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形聲字 秀才識字認半邊

[複製鏈接]

702

主題

780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33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茶閑話 發表於 2015-4-1 1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茶閑話 於 2015-3-31 21:24 編輯





  古人把漢字的造字方法歸納為六種,總稱「六書」,即所謂「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六種方法不是在造字之前就有的,而是後代的文字學家歸納和概括出來的。

  「六書」這個詞最早見於《周禮·地官》:「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其中沒有對「六書」詳細的名稱,也沒有對六書的解釋。西漢劉歆《七略》:「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這是對六書最早的解釋,象形、象事、象意、象聲指的是文字形體結構,轉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東漢許慎受劉歆的啟示,費幾十年的精力整理漢字,編成《說文解字》一書,在這本書的「敘」說:「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偽,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形聲字 秀才識字認半邊

  形聲,「形」即形旁,也叫形符或意符;「聲」即聲旁,也叫聲符或音符。形聲字是由「形」和「聲」兩部分組成的:形旁表示形聲字的意義是屬於哪一類的,它是形聲字的表意成分;聲旁表示這個形聲字該怎麼讀,它是形聲字的表音成分。例如「一唱一和」的「和」:「口」是形旁,表示「和」是口的動作;「禾」是聲旁,表示「和」的讀音。又如「忍耐」的「忍」:「心」是形旁,表示「忍」屬於屬於心理活動;「忍」是聲旁,表示「忍」的讀音。純表意的象形字、指事字和會意字就是它的造字素材:形旁的來源主要是象形字,如「口、心、衣」等;聲旁的來源主要是象形字(如「禾」)、指事字(如「刃」)和會意字(如「旦」)。後起的形聲字也有用原來的形聲字作聲旁的,例如「影」字的聲旁「景」,本身就是個形聲字:「日」是形旁,「京」是聲旁。

  形聲字有兩大優點:第一,它有表聲成分;第二:它的造字方法簡單。語言里的詞是「聲音意義」的結合體,選擇一個同音或近音字做聲旁,再配上一個合適的形旁,就可以造出一個新字來,這種方法是很簡便的。而且,同一個聲旁加不同的形旁、同一個形旁加不同的聲旁,就是不同的字。例如:用「方」作聲旁,配上不同的形旁,就是「訪、防、芳、放」等等;用「木」作形旁,配上不同的聲旁,就是「柏、機、槍、楓、架」等等。

  形聲字的形旁在另一些字里還可以作聲旁。例如「山」:在「嶼、峰、岐、峙、嶇」諸字中,它是形旁;在「汕、訕、仙」諸字中,它是聲旁。再如「土」:在』請字中,它是聲旁。再如「土」:在「場、坦、埂、城、堡」諸字中,它是形旁;在「吐、肚、杜、牡、徒」諸字中,它是聲旁。原有的形聲字還可以用作聲旁,組成新的形聲字。例如:「召」字從「口」、「刀」聲,「景」字從「日」、「京」聲,它們都是形聲字。以這些形聲字為聲旁,再加上個形旁,又是新的形聲字:招、影。同樣的形旁和聲旁,還可以通過部位的變換產生新的形聲字。形聲字成為漢字發展的主流,後代造字大都屬於形聲字。

  由於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語言的內容越來越為豐富,原來的文字為適應語言的發展,需要創製和增加大量的新字,但由於象形、指事、會意等三種造字方法都有著很大的局限性,而形聲字則是創造新字的一個很好形式,於是,形聲字應運而大量產生。甲骨文中,形聲字僅佔20%,而在《說文解字》中,形聲字佔總數的82%強;在《康熙字典》中,形聲字約佔總字數的90%以上。由此可見,在現代漢語中,許多新出現的名詞都可以用形聲組合的方法產生新字。

 

  「文化大革命」時期,盛行「外行領導」。某大報主編對眾人講話,把「墨西哥」錯念成「黑西哥」。聽眾大笑。主編生氣說:「墨」也是「黑」的,有什麼可笑,你們「吹毛求庇」! 中國有句俗話說「秀才識字認半邊」。這主要是對形聲字說的。意思就是從形旁可以認識字的意思,從聲旁可以念出字的聲音。這句俗話不全對。為什麼呢?

  比方說,一個「湘」字:看字的右半邊「相」,知道它的讀音,看字的左半邊知道它的意義踉水有關,是水的名稱(湘水、湘江)。乍看起來,這種「識字認半邊」的方法還挺方便,可以推而廣之。這樣,漢字不是很容易學的嗎?

  然而,漢字從古到今,無論字形、字音、字義,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決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必須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的專門理論來作科學的解說。而使用漢字的人不可能都是文字學家、音韻學家、訓詁學家,因此,對於今天的「秀才」來說,讀漢字的半邊,不一定能讀出正確的字音來,望另外半邊,也不一定能望出真正的字義來。如「深圳」的「圳」不讀chuān。又如「板」,原來專指木板,如今「鋼板、紙板、玻璃板、塑料板」的「板」都不是木頭做的。難怪有人說,「秀才識字認半邊」,往往造成秀才認別字,望文生義,往往生出不對頭的義,甚至不知道該生什麼義。

  形聲字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意義,叫形旁;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叫聲旁。巧對對聯有趣,巧用形聲字也很有趣。

  有個財主家的少爺,自以為讀了幾句書,就愛耍點小聰明戲弄人。一次,他出去遊逛,看見一位貌美的少婦在木橋上淘米,使嬉皮笑臉地對她哼哼:「有木便為『橋』,無木也念『喬』;去木添個女,添女便為嬌』;阿嬌休避我,我最愛阿嬌。」少婦聽了心裡十分厭惡,瞪了那個財主少爺一眼,便毫不客氣地回敬他:「有米便為『糧』無米也念『良』;去米添個女,添女便為『娘』;老娘雖愛兒,兒不敬老娘。」少爺討了個沒趣,灰溜溜地走了。
動若清風,靜如秋水,心容世事而不爭,意納萬物且自明。
沙發
想飛的兔子 發表於 2015-4-7 10:13 | 只看該作者
這樣的錯誤也犯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2

主題

780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338
3
 樓主| 茶閑話 發表於 2015-4-7 10:23 | 只看該作者

犯過同樣錯誤的握個手
本人曾經把戌戍戊弄錯了好多年
動若清風,靜如秋水,心容世事而不爭,意納萬物且自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想飛的兔子 發表於 2015-4-7 10:29 | 只看該作者
茶閑話 發表於 2015-4-7 10:23
犯過同樣錯誤的握個手
本人曾經把戌戍戊弄錯了好多年

那三個字到現在也沒弄的太明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21: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