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外親歷中國春運:被站台上洶湧人潮嚇呆了(組圖)

[複製鏈接]

5766

主題

5826

帖子

809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鬧木鬧木 發表於 2015-2-5 15: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月4日,立春,2015年的春運大幕也正式拉開。官方預計,今年春運期間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8.07億人次,日均達到7000萬人次。每逢春節,春運就會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在春運期間,每天都有數千萬人次的跨地區人口流動,形成全球絕無僅有的人潮。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春運又是怎樣的呢?

  

  2月4日,立春,2015年的春運大幕也正式拉開。官方預計,今年春運期間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8.07億人次,日均達到7000萬人次。每逢春節,春運就會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在春運期間,每天都有數千萬人次的跨地區人口流動,形成全球絕無僅有的人潮。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春運又是怎樣的呢?

  

  在很多外國人眼中,春運已經不僅僅是每年一度的出行活動,更是一種中國獨有的文化現象,值得嘗試和探索。

  

  「中國春運在電視上看起來很壯觀。感覺人們都處在超負荷的忙碌之中,每個人的表情看起來都慌張著急,很不淡定。平時在車站裡看到中國人都非常小心地看管自己的行李,而春運的時候,我發現大家對行李也不那麼太在意了,尤其是售票的地方,行李擺放得到處都是。」法國留學生梅拉尼說。

  

  瑞士某高科技企業財務總監蘭弗表示:「雖然沒有親身體驗過中國的春運,但我們公司的員工都知道,春節的時候可千萬不要去中國,因為那時在中國出行非常不便。」

  

  微時代的到來,讓有關春運的話題愈顯火熱,與以往透過媒體了解春運、感知春運不同,人們開始通過微博、微信,用一種特殊的文化方式消遣「春運」。老外也不例外。

  

  一位在中國學習中文的美國朋友在微博上轉發了令他興味盎然的打油詩:「鋤禾日當午,春節訂票苦。95105,一撥一上午。」在他看來,這種苦中作樂是一種可貴的中國式幽默。

  

  除了許多外國人圍觀春運外,越來越多的老外選擇真正體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更是有很多外國人笑談:「不體驗春運非好漢,白來中國一趟。」

  

  儘管他們膚色各異,語言不同,但和普通中國人一樣,都要排隊檢票,進入車站,甚至擠著上車。有的老外為了能更好的體驗的春運,甚至買站票,感受車廂內擁擠的回家氛圍。

  

  2014年1月16日,寧波,新建成開通的寧波火車站內來了幾名外國朋友,他們要去上海,正趕上中國春運,正好體驗一把。

  

  2014年1月19日,2014年全國春運的第四天,廣州火車站客流如織。一名老外在詢問武警人員所要乘坐的火車。

  

  2014年1月5日,上海,隨著春節的臨近,火車站越來越繁忙,在上海火車站的南廣場,不少外來務工人員及在滬的老外「洋居民」已經提前踏上回家的旅程。

  

  2013年1月30日,乘務員正在檢查一名外籍乘客的火車票。

  

  2013年2月4日,在河南省周口市客運中心站,美國籍外教Ernese Danek準備上車。

  

  2009年1月11日,全國春運首日。瀋陽北站,兩名乘坐瀋陽到綏芬河車次的外國友人在車站深情擁吻。

  

  25歲的胡志勇是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的碩士生,半年前他從泰國來到中國求學。作為一名外國人,他還沒有見識過中國的春運,這次他專門買了一張通往北京的動車車票,想親眼看看春運40天運送十幾億人次究竟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

  

  據了解,胡志勇此前在泰國從沒坐過火車,他要把第一次坐火車的經歷留給中國,因此他對這次春運之旅很重視。

  

  一般人都希望乘坐的火車人越少越好,可胡志勇卻恰恰相反,他希望車上越擠越好,這樣才刺激。聽中國朋友說春運時火車上都走不動路,他已經做好了準備,買了很多泡麵和麵包,餓的時候在座位上吃飯就行了,根本不用走動。

  

  同胡志勇一樣,來自法國的高力也是個愛冒險的外國人,前年他剛來到中國,就迫不及待地參加了當年的春運,可今年說什麼他也不願再體驗春運了。

  

  2009年冬天,高力和朋友約好一起去北京,他們想弄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同時坐火車回家。但提到那次體驗春運的經歷,高力至今仍心有餘悸,簡直和上下班高峰的地鐵一樣擠,成群的人往車上擠,我和朋友完全被嚇呆了。

  

  高力買的一袋食物被擠得掉在地上,最後沒來得及拿就上車了。車廂裡面全是人,坐下后就不能走動,而他旁邊就是一位老人,沒有座位,他很猶豫不知道該不該給他讓座。一整晚根本就沒有移動地方,9個小時終於過去了,他們幾乎沒合眼,下車后每個人的腳都很難受。

  

  這次經歷讓高力徹底佩服了中國人,也讓他徹底斷絕了再體驗春運的念頭。中國的春運是件很嚴肅的事情,每一名乘客都很想回家,也都是滿含著希望地回家,這和法國完全不一樣。在中國,回家對每個人的吸引力都是那麼強。

  

  其實「春運」不止中國有,國外也有,且不說鄰國韓日的農曆春節回鄉潮,東南亞的開齋節趴車盛況,就連西方國家的聖誕元旦客流高峰也不亞於中國。

  

  和中國的春運一樣,美國從感恩節到聖誕節這段時期是美國家庭團聚的日子,同樣是交通最繁忙的日子。這段時間美國的客運和中國春節期間非常類似,一是票難買,二是路難走。圖為2011年12月21日,美國弗吉尼亞州,杜勒斯國際機場,一家人裝扮成聖誕老人的模樣準備去度聖誕假期。

  

  2009年12月18日,法國巴黎,聖誕節來臨之前,乘客拖著行李箱等待火車。

  

  2010年12月21日,英國倫敦,聖誕節客流高峰恰逢大雪導致大量航班停飛,乘客們躺在希斯羅機場候車廳的地上、凳子上,周圍堆滿了亂放的行李。

  

  在日本,每年公曆新年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遊子大規模返鄉探親的時節。日本絕大多數人會首先選擇火車,客流量猛增。在客運高峰期,日本新幹線高速鐵路單向發送幾乎達到每小時11列,正是因為發送次數多,車次密,所以每輛車停靠的站點並不多,從而達到快速高效的目的。圖為2002年12月29日,數百萬日本人在新年假期來臨之際乘坐新幹線返回家鄉度假,東京火車站內一名小女孩坐在地板上。

  

  2011年1月23日,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穆斯林教徒在參加完世界穆斯林代表大會後擠火車回家。

  

  2008年9月28日,西爪哇島一處港口,大批摩托車等待登上渡輪返回家鄉慶祝開齋節,兩名孩子在摩托車上睡著了。開齋節是穆斯林最主要節日之一,各國在外工作和學習的外地人都會啟程回鄉,與親人一同過節。

  

  2011年1月23日,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穆斯林教徒在參加完世界穆斯林代表大會後擠火車返回家鄉。此次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至少250萬人參加。

  

  2010年4月11日,印度阿姆利則,錫克教信眾乘上火車后從窗口向外揮手,他們將前往巴基斯坦慶祝拜薩哈節,拜薩哈節標誌著錫克教新年的到來。

  

  韓國人非常重視農曆春節,對於韓國人來說,無論如何春節也要回家過。在韓國,人們大部分集中生活在首爾、釜山這樣的大城市裡。而且韓國的家庭汽車保有量已經非常高,所以很多韓國人選擇開車回家過年,為此很多韓國人笑稱春節期間韓國變成了一個特殊的停車場。圖為2010年2月12日,在韓國農曆新年到來之前,數百萬韓國人自駕車回老家,在首爾附近的一處主要高速公路出入口,道路嚴重堵塞。

  

  2011年8月30日,巴基斯坦拉哈爾,人們坐在超載的汽車頂上趕回家度開齋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2: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