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針尖上的國粹!驚艷世界 (組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浮生未歇 發表於 2015-2-7 14: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蘇綉

  蘇繡的歷史長達2000多年。蘇綉自古便以精細素雅著稱於世,其構圖簡練,主題突出,技巧精湛。僅以蘇綉所用最細的線以為一般人的肉眼所能看清楚為例,足見其精細之極。綉技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平」指綉面平展;「齊」指圖案邊緣齊整;「細」指用針細巧,綉線精細;「密」指線條排列緊湊,不露針跡;「和」指設色適宜;「光」指光彩奪目,色澤鮮明;「順」指絲理圓轉自如;「勻」指線條精細均勻,疏密一致。在種類上,蘇綉作品主要可分為零剪、戲衣、掛屏三大類,裝飾性與實用性兼備。其中以「雙面綉」作品最為精美。

  

  

  

  

  

  

  

  

  

  

  

  

  

  

  ▌湘繡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產品的總稱,是勤勞智慧的湖南人民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精心創造的一種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間工藝。近半個世紀來,考古工作者曾先後在湖南、湖北等地發現了不少麻布、錦、絹等絲織品、紡織品,其中不少是綉品,為我們了解楚文化、楚國絲綉,提供了豐富的和有價值的實物資料。也會給人一種富貴、高雅、脫俗的感受。

  

  

  

  

  

  

  

  

  

  

  

  

  ▌粵綉

  粵綉是以廣東省廣州市為生產中心的手工絲線刺繡的總稱,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粵綉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廣綉」和「潮綉」兩個綉派。

  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先前綉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

  明朝中後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

  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

  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

  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

  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

  五是綉工多為男工所任。綉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綉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蜀綉

  蜀綉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其綉刺技法甚為獨特,至少有100種以上精巧的針法綉技,如五彩繽紛的衣錦紋滿綉、綉畫合一的線條綉、精巧細膩的雙面綉和暈針、紗針、點針、覆蓋針等都是十分獨特而精湛的技法。當今綉品中,既有巨幅條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賞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費品。比如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的巨幅「芙蓉鯉魚」座屏和蜀綉名品「蜀宮樂女演樂圖」掛屏、雙面異色的「水草鯉魚」座屏、「大小熊貓」座屏,就是蜀綉中的代表作。

  

  

  

  

  

  

  

  

  

  

  

  

  一針針,一線線,千萬條綵線輕盈穿梭,綉出了中國獨有的絢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 16: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