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說中幾大吃貨皇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最近我們家樓下開了一家河間府驢肉館。門口的廣告上畫著一頭四蹄踏雪,腦袋瓜上有個菊花旋的毛驢,毛驢旁邊有一行字:「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弄得好像有人吃過龍似的,中國人在吃上面想象力極其澎湃。下面有一行小字細數吃驢肉的好處。
我走到店裡面,牆上另有一張廣告,上面畫著慈禧太后,廣告上細數了一段驢肉的救駕之功。說的是八國聯軍佔了帝京,慈禧就帶著一幫宮女,倉皇間走到河間府一條街上。忽然聞到一股奇香,就命人去打聽這是什麼好吃的,這時有個小太監就出班稟道:「此乃河間名產驢肉火燒也!」慈溪數了數隨從,點了幾十個火燒。
慈禧吃餅喝湯,覺得平生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就要給他題字,但找不到紙,老闆就跪在地上,托著前大襟說:「老佛爺就題在小人身上,回家我裱起來。也好光耀門楣!」慈禧問道:「就寫衣服上?」店老闆連叩了幾個頭,慈禧就把袖子一擼寫道:「河間火燒,天下第一」。
我一邊吃驢肉火燒一邊想,中國歷史上能稱得上是吃貨的皇上屈指算來不過四位。他們分別是乾隆、朱元璋、武則天、慈禧太后。
在我們家附近不足一公里的街上,有四家皇上御駕親征過的館子。從這家驢肉館往前不足一百米是一家爐橋手擀麵,他們店裡的麵條是朱元璋親自品嘗過的。
牆上有一張朱重八攻打定遠城的畫像,下面註解:定遠老城池深牆厚,農民軍久攻不下,就在這時一家爐橋麵館老闆擔來幾擔麵條助戰。在陣前埋下幾口大鍋煮麵。撤下來的士兵在吃了湯清味濃的爐橋手擀麵之後,紛紛請命道:「吃了爐橋手擀麵,此生無憾耶!死何足惜。」披掛上陣,殺聲震天。片刻間就取了定遠縣城。朱元璋在取了定遠縣城之後,留下墨寶:「爐橋手擀麵,天下第一味」。
還有鎮江鍋蓋面,人家是乾隆罩著的。說是乾隆下江南的時候,有一天在鎮江街上閑逛,忽然聞到一股奇香。他就聞著味道追過去。皇上在店裡坐下,問夥計說:「店家,你這個店裡賣的是什麼面?」店家說是鍋蓋面,皇上就叫了一碗,一嘗之下這個面滑爽而筋道,湯清而有味,不由得龍顏大悅,說了一聲賞,這時一摸口袋壞了:今天出來沒有帶隨從,口袋裡一兩銀子沒有,他就向老闆賠小心說:「今天錢不湊手,能不能掛在賬上。等明天我讓下人送來,不知可否?」老闆上下打量他一眼,見他氣概不凡,就大著膽子賭了一把。說:一碗面又算得什麼,人在江湖上走,哪有不遇到難處的。
乾隆回到江南行營,感念不已,就命人磨墨理紙。拈毫寫下:鎮江鍋蓋面,天下數第一。寫完之後用細筆寫下乾隆御筆。他對下面的一個隨從說道:「去,到城裡找著那家賣鍋蓋面的。昨天我在那邊吃面沒錢結賬,你今天去把我的賬還上。」
老闆人在店裡坐,福從天上來。他撥拉著算盤正在算一天的流水,只聽到外面人歡馬叫:「鍋蓋面——接旨。」他忙走到外面,只見得外面來了一隊人馬。不由得膝蓋一軟就跪在地上,有個人遞過來一捲紙,讓他好生裱上。他展開一看,灑金紙上「鎮江鍋蓋面,天下數第一」,他才明白昨天那個忘帶錢的北方漢子原來是當今聖上。因為皇上的金口御言,他本姓張,街坊鄰居就給他起了個名叫「張鍋蓋」。
我們街上這家鍋蓋面,每天中午沒人的時候,張鍋蓋的第四十八代玄孫手裡拿了蒼蠅拍在店裡到處追著蒼蠅打。貴妃涼皮自然是跟楊貴妃扯上關係的,這裡面的故事我就不想細說了。反正車站碼頭到處都能看到貴妃娘娘與唐明皇之間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除了楊貴妃跟唐明皇之外還有一個主角——涼皮。自然這家涼皮店的老闆也是個女胖子,中午,正當張鍋蓋的第四十八代玄孫在打蒼蠅的時候,貴妃娘娘用兩隻胖得起小肉窩的手捧著臉已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4: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