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時報:亞投行大門向美國敞開 承諾杜絕腐敗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4-13 1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紐約時報:亞投行大門向美國敞開 承諾杜絕腐敗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紐約時報中文網首頁標題

  



  內頁標題

  導語:隨著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以及美國盟友加入亞投行,美國對潛力巨大的亞投行也一改之前的淡定。近日,紐約時報在其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亞投行中方籌備人金立群的講話,標題更鮮明指出中國歡迎美國加入亞投行。這一切,在為是美國未來的加入鋪路。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紐約時報中文網的首頁上,該文章標題為「中國:亞投行的大門向美國敞開」,內頁的標題卻是「中國承諾讓亞投行杜絕腐敗」。表裡不一的標題似乎代表了美國主流媒體對亞投行的複雜心態。

  以下為紐約時報全文:

  新加坡——中國新成立的開發銀行將努力杜絕腐敗,堅持實施環保政策,保持機構精簡,該銀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周六表示。

  金立群在匯聚亞洲商界及政界領導人的新加坡論壇(Singapore Forum)上表示,「我們致力於建立精幹、廉潔、綠色的銀行。」

  他表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將由「專業人士組成的核心團隊」管理,高層管理人員將根據能力,而不是政治關係來任命。他表示,該銀行會對腐敗實行「零容忍度」。

  金立群負責大部分談判工作,吸引了包括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和韓國在內的46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他極力試圖說服聽眾,中國不會控制該銀行。「領導地位不是特權,」他說,「而是責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首次提出了設立新銀行的計劃,該銀行的初始資本將會達到1000億美元(約合6200億元人民幣)。設立亞投行是為了在亞洲的欠發達地區建造急需的鐵路、道路和管道。

  美國拒絕加入亞投行。隨著中國邀請各個國家簽約加入新銀行,奧巴馬政府建議其盟友不要加入,因為該銀行會削弱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影響力。

  美國的一些親密盟友,如英國和澳大利亞,無視上述建議。於是奧巴馬政府改變反對態度,稱美國會支持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與亞投行開展合作,只要該銀行的項目在透明度及管理方面達到一定的標準。在由工業化國家組成的20國集團(Group of 20)中,已有14個發達經濟體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

  該銀行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運營,隨著準備工作的推進,澳大利亞等創始成員國表示,它們將向中國大力施壓,迫使中國確保該銀行採取透明的規則。

  對部分創始成員國的官員來說,一個主要問題是,這個新機構該如何抵擋來自中國利益集團的壓力,特別是大型國企,預計它們會奮力爭取合同,參與基礎設施項目。

  在這裡舉行的會議上,金立群試圖消除這些擔憂,強調新銀行有許多大國參與,是一個多邊機構。「中國只是其中的一個主要成員,」他說。

  他表示,根據國內生產總值,中國將是最大的股東,但隨著新成員的加入,中國的股份會下降。銀行的總部將設在北京的金融街[0.77% 資金 研報]。

  然而,成員國印度尼西亞的前貿易部長馮慧蘭(Mari Pangestu)周六向金立群提問,考慮到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結果「喜憂參半」,該銀行將如何滿足環境和社會標準的要求。

  金立群答覆說,新銀行將確保因新的基礎設施項目而搬遷的居民得到安置。他說,對該銀行資助的項目感興趣的地方社區和國家,將有機會從項目的初期階段就參與進去,並且在「整個生命周期里」都享有發言權。

  金立群宣稱要建立一個「精幹、廉潔、綠色」的機構,此番表態背後隱含的意圖是,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形成對比。這兩個機構成立於二戰後,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經濟結構的一部分。

  批評人士說這兩個機構都是大型官僚機構,工作人員的任命,常常取決於成員國多變的政治需求。

  金立群表示,儘管現有機構存在問題,但依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它們學習。

  作為中國財政部前副部長,金立群曾在總部位於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擔任高級職務。他表示,世界銀行已經開始幫助亞投行,派專家在環境和其他標準方面提供諮詢。

  他還表示,「隨時歡迎」美國「參與進來」,幫助塑造這家新機構。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X9WeEoqy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4 21: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