,不想為自己在歷史碳排放的債務買單。

  世界資源研究所統計顯示,從1850年到2011年,歐美等發達國家累積排放佔全球的比重為82%,這些累計排放是今天發達國家富強的代價成本,更是導致地球溫室效應的主要元兇。而在減排責任認識上,發達國家卻總想攀比中國等新興發展中國家,藉機以平等減排地位阻止發展中國家進一步發展壯大,以維持自己的單邊利益。而根據《自然-地球科學》數據,從1870年—2013 年,中國143年的碳排放總量不及同時期美國碳排放總量的一半,也不及歐盟碳排放總量的一半,如果接人均碳排放量算,中國的數字將更低。

  不過,與發達國家對碳減排的消極態度相比,中國卻始終以一種自主意識積極踐行著綠色、減排大國責任。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即提出「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將節能減排確定為中國轉型發展的必經之路,並提出「要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落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由此,也拉開了全面深化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序幕。今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再次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節能減排、產業加快轉型升級、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做為『十三五』規劃的核心內容。本次氣候大會,中國鄭重承諾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讓中國責任更具體化。

  此外,去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期間,中美兩國在北京發布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在這份備受全世界期待的重要文件中,佔全球碳排放量高達44%的兩大國承諾,將協調採取強有力的合作行動,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今年9月底,習主席訪美期間,在《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宣佈於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並宣布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此外,中國還分別與歐盟、德國、法國、印度、巴西等主要經濟體分別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為本次巴黎會議凝聚起共識,起到了最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中國在溫室減排方面所樹立的典範、引領作用,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兩大陣營同時做出了表率,將有力推動巴黎大會如期達成全面、均衡、有力度的減排協議。同時,中國所做出的四項承諾和200億元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和「10、100、1000」合作項目,也為發達國家在溫室減排責任、義務做出了榜樣。只要各國本著維護「美麗地球家園」同一個目標,以「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和「各自能力」的基本原則,在「全面、均衡、有力度」三個努力方向上相互攜手、相向而行,發展中國家把節能減排當做發展機遇,發達國家無私提供資金與技術保障,到本世紀末將地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內的「美麗地球家園」目標必將如期實現。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7 09: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