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婚姻在未來的社會裡會消失?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3-15 10: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腦子裡常會有一些念頭冷不丁的冒出來,然後像火花一樣照亮心裡,直到我想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今天看到離婚率居高不下的報道,又結合了一些文獻資料,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推測,有一天,婚姻制度或將從人類社會上徹底消失!

  一、婚姻非人類天性使然。

  人類的婚姻制度並非與生俱來,它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為保證男女交媾的需要以及培育下一代而逐步演變並最終明確建立起來的。它是一項社會制度,而非人類的自然需要,以多夫制,多妻制,一夫一妻制……等多種形式存在著,婚姻制度並非是調整兩性關係最佳方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它經常是統治當權者為保證社會穩定存在而施用的一種工具。

  人類之始是沒有婚姻概念的,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婚姻概念也會隨之消失。

  二、社會財富的日益豐裕。

  婚姻制度一直是被很多人利用為追求幸福生活的工具,比如中國舊社會,那時候物質條件低下,大部分女孩子嫁人的條件只有一個,能吃飽飯;直到現在,女孩子嫁人的最低硬性條件之一仍然是「無房不嫁」,更別提還要有車子票子了……,而男孩子又何嘗不想婚姻制度來滿足個人私慾呢?他需要有人照顧飲食起居,要傳宗接代……

  而隨著社會財富的日益豐裕,婚姻這方面的力量越來越弱,不管男人或女人,一個人生活就已經很快樂了,他們不需要通過婚姻制度來實現更多物質財富的實現,反而對於情感需要的層次卻日漸提高了。而婚姻制度對於情感的調節和保障簡直無能為力,而更多時候反而成為阻擾男女追求愛情自由的一道屏障,所以,中國的離婚率越來越高了,越來越多的人走出了圍城。

  三、男女的個體差異讓男女平等遙遙無期。

  雖然社會提倡男女平等,但男女怎麼可能平等呢?只要男和女存在個體差異,就不會有平等,只是男女各有所長罷了。

  而人類婚姻的悲劇之一是源自於男女性別的定位差異。一般來說,男人的定位就是才,女的定位就是貌。所謂的才華要轉換成「財」的形態才值錢的,你空有一肚子的財富,對社會沒有貢獻,不也等於沒有才嗎?對於男人來講,他年齡的不斷增長,他的「才」會越來越穩定,女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貌」會每況愈下,這是造成很多婚姻問題的根本原因。

  社會發展讓男人的「才」和女人的「貌」的差異越來越小,情感的發展更自由了,婚姻的定位作用也越來越不明顯了。

  四、人類情感呈現多元化。

  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元化,人類情感的存在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婚姻制度正日益遭受瓦解。除去姐弟戀,爺孫戀,或者同性戀等,男女間的情感也以不同形式存在著,據報道,美國有四分之一的孩子由單親撫養,專家分析,美國在文化上更能接受單親撫養孩子。而不婚一族也在增多,美國51%女性選擇不婚,而更追求個體自由歐洲的法國,不結婚已經被稱為「軟革命」,法國的同居男女也越來越多,他們像普通夫妻那樣生育工作同居,但卻不結婚,法國社會對於「只要愛情不要婚姻」,大多持寬容態度。

  社會越發達,物質財富越高,人類對情感的追求也越高,而婚姻制度的束縛則被越來越多的人排斥在外。

  五、婚姻制度的保障力量越來越弱。

  婚姻制度不斷被修改和完善,從舊時的「貞潔烈女」到「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死忠觀念,再到現如今離婚率的年年攀高,造成的最終結果卻只有一個,就是越來越尊重個人選擇的自由了,只要男女雙方達成一致,婚姻馬上可以不復存在,即婚姻制度對於保證男女關係長久穩定存在的保障力量越來越弱,如果除去財產分割孩子撫養等,很多時候反而略顯多餘。

  愛情的存在並不需要婚姻來證明或保障,只要一直相愛,越來越多人不屑於一紙婚書了。

  六、財產的個人化痕迹越來越明顯。

  個人的隱私和財產從未像現在這樣已經達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並且還在繼續發展著。婚姻制度也與時俱進,越來越保證個人財產的安全。共同財產的界定範圍越來越少,對於個人財產的保障卻越來越多了,婚前財產公證,房子婚前購買屬個人財產,婚後被指定一方繼承的財產非夫妻共同財產等等,讓越來越多的男女更傾向於獨立自主,與其結婚後有財產糾紛徒增煩惱,不如直接單身談戀愛來得輕鬆。

  婚姻制度是一種經濟制度發明,在生物學遺傳的基礎上建立起緊密相關的婚姻制度,將遺傳的意義通過經濟學從生物學延伸到了社會學,讓人類社會可以在家族結構的基本單元上穩固發展,婚姻制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像是一部男女兩人交往間的個人財產保障法。

  七、婚姻越來越不能保證幸福。

  現有的婚姻制度是以愛情為前提,即認定為感情破裂,可解除婚姻,也就是說,婚姻應該是愛情的延續,並保證愛情的持久和穩定存在,但很多婚姻卻離愛情的軌道越來越遠,婚姻與愛情無關的現象比比皆是。

  早婚早離、大齡未婚、不婚獨身,我們可以統計如今社會形態中的「圍城」內外人口比例。現代社會,雖然物質條件好了,情感追求高了,但越來越多的男女還是為婚而婚,或為家人而婚,或迫於壓力而婚……,而婚後湊合著過,隱忍著過,冷漠著過,各過各的,打或被打著過,一方出軌了閉著眼過……簡直層出不窮。婚姻的高量低質讓越來越多的人不幸福,而做為社會制度的存在,很多人別無選擇,不得不接受婚姻,否則在社會上會沒保障,沒孩子,遭白眼,受冷落……

  八、社會越來越注重追求自由。

  物質財富提高的社會裡,緊隨其後的精神文明領域裡,道德標準也水漲船高,男人和女人的關係日趨寬鬆平和。兩性關係越來越明確指向快樂本身,只要情感存在,愛情永遠是不變的主題,兩個人的結合無關婚姻,無關孩子,沒有利益衝突,這是心靈上一種怎樣的自由啊。

  九、社會將更加註重下一代的繁育和撫養。

  未來社會,對於下一代撫育的支持和介入會越來越強大,孩子是屬於社會的,而不是父母個人的私有財產,對於孩子的保護,社會的力量要多於父母。而父母的撫育水平也存在個體差異,一旦發現對於不適合,對孩子撫育無方,或者照顧不周,疏於撫育孩子等等現象發生的父母,社會為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將隔離父母與孩子的接觸。這在部分發達國家已經變成現實。而在未來社會,人人都可以參與撫育孩子的任務,人人都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力量。未來將是一個充滿博愛的社會。

  這對任何的婚姻制度的衝擊將是致命性的,在社會財富極大提高的前提下,婚姻將不再是保證男女延續下一代的強有力保障。性和生育不再是必然相關連的,你可以享受性,但這不意味著你將養育孩子,家庭這種形式已經絕對過時了。

  十、人性的高度發展,將使婚姻徹底消失

  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目標,是人的徹底解放和自由。當然,人類沒有絕對的解放與自由,也就是說,每個人的解放與自由都將是其他人的解放與自由的前提。到那時候,調整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將不再是制度,而是人類自身的理性。隨著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極大豐富,人類的理性也將發展到極高的水平,人們將自動選擇最能有助於人類自身生存與發展的行為,人們的一切行為將不會危害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比如說婚姻,雖然沒有了制度的束縛,但人們不會「亂交」,人們將更加理性地選擇自己的性行為,在盡情享受「性」福,使人類更能優生優育的同時,也會更防止危害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性病」的姿意蔓延。

  目前來說,婚姻制度還有廣泛存在的基礎,也是保障男女關係的有力武器,但在未來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加平等,博愛,財產分配更加公平,個人得到了極大的自由,且都沒有任何私有財產,到時,所有成年人的性生活和生育行為都完全自由,所生子女由社會共同財產撫養,而人性也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社會也不會有大的混亂而更加和諧的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20: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