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身邊有煙民 乳癌風險高1.6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5-10-19 22: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5-10-18 09:40:00 來源: 廣州日報(廣州)

每年10月是全球「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月」,受激素水平高等因素的影響,「年輕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往往比老年患者要差。
身邊有煙民 乳癌風險高1.6倍

正確自檢+定期檢查,雙管齊下才能儘早發現乳腺癌。Gettyimages供圖

▲最新研究:生殖遺傳、生活習慣及精神壓力成年輕女性乳腺健康殺手

▲專家建議:正確自檢+定期檢查,雙管齊下才能儘早發現乳腺癌

醫學指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余科達副教授、廣東省第二中醫院乳腺科主任郭智濤副主任中醫師

每年10月是全球「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月」。乳腺癌曾被認為主要侵襲更年期以後的女性,然而近年來,乳腺癌頻頻將「魔爪」伸向二三十歲的年輕患者。記者獲悉,受激素水平高等因素的影響,「年輕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往往比老年患者要差。

年輕女性該如何防範乳腺癌?哪些年輕女性更容易中招?

近日,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的「粉紅絲帶」公益音樂會現場,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了一份研究,對這些問題做出了最新解答。報告指出,在誘發「年輕乳腺癌」的諸多因素中,和年長患者相比,經常有精神壓抑和消極情緒體驗對年輕患者的影響更大。

專家指出,預防乳腺癌是系統工程,需要從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心理「排毒」方面入手。女性對乳腺癌保持警覺,「正確自檢+定期檢查」 ,雙管齊下才能儘早發現乳腺癌。

現狀

亞洲年輕患者比率高於西方

全球年輕乳腺癌患者的發病率近年來有明顯上升的趨勢,來自美國腫瘤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資料庫的數據顯示,約11%的乳腺癌患者年齡為35~45歲。而亞洲人群中年輕乳腺癌患者比率明顯高於西方,占亞洲所有乳腺癌患者的9.5%~12%。中國近年來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疾速遞增,成為年輕女性中死亡率增長最快的癌症之一。

主持「生活方式及心理應激對年輕乳腺癌患者患病影響」研究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余科達副教授表示,該研究分為病例組和對照組,對582例小於40歲的乳腺癌患者及540例小於40歲的乳腺良性疾病對照女性進行了近兩年的跟蹤調研。

研究者通過統計兩組女性的初潮年齡、流產次數、睡眠狀況、家庭食物開支等影響女性乳腺健康的因素,最後制定出乳腺癌危險因素對比表。

研究顯示,直系親屬中有乳腺癌患者的危險性是家族史陰性的年輕女性的2.4倍。同時,通過大量流行病學調查,未生育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要比生育過的婦女高,而女性首胎正常妊娠年齡越小,患乳腺癌的危險也就越小。

危險因素1

機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 婚姻不和諧

研究顯示,乳腺是對雌激素、孕激素反應極敏感的器官,女性很容易因精神創傷而影響神經內分泌激素的平衡,因此,長期不良情緒體驗可能與乳腺癌變相關。

「年輕女性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處於事業上升期又兼具家庭、社會責任,快速的城市生活節奏和社會壓力無法使其放慢節奏,」 余科達指出,當機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時,年輕女性會感到生活「很累」,身體不適,精神壓抑,自我調節能力降低,並抑制機體的免疫能力與內分泌平衡,從而降低了機體對致癌因素的抵抗力或使得機體的易感性提高,增加了罹患乳腺癌的危險。

另一方面,年輕女性面臨著婚姻的巨大壓力。報告指出,夫妻離異或分居、喪偶喪親等負面事件對女性情緒影響較大。這意味著,婚姻生活和諧對女性遠離乳腺癌來說,「是重要的保護因素」。

危險因素2

吸二手煙 烹飪中經常使用食用動物油

我國女性主動吸煙率雖然不高,但卻在家庭和職場中經常面臨「吸二手煙」的困境。此次研究結果證實,如果日常生活和工作環境中經常有人吸煙,年輕女性乳腺癌的發病風險高1.6倍。除了職場中的「二手煙」,在家庭烹飪用油中經常使用食用動物油,也是「年輕乳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

該研究還發現,儘管豆製品有助於預防乳腺癌發生,經常食用豆製品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風險降低,但在年輕女性群體中,這一結果似乎相反。

該研究顯示,年輕乳腺癌患者每周使用豆製品的頻率比良性組要高,經常吃豆製品的患癌風險是對照組的1.237倍。不過,研究者表示,這個問題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危險因素3

「完美人格」+焦慮抑鬱

年輕「乳腺癌」的發病與心理情緒問題有關,這一說法也得到了中醫的支持。廣東省第二中醫院乳腺科主任郭智濤副主任醫師說,長期高度的精神緊張、焦慮、抑鬱,會導致「肝氣鬱結」,對乳腺造成不良刺激,增加罹患乳腺疾病的風險。

郭智濤在和患者的交流中發現,相當多的年輕病友都有「完美人格」的傾向,那些凡事力求盡善盡美、遇不快常悶在心裡的「好女人」無法徹底排解不良情緒,更容易焦慮、抑鬱。「從性格和心理上看,東方人相對容易封閉自我,擅長壓抑內心感受,」郭智濤指出,東方女性不像西方人那樣,在心情不好時樂於進行「心理排毒」。然而,不斷累積的心理和情緒「毒素」恰恰是乳腺癌的誘發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近三十年來,西方飲食文化深刻改變了國人的「餐桌文化」,而受教育程度高、更易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女性首當其衝。郭智濤指出,亞洲人的傳統飲食結構以素食穀物為主,換言之,身體機制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營養結構,一旦變成西方化的高熱量、高動物蛋白質的飲食結構,就會吃不消,為乳腺疾病的發作埋下隱患。

早期發現

正確自檢+定期檢查

郭智濤提醒,自檢不能發現所有乳腺癌,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應定期到醫院進行乳腺篩查,「正確自檢+定期檢查」雙管齊下,才能儘早發現乳腺癌。

自檢主要有「對鏡反照三步自檢法」和「浴后觸摸自檢法」兩種。乳房自檢的最佳時間通常是例假來潮后的第9到11天,或者是例假結束后的第5天。浴后因皮膚濕潤,更容易發現乳房問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7 15: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