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節后輕生折射老人「空巢」之痛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3-2 1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春節長假剛過完沒幾天,南京秦淮警方就接到了不少老人發生意外的警情,更有甚者,兩位老人居然不約而同選擇了輕生。民警了解到,這些老人大多是空巢老人,隨著假期結束,兒女們各奔東西,他們的意外也就是在這個階段發生的。對此,心理專家表示,節后空巢老人意外頻發,其實是老人們患上了先焦慮、后抑鬱的「分離綜合征」。(《現代快報》3月1日)

  相見時難別亦難。對於空巢老人而言,每經歷一次節日長假之後的親情分離,也都是其情感最脆弱、最無助的關鍵節點,尤其是在像春節這樣的重大傳統節日。年節期間親朋好友、子女都在身邊,老人的心理一直處於興奮的狀態,原來的生物鐘被打亂、獨處的生活習慣被中斷。隨著節后親人們的相繼離開,愉快的氣氛陡然消失,前後反差巨大,老人難免會產生嚴重的失落感。兒女前腳走,父母就輕生,折射出老人們渴望親情團聚、期盼精神贍養的「空巢」之痛。

  截至去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超過2億,其中老年家庭的空巢率超過五成以上。他們不僅需要飲食起居的日常生活照料,更需要排遣空虛、寂寞的精神慰藉。情感撫慰和親情溝通的長期缺失,極易讓空巢老人因飽受壓抑而產生精神抑鬱,尤其是由節前焦慮企盼與節后失落空虛疊加而成的「分離綜合征」,不僅會嚴重影響到老人的身心健康,更易誘發其悲觀厭世甚至輕生逃避的不良心態。如何安撫老人的空巢之痛,需要政府、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兒女孝心呵護至關重要。鑒於目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的社會現實,贍養老人的方式仍以家庭照顧為主。為人兒女者不僅要依法履行「常回家看看」的責任義務,更要對老人的節后失落保持足夠的警惕。比如,經常保持電話溝通,隨時關注老人情緒變化;做好節後上班的安撫工作,託付親友或鄰舍關照其安全度過從失落到適應的生活轉換,亦或是作出下一次返家的時限承諾,讓老人常有「盼頭」。

  老人自我調適不可或缺。異地工作的特性註定了兒女與老人的離多聚少,兒女們要引導和勸慰老人,對春節團圓的短暫和節后的分離抱有必要的心理預期,避免其過分沉湎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同時,老人們也要善於自我「尋樂」,多參加戶外活動和同齡人交往,走出相對封閉的生活空間,量力而行地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從看書、習字、種花、健身和飼養動物等活動中獲得樂趣,保持健康、開朗的心態。

  社區情暖「空巢」勢在必行。兒孫不在身邊,社區就是老人的家。這就需要各級政府不斷完善社區服務功能,併發揮好志願者作用。要對轄區的「空巢」家庭逐戶登記造冊,並做到知人知門、結對幫扶,落實節前節后「兩走訪」,讓老人心有所依;積極為「空巢」老人創造與人溝通的交流平台。有條件的地方,可由政府買單為 「空巢」老人提供保姆類的服務。

  「心病還需心藥醫」。唯有用多方面的親情愛心填充「空巢」,老人們才不會感到精神空虛,節后輕生的悲劇才有望避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9 2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