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楚瑜參選2016的政治策略

[複製鏈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15-10-4 2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題:宋楚瑜參選2016的政治策略 作者:黃宗昊(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

  早些日子之前,宋楚瑜參選2016的流言在台灣政壇傳的沸沸揚揚,橘營的政治動向,特別是和綠營之間的曖昧互動頗耐人尋味。8月6日,親民黨召開了記者會,宋楚瑜正式宣布參選「總統」,解開了這早已不是秘密的動向之謎。宋楚瑜參選的決定,既是基於他對當前台灣政局的研判,也是橘營整體政治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中源由,值得抽絲剝繭地梳理一番。

  台灣當前政局走向

  當前的台灣,有三組互相關連、但又各自獨立的政治情勢,和宋楚瑜決定參選以及橘營的政治動向息息相關,包括:「反馬」成為全民風潮、洪秀柱不易取得國民黨本土派支持、中間選民大量增加等。

  首先,從去年「太陽花學運」以降,馬當局的聲望就一直江河日下,導致去年底「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今年的情勢並沒有好轉,近日的「反課綱微調」又引發學生的抗議。姑且先不論事情的是非對錯,馬當局的風波不斷,難免予人執政不力、施政無能的觀感。「反馬」儼然成為當前台灣政壇的政治傾向,許多群眾在各個議題的立場未必一致,但對馬當局的失望與批評已成為共識。

  在這種氣氛之下,國民黨的洪秀柱陣營不能(可能也無法)與馬當局切割,選情被拖累的很嚴重;橘營之前卻藉由批馬,取得了一定的認同與支持。在嘗到甜頭之後,橘營覺得民氣可用,想趁著國民黨疲弱之際繼續落井下石。

  其次,國民黨的洪秀柱陣營在面對黨內本土派時,有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困境。先天不足,主要是洪秀柱意外地成為國民黨挑戰2016的人選,本身並沒有做好參選的充分準備,既欠缺中南部的基層人脈,對相關的組織系統也不熟悉。至於後天失調,則是國民黨在提名洪秀柱的同時,沒有妥善安撫黨內的本土派,特別是照顧其「精神領袖」王金平的出路。

  本土派「立委」的選區以島內中南部為多,反馬的情緒本來就較為強烈,在自身選情的考慮下,多半試圖與洪秀柱陣營保持距離。如此一來,特別是對橘營而言,自然就創造了許多可以見縫插針的機會。

  最後,相較於已有既定立場的藍營和綠營選民,在藍綠之間沒有特定立場的「中間選民」在去年「太陽花學運」之後大量增加,特別是在年輕族群中更是如此。中間選民的最大特徵就是「不藍不綠」,投票時沒有固定支持對象,端視當時的政治氛圍而定。特別是在藍營和綠營長期相互攻訐之後,很多中間選民同時對國、民兩黨都有不滿的情緒,甚至會將票投給「第三勢力」的候選人。

  中間選民的政治能量究竟有多大仍未可知,但去年底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普遍被認為是中間選民展現力量的成功案例。因而橘營也積極爭取這一群體的支持,試圖藉此改變台灣的政治版圖。

  正是上述情勢的交互作用與推波助瀾,讓親民黨覺得有機可趁,宋楚瑜遂決定參選2016。但值得注意的是,宋的參選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橘營政治戰略的關鍵環節。應從大局著眼,才不易被表像的紛擾所迷惑,以致於無法掌握台灣政局走向的深層脈絡。以下即由宋楚瑜參選2016為起點,解析橘營的政治戰略。

  重心放在「立委」選戰

  橘營很清楚,無論宋楚瑜和洪秀柱的選情誰高誰低,最終很可能都不是蔡英文的對手,在「總統」選舉中當第二名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宋參選2016,主要是為了推高親民黨的「立委」選舉成績,之後還有更大的圖謀。

  在「立委」選戰中,除國、民兩黨之外,親民黨相較於其他第三勢力的優勢在於:推出了參選「總統」的「母雞」,這隻選戰經驗豐富的老母雞,可有效幫補黨內「小雞」們參選「立委」的選情。

  宋的作用主要有二:首先,宋可與同黨籍的「立委」候選人分進合擊,不只可以幫「小雞」們遮風擋雨,回應來自藍、綠的攻擊,還可以扮黑臉主動出擊,同時又維護了「小雞」們的形象。其次,宋參選「總統」,可策略性地和部分國民黨本土派人士合作,幫其站台、拉票,藉此挖國民黨牆角,有助於擴大橘營選后的影響力。

  爭取中間選民和國民黨本土派的支持

  既然親民黨的重心放在「立委」選舉,拉抬選情的關鍵策略就是爭取中間選民和國民黨本土派人士的支持。有鑒於前述「反馬」已成為全民風潮,且中間選民未有固定的政治傾向,因此「批馬」、並與馬當局劃清界限,就成為橘營爭取中間選民支持的最重要策略。宋楚瑜在參選前後多次重炮抨擊馬當局與國民黨,話已講得十分不留情面。

  與此同時,橘營還頻頻與民進黨和柯文哲方面接觸,試圖在中間選民面前營造出一種超越藍綠對抗,中道、理性的形象。這樣的策略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一方面,在特定選區獲得民進黨不提名的實惠,例如在台北市的南港內湖選區,民進黨就未提名候選人,禮讓親民黨市議員黃珊珊參選「立委」。另方面,橘營試圖藉由宣傳,定調洪秀柱陣營的意識型態立場為正藍(深藍),將國民黨擠向極端/邊緣,以便於橘營搶攻中間選民的廣大票倉,拉抬其「立委」選情。

  除中間選民外,另一個橘營積極拉攏的對象,就是國民黨內的本土派勢力。由於對洪秀柱的正藍立場存有疑慮,「精神領袖」王金平的動向又不定,國民黨本土派目前人心惶惶。宋楚瑜在參選過程中,透過各種明幫暗助和殷勤走訪,希望能收編這股勢力,壯大親民黨。例如國民黨的現任「立委」李鴻鈞,在宋參選2016后就宣布棄選「立委」,未來很可能改披橘袍參選。

  原本親國民黨的地方勢力也產生動搖。例如基層實力強大的前雲林縣長張榮味,掌握了台灣的農漁會、水利會、省商會和宮廟等系統,具有全台動員能力,本來打算支持王金平參選。在國民黨提名洪秀柱之後,張榮味已改弦易轍,未來很可能轉而支持宋楚瑜。張榮味的女兒、國民黨現任「立委」張嘉郡也已宣布退出「立委」選舉,未來的動向尚待觀察。

  除了目前已浮上檯面的,有人「棄藍投橘」、改代表親民黨參選「立委」;也不排除國民黨內有人「身在曹營心在漢」,暫不退黨,待當選「立委」后才跳槽加入橘營,這種作法對國民黨的傷害更大。

  早在之前國民黨內為了「總統」選舉提名紛擾不休之時,宋就曾公開喊話,為王金平抱不平,深得國民黨本土派的人心。未來橘營也可能順勢和以王金平為首的國民黨本土派建立檯面下的聯盟關係,雙方互為奧援。如此一來,將迅速擴充親民黨的政治能量,甚至在泛藍體系內取得一定的主導地位。

  目標瞄準選后的「聯合政府」

  橘營在整個選戰的目標,將是透過上述各種策略與手段,儘可能提高手中當選的「立委」席次,成為僅次於國、民兩黨的「第三勢力」,甚至成為名符其實的「關鍵少數」。

  由於國民黨選情低迷,將來在「立法院」中席次繼續超過半數的可能性降低。如果2016蔡英文當選「總統」,而「立法院」中又沒有政黨掌握過半數席位,為了保障政策與法案能穩健通過,綠營勢必要在「立法院」中組建「多數聯盟」,這時「聯合政府」的契機就會出現。相較於國民黨,綠營更有可能的合作對象當然是親民黨。

  對橘營而言,這是從擁有立法權邁向分享行政權的一大跨越,會是親民黨發展過程的里程碑。在宋楚瑜長達五千多字的參選宣言中,雖然虛實互見,但「聯合政府」的主張卻清楚明列其中。也許這個主張容易被視為老生常談,甚至天方夜譚,從而為人所忽略,但卻是整份宣言中,攸關橘營與台灣政局走向的最大亮點。

  結語

  由此可見,宋楚瑜之所以參選「總統」,是希望能有效拉抬親民黨的「立委」選情,在短期內讓親民黨成為台灣政壇的第三大黨和關鍵少數,進而取得參與「聯合政府」的資格,從擁有立法權邁向分享行政權。

  另方面,在選舉過程中,橘營除了吸納國民黨本土派人士以壯大自身,還會嘗試和仍留在國民黨內的本土派勢力建立連結,甚至進而形成檯面下的非正式聯盟。假以時日之後,如能逐步將國民黨「新黨化」,推向較為極端的立場,則國民黨遺留下來的本土派勢力,可望由親民黨接收。

  長期而言,親民黨企圖由坐三望二,最終取國民黨而代之,成為藍營新共主。這也許才是橘營真正的政治戰略目標,以及宋楚瑜參選2016「不能說的秘密」。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5年9月號,總第213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10: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