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京申冬奧成功 外國媒體怎麼看?

[複製鏈接]

89

主題

100

帖子

86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阿里呀 發表於 2015-8-5 21: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7月31日吉隆坡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中國的北京與張家口以44票對40票打敗阿拉木圖贏得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權。對於2022年冬奧會花落中國,外國媒體是如何看待並報道的呢?

首先,對於北京的勝出,英國BBC的報道稱,兩年前競選剛開始時,北京和阿拉木圖並不被看好,但隨著後來歐洲各大候選城市因經濟或政治原因退出競選后,北京贏得最終勝利。法國《回聲報》網站發表文章,認為阿拉木圖在舉辦大規模賽事方面相較北京經驗尚淺。

英國《泰晤士報》則把此次申辦描述為「毫不激烈的角逐,贏家就是北京。」文中提到,2022冬奧會的巨大開支澆滅了許多候選城市的鬥志,巨大的經濟負擔使大部分候選城市最終棄選。經過幾個月以來的一路說服,北京成功讓國際奧委會相信:過去北京空氣再差,自然降雪再少,都不該成為落選的理由。

日本共同社也將北京的勝利描述為「一次黑馬的勝利」。文中指出,北京此次申奧一直保持低調,缺少自然雪等自然環境是北京的劣勢,而這個正好是阿拉木圖的優勢。


同時,很多媒體也分析了北京申奧成功的主要因素。英國《每日電訊報》認為,北京冬奧申委強調的「以運動員為中心、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的理念,正正響應了2020年國際奧委會改革規劃。另外,北京可以充分利用2008年奧運會的基礎設施和賽事經驗,降低運營成本,實現節儉辦賽。

法新社報道稱,國際奧委會將舉辦權賦予北京,是因為他們相信北京能夠成功地舉辦一屆冬奧會。《北京奧運會——奧林匹克運動對於中國的意義》的作者、中國體育問題專家蘇珊·布勞內爾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中國懂得如何組織舉辦一場大賽事,(2008北京奧運會)已經證明過自己的能力。」

作為跟蹤申奧進程專業網站Gamesbids的製作人,利文斯通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採訪時說,「根據規定,國際奧委會成員不能訪問競選城市,而北京的方案中包括了對2008年夏季奧運會場館再利用的內容,即便奧委會成員沒有實地考察,也能了解北京在場館方面已經做好準備。」利文斯通表示,與阿拉木圖相比,北京在申奧經驗、酒店設施以及國際奧組委成員對相關城市熟悉程度等方面佔據優勢。

法國《巴黎人報》網站首頁一篇題為《北京信心滿滿沖冬奧》的文章指出,北京有豐富的奧運會舉辦經驗,巨大的影響力以及充滿針對性的方案。「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近乎完美的組織讓中國這個亞洲巨人展示了其實力。」


作為2018年冬奧會的主辦國,韓國也對2022年冬奧會給予關注。韓國體育電視台OBS認為,日益上升的綜合國力是中國更勝一籌的重要基礎。韓國《亞洲經濟》也提到,除了豐富的經驗外,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給予了奧委會信心。韓國《朝鮮日報》文章則通過對比人口、申辦口號、預算、申辦優缺點等方面得出結論,北京在各方面都優於阿拉木圖,而且舉辦冬奧會的預算也相對較低。

巴西GLOBO環球網站也評論稱,中國北京成為了世界上首個舉辦夏奧會和冬奧會的城市,這創造了歷史。並指出,北京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豐富的辦賽經驗,是贏得申辦權的優勢。

對於舉辦冬奧的意義,路透社表示,「北京申辦冬奧會,除了參與人數眾多,規模巨大外,最重要的是人們的運動熱情和願望。」路透社記者朱利安·林登提到,北京夏季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為北京打響名堂;將冰雪運動普及到全球最多人口的國家也是北京給予國際奧委會的美好前景這一。

《聯合早報》則留意到,中國民眾對此次申辦成功的反應雖然熱烈,但與14年前中國贏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舉辦權,北京完全陷入萬人空巷的沸騰景象還是無法相比。報道稱,「經歷了多個大型國際賽事的民眾,似乎已習慣了勝利的常態。」

此外,舉辦大型國際賽事的花費問題也是外國媒體關注的重點。BBC的報道透露,2022冬奧會預計將耗資9億6200萬英鎊(約合15億美元),北京可依賴已有的體育場館。國際奧委會也將額外資助北京約5億6400萬英鎊(約合8億8000萬美金)來支持北京2022冬奧會的籌辦工作。北京很有信心此次舉辦能夠實現保本甚至盈利。

(聯合早報網)

89

主題

100

帖子

86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4
沙發
 樓主| 阿里呀 發表於 2015-8-6 14:33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不是偶然的,得益於2008年的國標賽事承辦經驗,雄厚的經濟實力,全民的支持,政府的全力保障,更有那份參與推動國際體育發展的沉甸甸的責任—— 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05: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