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復興后該如何實施外向政策?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8-19 1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資本向外流,幫助世界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發展,是對這些國家有利的。但是也引起受益國家和美國的反感。我們應當認識這種反感。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WorldEconom icOutlook期刊公布了中國2014年的GDP等於17.6萬億 (17.6billion)美元,高於美國的17.4萬億美元。顯示今天中國比美國富有。有足夠的資本向國外投資。今年7月26日紐約時報在頭版以「中國對世界的野心,放出附加條件的貸款」為題,描說中國向外投資的一個例子。本文先把例子簡單地報道,再討論中國的外向政策。

  紐約時報發表中國向外投資的例子是到厄瓜多建設多種項目,包括在鄉村和城鎮修建公路、橋樑、醫院。約有1000名中國工程師和工人正在建設一條水壩與24公里長的地下隧道。價值22億美元,用以運轉八個巨型渦輪機發電所需的河水,將發出大量的電力,足以照亮國內1/3的地區。

  在太平洋上的曼塔 (M anta)港附近,數家中國銀行正在談判供給70億美元的貸款用以建設一煉油廠,產量足以使厄瓜多變為供應世界汽油、柴油和其他石油產品的一個主要國家。中國在厄瓜多的投資只是在全球各地投資的一個例子。我們知道中國在非洲、南美洲甚至美國都有大量的投資。

  中國的資產外流,包括物資、人力與技術轉移,類似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外資的情形。引進外資的國家受到益處。現在中國的資本流到外國,增加當地的資本。資本增加后當地勞力的需求便會增加,多給予當地居民就業的機會。從反方面說,中國的資本外流也受到兩方面的反感與批評。

  第一方面是受益的國家。中國的勞工到別國工作,常會歧視當地的居民,認為他們的文化沒有中國的高。接受中國投資的國家,人民多半是貧窮,沒有受過充分的教育。而且他們的文化與生活方式與中國的不同,常會受到中國人的歧視。當中國經濟還未發展時,歐美的強國在中國活動,歐美人士也覺得中國的文化不如他們的,也歧視中國人,使中國人憤怒,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今天中國向外投資,接受投資國家的居民,產生一些看法也不足為奇。

  第二是美國。數十年來,美國是全世界最富有、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中國復興與經濟發展以後,有能力與美國對抗。美國認為中國是它的對手。其實美國這種看法也有它的道理。有些經濟落後的國家,從前需要美國的資助,現在得到中國的資助。美國經濟的地位受到威脅,使美國讎視中國。希望中國經濟與軍事的力量不要再擴大。在經濟方面最明顯的例子是反對中國建立的亞洲開發銀行。其實這開發銀行,像從前由美國推動建立的世界銀行一樣,讓富有的國家供給資本以資助貧窮國家的經濟發展。現在已有47個國家參加。建立一所這樣的銀行對世界的經濟發展是有利的。目的和美國從前推動建立的世界銀行一樣。但是現在美國極力反對。因為美國正在與中國競爭,不願由中國推動的項目成功。甚至反對中國發動建立的一所美國認為對世界有利的開發銀行。

  還有中美軍事的對立。中國變成一個經濟大國以後,增強了軍事的力量。雖然中國的軍費沒有美國的多。美國的軍事活動包括在世界各地駐軍,數十年來和多國戰爭,包括朝鮮、越南、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家。現在中美的軍事對立發生於中國沿海的島嶼和利用海上物資的權利。中美在太平洋西岸競爭。

  數千年來中國是一個文化水平高的強國。後來西方科學進步,用武器從鴉片戰爭開始侵略中國。把中國變為一個半殖民地的國家。現在中國復興了。中國資本向外流,幫助世界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發展,是對這些國家有利的。但是也引起受益國家和美國的反感。我們應當認識這種反感。設法調整我們的政策以促進中國與受益國家及美國的友好關係和世界的和平。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01: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