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韓國人為何正眼看中國了(組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南黎明
  
    韓國人終於開始正眼看中國了。近來,尤其從去年以來,在韓國出現了一個「正眼看中國」的熱潮。這股熱潮其實在韓國的知中派人士當中醞釀已久了,而隆重地打響第一炮的,還要數今年元旦期間在韓國熱播的KBS大型七集紀錄片《超級中國》。

  緊接著,不久前在KBS電視台新設的一個叫做《明見萬里》的節目當中,第一位被邀出演的韓國國立首爾大學教授金蘭都主題演講《可怕的未來—中國90后》,又在韓國年輕人當中引起巨大反響。

  當前,很多韓國人寧可放棄日本或歐美工作的機會,選擇來中國。越來越多的韓國人正從正面角度看中國,希望中國成為自己和子孫譜寫未來的舞台。

  韓國人終於開始正眼看中國了

  金蘭都在韓國是家喻戶曉的名人。幾年前,他的一本《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讓無數年輕人得到了心靈的治癒,使他在韓國人的心中,以「年輕人心靈治癒專家」而知名。

  在KBS電視台《明見萬里》的節目當中,金蘭都認為,今後韓國年輕人的未來和出路都應該從「中國」這個主題上去尋找答案。他在演講一開始就表明「我們之所以會畏懼中國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中國」,希望打破以往韓國人對中國的偏見,讓韓國年輕人正眼看中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金蘭都在視頻中呈現了中國科技發達為生活帶來的無比方便:他和中國朋友相約在北京街頭,朋友以智能手機的打車軟體預約,10分鐘後車子就出現在面前,車費也能在手機上支付而無需拿出錢包;朋友還向他示範如何用智能手機預約美甲服務和選擇美甲的款式。

  

  7集大型紀錄片《超級中國》在韓國掀起觀看熱潮。

  他的演講重點放在中國的90后如何在數字時代里生活和創業,他們中多少人正為夢想而燃燒著青春。金蘭都還強烈警告韓國年輕人:目前中國的IT業還主要集中於滿足內需,然而不久后,內需飽和之時,龐大的中國IT業必將進軍全球,屆時豈是三星之輩可以抵擋!

  以往韓國人認為真正的對手和學習的榜樣都在西方,但中國的90后正在悄悄地成長為韓國未來最強大的對手。

  《明見萬里》是一個專門邀請各界名人演講的節目,它的新穎在於每一集都是由演講和現場採訪錄像相結合,用事實說話,就像前央視主播柴靜的《穹頂之下》的模式,加之每次邀請的都是年輕人最為崇拜的人物,所以非常吸引觀眾。金蘭都和製作組為了這個演講,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在中國採訪年輕的創業者,並把採訪到的數據在節目當中如實播放,這讓在場觀看演講的幾百名韓國大學生不時發出驚詫的唏噓聲。

  中韓兩國在1992年8月建交,在此之前,兩國將近有半個多世紀沒有往來,兩國國民之間的陌生感是超乎想象的。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後進入長期冷戰,韓國政府對民眾的反共教育讓韓國人聞「共產」而色變。在韓國老一代人的心中,共產黨和共產分子都是面目猙獰,十分可怕。

  1990年代中期,韓國當紅歌手組合HOT進軍中國,繼而韓劇《愛情是什麼》也開始在中國播出,中國年輕人對韓國的好感隨即升溫,「哈韓族」湧現。然而,很多韓國人似乎依然不敢相信,兩個在政治體制上截然不同的國家竟然會有這麼多相通之處。兩個曾經仇視了半個世紀的國家,就這樣互相打開了大門。

  「這真的是中國嗎?」「共產國家怎麼會有自由經濟的代表——市場?」「共產國家怎麼會有他們的仇敵、美帝的麥當勞?」……翻開1990年代由韓國人撰寫的《中國見聞錄》,記錄的基本上都是在中國人看來十分平常的事情。然而,即使是這樣平常的事情,在韓國人眼裡依然覺得是不可置信的。

  進軍中國時曾把鮮族人當救星

  之後,韓國企業開始紛紛進軍中國,因為對中國一無所知,所以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中國的朝鮮族人身上。他們認為,身上流淌著同樣血液的朝鮮族將是幫助他們在中國落腳的救星。然而,各種背叛又讓他們無比失望,初期進軍中國的韓國企業飽嘗了失敗的苦酒。後來他們又得出了一個新的結論:進軍中國千萬不要找朝鮮族,寧可找漢族人。然而後來,韓國人終於覺醒:要想在中國成功,不要依靠任何人,要靠自己。於是,大批韓國人開始讓子女留學中國,企業也派遣員工去中國進修,一方面學習中文,一方面了解中國。

  這些人只要有一點點時間就要出去觀察中國,親眼看看他們從小在書本里學習過的中國。

  大凡被派去中國進修的韓國員工,很多人都津津樂道的一件事就是:「中國人恐怕也沒有我在中國走的地方多!」在中國的不少韓國人甚至春節放假也不回國,用半個月的時間來個自駕游,從東北的長白山,到新疆西藏的絲綢之路……。他們逢人便講自己所見到的中國。逐漸地,韓國人對共產黨和中國人的那種「青面獠牙」印象一點一點地改變。

  就在10多年前,如果丈夫被派到中國工作,家屬們一般是不會隨同的,寧可兩地分居。而現在,妻子們則把丈夫派到中國工作看作是絕好的機會,因為他們認為可以免費送孩子去中國留學,孩子將來回到韓國無論在上大學還是在就業上都更有競爭力。甚至很多人寧可放棄日本或歐美工作的機會,選擇去中國,因為他們認為,歐美正在隕落,中國正在升起。

  以前韓國媒體在介紹中國的時候,都會迴避對共產黨的褒獎,然而近來則出現了新趨勢,七集的《超級中國》節目中,專門拿出一集來介紹中國的共產黨是如何率領中國人在建設一個強大的國家。

  希望中國成為子孫譜寫未來的舞台

  進入現代以來,韓國人最早接觸中國是通過美國知名女作家賽珍珠的《大地》。然而,2013年韓國小說家趙廷來的《叢林萬里》則給韓國人展示了一個嶄新的中國。趙廷來在這本書的結論是:21世紀我們的生活將決定於中國。這本書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裡,都在韓國的書店裡被列為暢銷書第一名,足以證明韓國人對了解中國真面目的渴望。

  

  鳥叔PSY中國星開播儀式獻唱《Gentleman》 跳紳士「傲慢舞。

  朴槿惠就任韓國總統后,採取和前任李明博不同的路線,在不放棄和美國的軍事同盟的同時,也選擇了親華路線,因為中國將逐漸取代美國的地位,親華符合國家利益,這一點已成為韓國社會共識。近日,儘管美國堅決反對,但是韓國政府還是宣布接受中國邀請,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這足以展示韓國政府的親華態度。

  早在20世紀初,大批韓國人因為不堪忍受日本殖民,攜家帶口去中國滿洲里謀生,在交通不發達的過去,滿洲里是他們唯一可以抵達的中國;而在交通發達的現在,大量韓國人又開始移居中國,在這片龐大的土地尋找希望,並讓子女去中國留學。這一次,他們涉足的不僅是滿洲里,而是中國全局。而且,的的確確很多的韓國人在中國已經找到或者是已經看到了希望。越來越多的韓國人正從正面角度看中國,希望中國成為自己和子孫譜寫未來的舞台。

沙發
泰山石敢當 發表於 2015-4-15 20:57 | 只看該作者
真知灼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7: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