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畢福劍只不過證明了
自已是一個小丑
周聞
畢福劍辱毛事件還在發酵之中,從中可以看出各種社會心態與眾生相。
其中之一就是死不認錯。
魯迅曾用說:「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可見中國人至今沒有悔改。
首先,畢福劍的言論在法律上屬於惡意人身攻擊,他本人也已公開道歉認錯,那麼,為什麼社會上還有那麼一大幫人,還硬是要把一件錯事說成對的呢?
這隻能證明當前的中國人,很多還處於情慾濃,理性低、非黑即白的2D思維之中,他們認為只要把毛搞倒了搞臭了,中國人以後就能過上沒有暴君、沒有獨裁者的好生活了。
可是這種不問是非對錯的思維方式不是同樣暴虐、更加獨裁嗎?你有什麼證據證明把毛搞倒了搞臭了中國就能更民主人民更幸福?做不到你能負起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不就象歷史的重演嗎?
上世紀的知識分子覺得國民黨已經夠差了,不可能有比國民黨更差的了,結果後來呢?
所以,魯迅說中國人什麼都好,就是腦子有病,現在看,中國人病還沒好,如果中國人不把自已的腦病治好,民族苦難的怪圈式循環是沒有盡頭的。
其二實際上,絕大多數人沒資格評論毛澤東
從法律的言論自由上講,畢福劍可以評論毛澤東,注意,是「評論」。
但是,從資歷上講,他實際上沒資格評價毛,注意,是「評價」。
畢福劍只是個央視主持人,不是政府公務員,他甚至沒有做過一個村長,也正因為他沒從事過政治,對政治一竅不通,評價不了毛澤東,只能是憑自已的主觀好惡「評論」,由於沒什麼政治水平,只能暴露其小丑本色,語言攻擊專走下三路以猶如潑婦罵街的方式嘩眾取寵。
這就好象一個廚師沒資格評價一個理髮師,一個理髮師沒資格評價一個廚師一樣,外行只能發表一些個人感受性的評論,屬於言論自由層面,而畢福劍的言論證明他不過是個含沙射影的小丑,一個戲子而已.說的話少兒不宜,沒絲毫可取之處.毛的後人當然可以據此告他污辱罪.
而即使是曾掘了毛澤東祖墳的蔣介石,對毛的評價也是不低的.蔣介石也絕不會以這種罵街的方式污辱對手,因為第一:沒用,不能給對手造成直接實質性殺傷。第二,自降人格,引人憎厭,因為你今天可以這樣罵,其它人也怕你那天罵到自已頭上,當然會對你敬而遠之。
因為同樣做為領導者,他們面對的問題可能都差不多,他們才能更加理解對方的思路理念.評價也才會更加客觀,所以,社會上理髮師評價理髮師,廚師評價廚師才會成為一種通行規則一種常識.毛全錯,他怎麼可能成了領導人?
其三 法律才是準繩
一兩句說不清楚,有些詞發不上來,詳情可百度 google :新浪博客 文有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